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当前"知识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知识失业”现象是发展中国家教育深化的必然产物。该现象在我国当前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其中包括毕业生供过于求、不合理的个人预期、教育体制存在问题等因素。要解决“知识失业”问题,依赖于对扩招规模的控制、个人预期水平的提高、社会公平环境的创造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后,我国出现了“知识失业”现象,目前的“知识失业”从本质上讲属于结构性失业。造成“知识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本身的原因,又有学生和社会方面的原因。用“教育过度”来解释当前的“知识失业”问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忽视了这种过度是一种结构性过度。解决“知识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进行教育结构调整,其核心是面向市场调整教育布局,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目前教育结构调整应主要考虑政府政策导向、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以及克服教育惯性影响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关注"教育性失业"问题的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 ,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劳动力市场中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 ,有人称此现象为“教育性失业”。“教育性失业”现象是“教育产品”处于买方市场下的典型产物 ,它主要指大学生在完成高等教育时 ,成为具有一定人力资本的最终教育产品 ,但在劳动力市场中却找不到与其自身专业、学历水平相对应的工作的现象。不少人士认为 ,这种“教育性失业”现象是当前高校持续扩招的产物 ,是高等教育供给过剩而产生的社会问题 ,甚至有人由此而开始担心高等教育投入的效益问题。对于这种认识与担心 ,笔者不敢苟同。为此 ,有必要对“教育性…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失业可界定为“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而大学生失业现象具有客观性和相对性 ,本文从政治、科技、经济、教育、个人及隐性就业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失业的原因。建议从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自身四方面“综合治理” ,减少大学生失业。  相似文献   

5.
城市"新失业群体"现象之教育原因与对策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新失业群体”现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城市“新失业群体”的危害,并试图从教育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正在浮现一种新类型的失业——知识失业,即高学历的人群面临更高的失业率。对于当前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不少人认为在我国已经出现了过度教育,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本文试图从知识失业与教育过度的概念及关系入手,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知识失业现象的成因,阐明认为是教育过度导致知识失业这种悖论的危害性,并提出只有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实施各项配套改革,才能预防教育过度的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校毕业生“知识失业”现象产生的原因,其主要包括:教育深化引起的供需不平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劳动力保留工资的不同预期。而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知识失业”问题的策略,一是加强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控力度;二是减少劳动力市场制度性障碍;三是提供多方位的就业指导;四是帮助知识劳动力实现自我就业。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中国家,并存着两种不同的经济结构,即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劳动者往往因传统部门报酬低而涌入现代部门求职。由于现代部门职位的有限性,就倾向于雇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去做原来由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所做的工作,这种情况叫教育深化。由于教育深化,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扩大各级教育机构,又由于发展中国家教育体制中高等教育费用较低,个人收益明显高于个人成本,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公众具有一种对教育的无限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就会超出现代部门的需求,“知识失业”就随之产生。我国当前出现的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 ,指出教育深化及知识失业现象 ,拉大了个人预期收入和个人成本的差距、提高了教育的社会成本 ,使资源配置不合理 ,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不利于社会稳定。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社会文化现象发展的剖析,认为“下岗”的意义发展经过了由军事术语向“失业”意义的发展历程,并把“下岗”和“失业”在语义和语用上的用法作了比较:从语义上看,二者是近义词,不是等义词,刚刚获得“失业”意义的“下岗”还没有获得“失业”的全部意义;从语用上看,下岗的职工更愿意采用“下岗”一词,因为“下岗”一词不仅能反映他们的失业原因,而且刺激性要小一些。最后,笔者对几本新词语文词典对“下岗”的处理状况作了比较分析,并指出其出现瑕疵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前,职业教育在我国已得到广泛重视,主要表现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并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文章从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新失业群体”的现象出发,剖析了对儿童实施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具体采略,并且就实施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必须注意的问题简要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一方面是职业学校生源的日益稀少,以及职业教育资源的闲置;一方面是大量的待就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因没有职业教育“学历”而被拒于就业大门之外。这种现象突出地反映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一面。因此,在现阶段,有必要在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把职业教育从基础学历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转变成职业资格教育体系的途径,使职业教育更加名副其实。“名”必须符“其实”!北京@周冬  相似文献   

13.
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逆反心理"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对象所存在的“逆反心理”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为了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逆反心理”现象。本文深入分析了“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克服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困境,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自愿性”失业。本文从市场分割理论的角度分析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长期和近期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正在浮现一种新类型的失业——知识失业,即高学历的人群面临更高的失业率。对于当前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不少人认为在我国已经出现了过度教育,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本文试图从知识失业与教育过度的概念及关系入手,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知识失业现象的成因,阐明认为是教育过度导致知识失业这种悖论的危害性,并提出只有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实施各项配套改革,才能预防教育过度的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16.
内部人控制视角的“知识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知识失业”现象,“知识失业”与我国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有很大的关系。内部人控制不仅加剧了“知识失业”的严重程度,同时使教育丧失了应有的的信号功能,造成了效率的损失。因此,从制度上对内部人控制进行约束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新失业群体”现象之归因分析与应用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新失业群体”现象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新失业群体”普遍成长环境优越,但就业能力较差,许多靠“啃老”生存。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机制以及供求错位等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现象,“新失业群体”中的成员,整个社会以及政府部门都应该及时转变观念,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教育性失业是教育身份功能膨胀的恶果。造成“教育性失业”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看,当教育培养高规格人才的数量过多、超过社会发展的需求时,就会产生文凭危机。教育社会学更多地从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方面来看问题,冲突论认为既得利益集团为了巩固自身地位,有意抬高职业门槛的学历资格从而造成文凭贬值,教育性失业其实是社会冲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货币主义的“自然率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包括失业的自然率理论和收入的自然率理论,这一理论被用来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主张和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通胀与失业的交替。虽然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接受,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文章在分析和批评这一理论后,对附加预期的菲利浦斯曲线和货币主义的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进行改建,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结论,并且阐述了理由。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教育性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我国日益严峻的“教育性失业”问题,分析了这种现象并不是高校扩招的必然产物,而是来自于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供求双方,以及高等教育系统自身几方面的原因综合而致,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