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编材者对于其中问题的解决做了很重要的部署,为了使得小学生在成长教育中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对更好地落实数学课程目标,了解现阶段小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提高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有效性有着积极作用等问题,文章从苏教版小学教材数学内容的选择、编排和呈现的合理性进行试论,从解决问题的主观意识点出发,更深层次地理解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对于小学生积累策略性知识的有效性,从而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并且根据现实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该部分内容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由此可见,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问题不仅是学习数学的目的,而且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能帮助学生巩固、拓展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应把“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一、影响小学生正确解决数学问题的因素影响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因素很多,如果从解决数学问题这一特殊的智力活动及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来看,主要有迁移和思维定势两方面。(一)负迁移的干扰作用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对另一种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不能仅满足于得出问题的一般答案,停留于问题的表面,而是更要注意题目与题目之间的特殊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对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便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根据小学数学的解题特点及学生的一般思维逻辑过程,将解题策略划分为理解题意、解答问题和回顾总结三个部分,并分别作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5.
积极性是小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以兴趣为导向,为小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教育小学生,激发小学生学习原动力,对发展小学生思维、启迪小学生智力、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以带动小学生积极性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也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对此,为了增强小学生学习兴趣,着重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首次写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凸显了开展数学基本活动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数学教师应准确把握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价值取向,在操作活动中丰富直观经验,在探究活动中发展思维经验,在思维活动中积累策略经验,在综合活动中发展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7.
郭夕忠 《学子》2013,(9):38-38
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201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列为四大"基本能力"之一。实施新课程以来,很多教师都十分注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引导学生经历以下三个数学过程十分重要。一、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让学生经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学段每学期的教材中都安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这在其他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中不多见。研究这部分内容的选择、编排和呈现的合理性,对更好地落实数学课程目标,提高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有效性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从解决问题策略的内涵出发,认为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助于小学生积累一些策略性知识,提高解题效率;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解决问题策略的教材编写的合理性,也提出了对该部分内容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体验到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数学材料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要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必须着眼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事实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由问题构成的.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王红玉 《考试周刊》2011,(91):94-94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科学思维,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性——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提问的艺术     
美国心理学家机鲁纳电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当得法地运用好课堂提问,就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训练小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视思维以及逻辑性的学科,同时小学数学也是为小学生未来学习打基础的重要学科,不应当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小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是应当对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以及学习中的数学问题。就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分析数学关系能力的研究做出探究,对当下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存在的缺失进行重点分析,并提出若干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创设合理情境,通过提炼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把握有效策略,通过数形结合和沟通知识联系的方法,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生、生长。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等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等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其中数学思维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根本。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逐步增强主动思考的  相似文献   

15.
归纳推理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的认知活动和基本的思维形式之一。小学生通过归纳推理认知数学规律、形成数学概念、建构知识体系,又通过归纳推理解决问题,归纳推理是小学阶段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的数学内容。本文立足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实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小学数学归纳推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提问的艺术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当得法地运用好课堂提问,就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训练小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课堂上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  相似文献   

17.
归纳推理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的认知活动和基本的思维形式之一。小学生通过归纳推理认知数学规律、形成数学概念、建构知识体系,又通过归纳推理解决问题,归纳推理是小学阶段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的数学内容。本文立足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实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小学数学归纳推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设立数学学科要着眼于培养小学生具备一定数学学科基础能力和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两个教育目标。小学数学教师要将研究的重点放在问题有效解决的相关策略上。文章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以策略多样化进行引导与分析,探析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开展的背景及必要性,针对策略多样化进行细致分析与描述,为大家呈现完整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分析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思维、引导思路,教给学生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思维、引导思路,教学生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