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1996年国家在牧区实行"双权一制"以来,牧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均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新形势下,各级政府要求业务部门要加快牧区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牧民群众也自发地进行了一些积极而有益的探索.笔者力求通过总结分析牧区经营体制机制现状,探析未来发展走向与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牧区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在推进小班化教育过程中,还有许多制约因素有待改进和解决。为深化牧区课程改革,切实落实"减负增效"的要求,结合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实施适应牧区小班化教学的措施及策略,打造牧区高效课堂显得任重而道远。一、当前牧区义务教育现状生源现状:肃南二中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镇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服务于皇城镇18个行政村。现有在校学生619人,教学班16个,其中小学教学班9个,初中教学班7个。班级人均数为30人左右,基本适宜小班化教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牧区 ,是我国最大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以西、贺兰山以东的高原上。东部属温带草原、牧草高长而茂密 ,往西过渡 ,牧草变得稀疏矮小 ,牧区分布受水平方向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影响。内蒙古牧区盛名的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蒙古马、骆驼和内蒙古细毛羊。新疆牧区 ,是我国第二大牧区。主要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山腰的森林带上下两侧。草原属于高山牧场 ,牧区的分布受垂直方向上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影响。新疆牧区的畜种有新疆细毛羊、大尾羊和伊犁马。西藏牧区 ,是我国第三大牧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北部 ,是高寒牧区 ,较低的湖滨地带…  相似文献   

4.
牧区寄宿制学校作为牧区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在推动和发展牧区教育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牧区寄宿制学校(简称牧寄校)是总结了近几十年牧区教育发展所走过的曲折道路,走出的一条切合实际的、解决牧区教育分散办学矛盾的成功之路。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受到牧区群众的普遍欢迎。阿勒泰地区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畜牧业经济占很大的比例。全地区辖六县一市人口约56万,其中哈萨克族占50%左右,农牧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5%左右。富饶辽阔的阿勒泰草原是哈萨克牧民世代生活居…  相似文献   

5.
秦、汉农业移民的进入使内蒙古草原的人口形势开始发生变化,而从清末和民国时期起内蒙古人口数量才有了较大幅度的持续增长。建国后内蒙古牧区人口变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7年到1957年,人口增长主要以人口的自然增长为主;1958年到1986年主要以特殊历史时期、特殊原因导致的人口的机械变动为主;1987年至今,根据为数不多的统计数据得出结论,牧区人口增长以人口的自然变动为主。以各种名目进入牧区的大量流动人口,由于其较长时期的居住及不同于牧区的文化、思维方式、生活、生产方式,给牧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牧区教育一直是我国民族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难点。新中国成立50年来,投入巨大,虽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创办,极大地推进了牧区教育的发展,但牧区教育的状况远远不能满足牧区社会发展的需要。甘肃牧区三县的“逐学校而居”的教改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其教育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对牧区社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牧民由此形成了新的生活模式和思想观念。甘肃牧区三县的作法也许对全国其他牧区能起到一种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牧区教育一直是我国民族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难点。新中国成立50年来,投入巨大,虽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创办,极大地推进了牧区教育的发展,但牧区教育的状况远远不能满足牧区社会发展的需要。甘肃牧区三县的“逐学校而居”的教改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其教育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对牧区社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牧民由此形成了新的生活模式和思想观念。甘肃牧区三县的作法也许对全国其他牧区能起到一种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牧区经济工作是乌兰夫牧区工作中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乌兰夫领导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建设和发展内蒙古牧区经济工作。乌兰夫牧区经济工作思想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创造性的发展的。乌兰夫的牧区经济建设思想是非常全面系统、精辟的。探究了乌兰夫同志的牧区经济工作思想及其对内蒙古新牧区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乌兰夫领导牧区工作的宏观思路是:充分认识和掌握牧区客观实际是在牧区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牧区一切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畜牧业;牧区要“以牧为主”的同时,发展其它行业,各行各业要相互支援;围绕经济建设,必须同时开展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加强民族团结,为牧区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牧区建设要靠自力更生,同时需要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大力支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国致力于发展牧区县域经济,努力推进牧区小康社会的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牧区城镇经济发展稳步前进,但在牧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本文就县域经济背景下牧区城镇经济发展的意义和面临的挑战展开阐述,并提出一些可行性较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和自治区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发展新疆牧区教育的政策。其中,牧区寄宿制学校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牧区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使牧区基础教育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我们罗科马牧区帐篷小学是在对敌斗争中成长起来的牧区第一所小学。解放前,罗科马是一个地广人稀、贫穷落后的藏族人民聚居的纯牧区。由于反动封建阶级的黑暗统治和残酷剥削,广大牧民过着极其悲惨的日子,根本没有学文化、受教育的权利。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关怀下,牧民们的经济生活有了改善,也就要求自己的子女能学习文化。1956年,平定了封建反动统治阶级所发动的武装叛乱以后,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仍然很剧烈,封建势力的气焰非常嚣张。为了发展牧区教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子女学习文化的要求,我们牧区的第一所小学在这种情况下试办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牧区教育的大量资金投入和其他兄弟省市及一些企业的无私援助,牧区教育在基础设施和规模发展上已支撑起牧区教育大厦,但随着"普九"工作的完成,还应放眼牧区教育的未来发展,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内蒙古牧区民主改革中,中国共产党力图通过阶级斗争的革命路径改变牧区原有制度,但未收到良性的绩效;后期选择以“三不两利”政策为主要内涵的改革路径实现了牧区社会制度的变迁。革命路径受到原有制度的约束,改革路径则符合牧区的传统和实际。不同的路径选择使牧区社会局面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盖志毅教授《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下简称《调整》)一书,于2011年11月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此作继承、借鉴了前俊与时贤的研究成果,对新牧区建设提出了一个学者中肯的建议,对牧区政策安排的历史与现状、得与失剖析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6.
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农村牧区的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牧区的生产力。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就应该从哪里开始。人类社会是从农业开始的 ,思想研究的起点也应该从农业开始。尤其在中国 ,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将永远是重要研究课题。农村牧区教育改革就是通过改革让教育培养农村、牧区发展的各类人才 ,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牧区的带头人、引路人。农村、牧区教育综合改革实际上是“系统改革”、“整体改革”。改革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在教育内部 ,一是在教育外部。教育内部要进行综合改革 ,首先要合理调整和优化农村牧区教…  相似文献   

17.
在内蒙古牧区民主改革中,中国共产党力图通过阶级斗争的革命路径改变牧区原有制度,但未收到良性的绩效;后期选择以"三不两利"政策为主要内涵的改革路径实现了牧区社会制度的变迁。革命路径受到原有制度的约束,改革路径则符合牧区的传统和实际。不同的路径选择使牧区社会局面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18.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内蒙古1999年提出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目标,其主要措施之一是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农村牧区市场是国内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巨大的需求潜力,如能充分挖掘其潜力,将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拉动力,形成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农村牧区市场发展变化、农牧民消费特征、农村牧区市场潜力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当前开拓内蒙古农村牧区市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领导和开展牧区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正确方针政策,是乌兰夫成功领导牧区工作的重要经验和思想精髓,这些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及今后牧区工作中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牧区小学生汉语学习心理调查与分析关注牧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牧区学生的汉语言能力,促进民族融合和团结,本着"学习汉语,走出大山,走向城市"的理念,作者分析了牧区汉语水平低下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有些学者也曾对牧区教育现状作出调查研究,而针对牧区的汉语学习存在的问题作出调查和分析,还是十分少的,但也是十分重要的。希望本篇文章能给牧区学生的汉语学习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