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物理例题教学,从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解题时,经常发现由于所给的条件或选择的方法不同,表达式的形式就有所不同.对二次函数来说,求解析式时,常用的形式有四种:(1)一般式:y=ax2+bx+c(a≠0);(2)顶点式:y=a(x-h)2+k(a≠0);(3)交点式:y=a(x-x1)(x-x2)(a≠0);(4)对称式:y=a(x-x1)(x-x2)+h(a≠0).在数学中有大量的恒等变形问题,也是属于同质异形.像常数“1”就有以下形式(仅针对初中而言):(1)mm=1(m≠0),1n=1(n为有理数),a0=1(a≠0);(2)sin90°=1,cos0°=1,sin2!+cos2!=1.还有一类题型,由于解法不同,得到解的形式也不同.如在分解因式-x2-y2-2xy+4m2时,有两种不同的结果:(1)-x2-…  相似文献   

3.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练习一题多解能激发潜能,提高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应用题教学中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 ,不仅可使学生解题思路开阔 ,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意识。所以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 ,展开想象 ,敢于标新立异。教师要善于启发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多层次进行尝试 ,寻求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1 一题多问一题多问是根据题目的条件 ,提出不同的问题 ,促使学生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 ,展开联想 ,使学生的思维多方向、多层次地进行发散。例如 ,在复习“工程问题”时 ,我出示了以下…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组织学生探索证明的不同思路,并进行适当的比较和讨论,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了等腰三角形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以后,由于知识面的拓宽,解题思路的增多,有时一道习题由于不同的思路可有多种解法,或基本采用同一种方法可解决不同的问题.这就是“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道化学题,可以有多种不同解法,在授课时引导学生多方面的思考,既能使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发散思维,又能通过尝试不同的解法优中选优,还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一、一题多用即把所求得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把某个已知条件改为所求问题,让学生分析解答。这类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量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例如学生对“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三者间的关系认识模糊,可选择有关的工程问题进行练习。二、一题多变即让学生把题目中的某个术语或重要语句,变换成其他的术语或语句,然后进行解答。例1大小齿轮齿数的比是4∶3,大齿轮有36个齿,小齿轮有多少个齿?为了使学生对表示相比关系的有关语句有深刻的理解,可把“大小齿轮齿数的比是4∶3”这语句用其他形式叙述…  相似文献   

8.
平面向量是中学数学的新增内容,由于其融数、形于一体,即它既有代数的运算性质,又有几何的图形特征,因而在处理向量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得出多种解法.但是由于向量的特殊含义及独特的运算体系,加之受实数学习的负面影响,使得在处理向量问题时,也极易发生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9.
虞金龙 《中学教研》2010,(11):21-2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变换问题的形式,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一题多图、多图一解……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展智力,提高解题能力.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又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分析问题,在问题的变化中掌握一些解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应变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特别在复习课教学中,注重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变式练习,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证明的思路和思维能力 .下面用实例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  一、一题多解,发散思维 数学题目,由于其内在的规律,或由于思考的途径不同,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法 .在平时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发散思维,探索多种解法,从而使“双基”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增强,智力得到开发 .在寻找各种解法时应注重分析 .  …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64):80-81
只有摆脱习惯性思考方式的束缚,对问题进行变通,才能实现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因此,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一般方法后,要注意诱导学生摆脱原有思维定势,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实现思维的变通。学生思维闭塞时,教师要善于调度原型帮助学生接通与有关旧知识和解题经验的联系,做出转换假设、化归、逆反等变通,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教学时要巧妙构思,精心设问,设计不同类型习题,激发起学生主动探求的欲望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一种思考方法转换到另一种思考方法,以一题多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题中的条件、问题等进行变换,让学生在变化多样的情境中,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用相同的已知条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进行审视分析,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以一题多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道题目有不同的解法,以及一道题目出现多种变化等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带领学生加强对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的深入研究,既可以从不同层面来激活学生数学思维与各方面潜能,也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对 此,广大数学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一道周练填空压轴题的不同视角解析,剖析了当三角形涉及角平分线时的研究路径,让学生体验解答思考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重视课本教材.  相似文献   

16.
有一段时间曾流行一题多解,这种形式无疑对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我觉得一题多解就好像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办法,而实际上只要从其中选择一种快捷、省力的最佳解决办法就可以了.相反,如果能用一种方法解决许多问题,那才是我们教学刻意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年高考压轴填空题常常出现多元最值问题,这类试题灵活多变,形式新颖,学生难以掌握.事实上,此类试题源于课本的一道例题,因此本文全方位、多角度探究这道课本例题,从而破解高考难点.  相似文献   

18.
试论化学开放型试题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结合化学题型的变化及测试功能,本文从考查的内容出发,从各个层面阐述了化学开放型试题的设计类型。  相似文献   

19.
数学这一学科,由于自身的学科属性具有复杂性和整体性,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数学这门学科是升学考试中必须考查的部分,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通过对"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来寻找一种既可以提高学生成绩,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积贵 《甘肃教育》2007,(9X):49-49
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重组、加工和再发现,合理、协调地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寻求变化,使有关信息有序化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有益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