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布贝 《新闻天地》2006,(3):17-20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连续举办三年以来,在观众中获得了较高的声誉。观众在肯定这档节目的同时,也对《感动中国》节目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在评选程序上,仍然延续去年的方式,保持《感动中国》不变的标准,把能够打动人们心灵的人物作为评选对象。这些人可能身份各异,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历,有的可能曾经见诸媒体,有的也许还不为人知,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他们共同的特质是: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把“感动中国”做成凝聚中国人民族精神、道德力量的品牌,是“感动中国”不变的宗旨。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日前  相似文献   

2.
田瑾 《青年记者》2007,(22):63-64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一档大型公益节目,该栏目自2002年开办以来,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对于一档大型年度性电视节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五年。五年间,通过《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人们熟悉了一个个英雄的名字,传扬着一件件  相似文献   

4.
岳璐 《青年记者》2007,(12):103-104
从2003年开始,一个以“感动”为主题、以评选过去一年具有崇高人格魅力的10位新闻人物为主要内容的年度节目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这就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品牌节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感动中国》在娱乐偶像当道的今天,推出一批张扬时代精神和民族传统的人物,无疑对社会的价值取向起着正面的示范作用,《感动中国》在典型人物的报道方面所作的创新值得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周建华 《新闻界》2006,(5):101-101,99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创办迄今已逾四届,它不仅没有像有的节目那样昙花一现,而且越办越成功,成为中央电视台最富盛名、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之一。定位:理念优先定位是媒介品牌创立的一个核心环节,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节目的生存问题。《感动中国》定位的高明之处在  相似文献   

6.
岳璐 《新闻前哨》2012,(5):81-83
本文分析了中央电视台的名牌节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成功因素,认为平民化策略使其获得了大众的广泛参与与关注,仪式化的颁奖盛典塑造了一系列新时代偶像,对节目品牌的精心打造与创新培育了忠实的受众,这使得《感动中国》成为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典型人物的宣传传统开辟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我们这样被感动;一年一度,我们把爱的力量传递。2月3日20时,《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临汾最美女孩"孟佩杰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这也是孟佩杰继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后荣获的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8.
2007年11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台名为《中国骄傲》的晚会,这也是中央电视台连续第三年举办这样的公益晚会。在传媒业空前发达的现代社会,在数以百计的电视节目中,让人感动的节目亦时时有之,但像《中国骄傲》这样让人“情难自已、掌声如潮、泪如泉涌、久久感动”的节目却为数不多。那么,它究竟有着怎样的精神内涵?节目的制作有着怎样的独到之处?究竟是什么感动了观众的心呢?  相似文献   

9.
孙利 《新闻知识》2012,(3):56-58
《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存在于2000-2009年间,跨度正好是21世纪开局的十年。它曾是我国当代举办时间早且影响最大的媒体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之一,其历史比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早2年,与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同年诞生。  相似文献   

10.
张培 《青年记者》2007,(1):52-53
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时值2006年,"感动中国"已经评选了四届,一共有41名个人和3个团体获此殊荣.在颁奖晚会上,无论是台上的主持人还是台下的观众,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一次又一次为候选人留下了眼泪."感动中国"何以让中国感动?是否是典型的力量又一次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叶芳 《传媒观察》2006,(11):23-24
2006年2月9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央视落下帷幕,3小时的颁奖晚会创下了惊人的收视率。目前,感动中国的单一节目广告标的金额已达1450万元,它已成为央视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之一。四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一共选出了40位年度人物以及3个特别大奖。在这份获奖名单  相似文献   

12.
"打造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史诗",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从2003年的第一届到2009年为止已经是第七届了.作为最初的参与者之一,几年来笔者一直关注着"感动中国"历次年度人物评选以及其品牌的传播力.应该说经过近七年的传播积累,"感动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电视乃至中国媒体的一个标志性的栏目,其传播价值已经远远越过了节目本身,甚至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精神震撼力.新华社曾发表评论称:"<感动中国>的评选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已经成为了目前中国媒体中最有影响力、也最有权威的人物年度评选活动."本文将从"感动中国"节目的最初的传播缘起,谈谈这一评选活动传播的社会价值、商业价值和人文价值以及对于媒介操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2月8日晚,《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隆重推出.节目播出后,引发社会热烈反响,好评如潮,观众和网友纷纷称赞节目大美至纯,人物大爱至真,是一曲温润人心的道德礼赞,一部凝聚力量的精神史诗.  相似文献   

14.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从2002年起举办的大型人物评选活动,它以"感动中国"为评选主题,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的人物作为评选对象。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该节目已经成为了中央电视台成功的品牌活动,并被誉为"中国人的一部年度精神史诗",在典型人物报道范式上可说是一种变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金岭 《传媒》2017,(6):41-42
2月8日晚,《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隆重推出。节目播出后,引发社会热烈反响,好评如潮,观众和网友纷纷称赞节目大美至纯,人物大爱至真,是一曲温润人心的道德礼赞,一部凝聚力量的精神史诗。据统计,节目首播当晚收视率达到1.28%,收视份额3.83%,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了6%和10%,为同时段全国卫视收视最高的节目。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档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当年度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自从2002年10月首次启动以来,《感动中国》先后推出了几十位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而《感动中国》也因其巨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成了央视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万芳 《新闻采编》2005,(3):22-24
2003年初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推出一套年度特别节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栏目创办三年以来的三期节目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它已成为央视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之一,单一节目广告标的金额就达到了1450万元。其基本的节目理念是: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即:用感性的方式表达,以细节的魅力展示,积聚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用国人的心路历程来见证重大的新闻事件。在时下被琳琅满目的评奖活动和各类名号奖项充斥的媒体,如何建立一个权威的评选节目,彰显媒体…  相似文献   

18.
淡化了的典型报道——以“感动中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 《声屏世界》2007,(4):29-30
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至2006年,“感动中国”已经评选了四届,一共有41名个人和3个团体获此殊荣。在颁奖晚会上,无论是台上的主持人还是台下的观众,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一次又一次为候选人流下了眼泪。然而,“感动中国”何以让中国感动?是否是典型的力量又一次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多年,它以评选出当年度最能够震撼人心、最令人感动的人物及其事迹为主打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对《感动中国》(2002-2011年度)评选出的数百位典型人物进行多维度框架分析,以总结分析我国主流媒体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感动中国教育"为代表的人物评选颁奖典礼类电视节目,已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一些地方或战线在组织年度人物评选时,也纷纷与电视台联手,通过拍摄电视颁奖典礼节目,广泛传播当选人物的感人事迹。笔者在5年间通过三次组织策划武汉市"十大魅力教师"评选及颁奖典礼电视节目摄制,深感这类电视节目的策划应着力抓好如下三个重要环节:一、评选时注重人物的典型性和故事性一台颁奖典礼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观众折服于每一位获奖人物的感人事迹,同时通过获奖人物的榜样作用,引领和激励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由武汉教育电视台参与举办的前后三届"武汉市十大魅力教师"评选,可以说所有被推荐参赛的教师,都是全校乃至全区最优秀的教师,几乎每一位选手都有着骄人的教学业绩和突出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