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明发展史上,井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标志着先民开始从洪荒中开辟出相对稳定的生存空间,聚井而居。共井为邻,开始进入定居式的农耕文明阶段。于此,它超越了人工水源的本义,成为一种“定居、居住”的意象,与“家乡、乡土”之意紧密相连。孕育出了独特的以“井”为核心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侗族村落布局经由"确立神圣中心"、"界定居住边界"、"明确布局层次"的过程,体现了由小到大、由内往外的变化次序。在居住格局方面,侗族村民遵循的原则是:藏风聚气、祈福纳吉;聚族而居、喜聚憎散;依山傍水、负阴抱阳;方便耕作、舍远求近。这些文化逻辑和文化规范制约着侗寨的形成、衍生、发展,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侗族传统文化与村落空间实践的互动机制与侗族村落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泉,几乎哪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水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不仅濡染、鲜活了人的性灵,也滋养出了一个地方淳朴的民风。中国最早的水井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水井的出现,是文明社会的一种表现和重要特征,与水井相关的文化观念也渗透到原始先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诸方面,从而产生了许多与水井遗迹有关的无形的文化现象。井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经济文化开发价值。保护古井研究井文化对加快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井是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它超越了人工水源的本意,而被用来表达一种“居住”的意象,与建筑文化紧密结合。井的平面原型与文化意义对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艺术哲学。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在农耕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也相应孕育出了内涵丰富的村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载体,也是传统村落文化的灵魂所聚。本文主要针对"非遗"文化视角下河北传统村落保护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村庄公社"是市场经济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曾有人用"外圆内方"描述其运作模式.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深入,乡土文化日渐式微,"现代村庄公社"所孕育的价值理性也不得不做出妥协.通过村庄精英的推动,以较高的村庄福利以及村籍制度等提升村民生活预期、巩固地缘关系,强化内聚力的制度化形式使村庄公社得以维系.  相似文献   

7.
说村落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辨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次更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的图景。但我们不可机械地认为,各种文化与文明都是同步同态向前发展的。事实上各种文化与文明的发展道路明显地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的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发展的不平衡性。有些文化与文明在发展过程的某一点上,就结束了自己独立存在的历史,而成为其他文明的组成部分。更普遍的现象是,在前一阶段它是先进者,到后一阶段它成为落后者。下一阶段,落后往往又转化为先进,而先进又往往转化为落后了。资本主义兴起以前,亚欧大陆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两河文明和尼罗河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明。继起的是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文明和中国的黄河文明。在由青铜时代向铁器吋代过渡时,神化的专制王权和僧侣文化成为古代近东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古  相似文献   

9.
井台空间是徽州传统聚落中独特的文化意象,它超越了人工水源的本意,用来表达一种居住的意象.在徽州传统聚落中民居之间密度极高,作为公共交往场所的空间十分有限,除了祠堂、戏台、庙宇等礼制建筑满足聚落中人们的社会交往,井台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公共交往场所的作用.本文从水井在古代中国的文化意象入手,力图分析徽州传统聚落中井台空间的场所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暖暖村落,袅袅炊烟,有人家的地方,便有一口井,饮水之源孕育乡土情怀。井字书写在纸上,两横两竖共四笔画,中间围成一个口,是个象形字,简单易懂,经过时代的演变,万事均返璞归真。井在中国文化里并未登上大雅之堂,它的身影也在逐渐减少,随之会成为多数人记忆里的一个符号,故乡印记。井作为村落里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瓢井水清凉甘甜,一汪思念情意绵绵,一股乡愁思绪缥缈。老屋前也有一口井。抗日战争时老宅在大火中化作灰烬,爷爷那辈人在外颠沛流离后返  相似文献   

11.
村庄共同体是中世纪英国乡村社会重要的基层组织,它的形成与发展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的村庄共同体是在古代村落的基础上,既保留了古代社会中农牧混合的经济模式,同时又融入了中世纪敞田制下的条田制等新元素发展起来的;随着敞田制村庄的形成,以王权为代表的国家又赋予了村庄一定的社会职责,从而使得中世纪的村庄成为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共同体组织。村庄共同体的形成不仅奠定了英国地方自治的基础,而且还创造了中世纪乡村社会"私有共享"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为中世纪较为孱弱的个体权利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关于地下水源的开发,起源甚早.当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知道掘井汲水.掘井在人类生活中是一件大事,因为饮水为每人每日生活所必需.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多住河边台地或湖边高丘.饮水时在河边以手捧取,谓之掬.稍后取水,则使用天然成形的水器,如葫芦瓢、树瘿瓢等.约在七、八千年前裴李岗文化时期,陶器开始出现了,最早的陶器就是取水或盛水的用器,如双耳钵形壶,折腰壶、三足钵、筒形罐等.至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尖底陶瓶(陶甄),尤为汲水常用的工具.在我国的历史文献记载中,传说黄帝作井,又说伯益作井,见《太平御览》卷189引《周书》及《世本》.《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引《帝王世纪》: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可见我国水井的发明时代甚早.根据考古发掘,在河南汤阴白营龙山文化早期遗存中,发现水井一座,井口距地表2.65米.略呈正方  相似文献   

13.
住地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建立适当的居住地以防寒暑、避风雨、防野兽、防疾病,以便更好地生活。在原始社会,由于经济生活极其简单,靠狩猎、捕鱼、采集等生存,人们的居住还不能称其为聚落。史前时代,人们没有固定的活动地点,人类的居住地是非定居式的、那时的村落也是不固定的,是流动的,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分散居住;采集经济时代,人们学会就地取材建立了简陋的住宅,如在石灰岩溶洞、黄土等易穿凿的地区建的穴居、巢状树居等。石器时代,人们为了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居住文化源远流长,从华夏远古时期先民开辟第一处山洞、构筑第一架居穴开始,一种与居住相关的文化形态就随之诞生了。居住文化是人的居住行为和构筑行为的综合及其抽象。任何文化都要依托于一定的环境,居住文化也不例外,人们总是力图使自己的建筑类型和居住行为与环境相适应。居住文化作为环境的产物,在其发展进程中必定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不可避免地会给环境带来诸多负面效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人类居住文化的视角来透视环境教育,通过环境教育来协调居住与环境的关系,为人类营造舒适、安全、文明、高尚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村小作为乡村文化文明的中心,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它使优秀的乡村文化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带动村民学习农业技能,培养起他们对于乡村、土地的热爱之情;推动着村落特色文化的发展,守护着村落文化生态的和谐,是村落文化融合的向心力所在.近年来出现的村小大规模快速消失现象引发了乡土文化传承危机并阻碍了乡村文明发展.在探究村小消失原因,并深入认识村小消失对乡土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刻影响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诠释村小的文化价值,并在对村小重新定位的基础上,从外在政策扶持和内涵式提升等方面提出村小的发展取向和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6.
清代宗族、村落与自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族是罕见的合法群体,这是否意味着它有某种自治性和自治权利呢?对此学术界似乎还没有作出专门的讨论,仅有清代宗族史研究者说到宗族具有独立性、自治性;至于村落自治,由于清代农村人口多半是聚族而居的,那么村落自治与宗族是何种关系呢?亦是学术界尚未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仪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比神话和史诗更能真实、可靠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试图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古希腊婚姻仪式进行分析,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古希腊文明。  相似文献   

18.
1 远古神话传说   一种文化,其文学作品的开始往往是一个个神话传说.在文明萌芽之初,人们对于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对于人类自身的产生充满了困惑与不解,这一切都使得人们将其归结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于是便产生了神话传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也从这一刻开始产生了差异: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之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并不因其居高位而获得其神圣性,而是因为他是天尊地卑的设立者、创始者才“神于天、圣于地“,他是一位劳动之神.……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农村的婚居形式随着社会的转型发生着深刻变化,夫妻婚后不再长时间定居在一方,而是在男女双方父母居住地之间做流动性居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双栖”现象。“双栖”现象表现出一种新的婚居形式——“双栖”婚居。基于一定的实践调查,对“双栖”婚居的内涵、成因、影响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深化“双栖”婚居现象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推动和谐家庭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一词起源于近代,但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人们就懂得了保护环境,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法律也早已有之。夏朝,人们懂得了“凿井而饮”。《周易》载有井泥不食,旧井无源,并十分注意对水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