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文理分科问题引起社会激烈争议,高中学生、中学教师、中学校长等大多主张维持高中文理分科之现状,而大学校长、大学教师、专家等则强烈要求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做法。这种争论源于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结构要求与中学追求高考升学之间的矛盾。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未必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因正常升学竞争所产生的负担与人为异化教学所造成的负担有着实质的差别。作者主张在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调整高中课程结构、教材内容与师资结构等基础上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教学,高校根据学科与专业发展需要自主确定所参考的高考科目。  相似文献   

2.
一、文理分科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当前,主张取消文理分科的人士认为,高中文理分科导致了知识结构的不全面,导致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和缺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主张实行文理分科的人士则认为,取消文理分科会加重高中生的学习负担。粗略看起来,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其实未必。  相似文献   

3.
五、戊戌变法 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产生:早期维新思想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入是其思想来源。与洋务派不同,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商战以反对外国侵略;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有的还主张政治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相似文献   

4.
胡适早年留美期间就提出过"建设一流大学"的口号,为实现此理想,胡适回国后致力于教育事业,在北大任教多年并曾担任中国公学和北京大学校长。在教和在任期间,胡适以欧美一流大学为蓝本,对两所大学进行改造,反对政治势力对大学的干预,主张教授治学,重视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办学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刚柔相济的教学管理措施,在大学治理结构上,主张实行欧美大学的"三会制",同时作为校长的他心系国家命运,关心学生发展,体现了一个教育家所应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5.
把墨子请进职业院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名翟,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学贯文理、注重实践、百科全书式的平民圣人。西汉以前,儒墨并称,同为显学。墨子的言行和思想主要集中在《墨子》一书。墨子出生平民,一生没有脱离生产劳动。墨子的思想来自劳动和劳动人民、为了劳动和劳动人民,最大的特点是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他主张兼爱、非攻,强调平等相爱,反对侵略战争和暴力;他主张尚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的“以人为本”思想,其深厚根基来自于中华文明.其主要理念:珍爱生命、反对战争、重视民生,热爱自由、追求个性发展、保护弱势群体,反对奢侈腐败、提倡节俭、尊重劳动,遵循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笃信“天人合一”,主张德法兼用、实行和平外交等,都可以从《老子》中找到它的源头.  相似文献   

7.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阈下的高中文理分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文理分科不是一个新问题,但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各方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来看,争论中的利益相关者都是基于自身利益评判高中文理分科。基础教育公共利益的私事化使得学生和家长反对取消文理分科;教师在教育理想和自身利益之间寻找平衡而谨慎赞同取消文理分科;教育专家学者高举理想大旗。主张坚决取消文理分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出于对政绩和社会影响的考虑而观望,暂时不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由此可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不是一纸政令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相关利益各方不断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郭华清 《历史教学》2004,1(9):23-30
章士钊在清末民初曾经热心追求西方的民主宪政.然而,1920年以后,他对民主宪政的态度开始转变,始而怀疑,继而坚决反对中国搞民主宪政,主张中国实行"业治",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什么原因促使章士钊思想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本文试对章士钊政治思想的转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具有明显的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主义特质,其进步性是无可置疑的。他的政治思想中所渗透的治国方略,如主张限制君权、实行地方分治、“工商皆本”、“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学校议政、重相重儒,取士制度应宽取严用等,也都是颇有价值的思想主张。  相似文献   

10.
道家思想对我国处世典籍的影响是长久和多方面的。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中,道家见素抱朴、法天贵真及辩证思想等都留有鲜明的烙印,由此而产生的反对奢靡、主张节俭,反对自满恃强、主张谦逊自处的思想和情操,都是值得今天继续保持和发扬的;而由此所产生的反对人类明进步,厌世避世的消极虚无思想,则是需要批评的。  相似文献   

11.
周义 《教育学报》2005,1(3):77-82
大学中的科学研究,于今似乎已是无可置疑的大学功能之一。然而这项据云是德国洪堡提出、旋即被世界大学界奉为圭臬的理念,却在洪堡提出的几十年后就被英国的纽曼特地反对过。大学科研已成为撼动中国大学教育的几大问题之一。需要指出的是,纽曼所反对的应是洪堡主张的异变结果,而非大学学自发、自由的科学研究,洪堡主张实际与纽曼的“自由教育”殊途而同归,他的“大学科研”是摆放在“自由”这一西方浪漫哲学的前提之下的。近年来我国急功近利的“大学科研”早已疏离了洪堡的本意,恰恰成为纽曼所警告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蔡元培大学教育主张促进了我国大学改革与发展,对当今高校改革也有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即应注重大学的科研作用;倡导学术自由;提倡文理沟通;根据现实情况实践"教授治校"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9,(7)
高中取消文理分科是否必要?观点速览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反对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文理分科是最近这些年应试教育搞出来的。不要把普通高中的使命忘记了,高中是为大学输送人才的,输送人才就要协调发展。我更关注高中阶段把教学的难度适当降低。高考录取制度也应进行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刑法人道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沈家本主张德主刑辅,重视教化作用;重视人权,反对特权;主张轻刑,反对重刑;尊重人格,反对虐囚等等,他的法制思想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杨简主张废《毛诗序》,这和他心学思想的理念是紧密关联的.因为他主张“本心”“道心”“无邪”之心具有普遍的意义,故而反对《毛诗序》解诗的历史化;因为他主张人的“本心”直指,故而反对《毛诗序》“支离”的解说,提倡“通言”的解读;因为他主张“本心”先天性的存在,故而反对《毛诗序》的“美刺”说.  相似文献   

16.
走入名校—盖劳德特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盖劳德特大学(Gallaudet University),是世界上唯一一所聋人和听力障碍人士的文理综合性大学.  相似文献   

17.
章太炎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又是近世以来的国学大师,在政治、思想文化及社会各方面影响颇为深广。他曾撰文反对西方代议政治制度,因为他坚持认为适合他国的政治制度,不一定适合中国,而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议制不适合中国实际情况。他结合明朝官职并吸收西方政治制度创造性提出"五权分立"的政治设想;他曾从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分镇""分道"思想出发,主张地方自治主义,以克服民国政治中的黑暗和腐败;他批评当时青年道德低下及"全盘西化"思想,主张实行国学教育,来提升国人道德水平,实行自己的教育。但是,章太炎并不反对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章太炎一度主张保存"国粹",但并不是封建思想的卫道士;坚守传统文化的精华,却与学习西方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的体育师范教育发展很快,废除了战前军国主义教育体制,实行了美国式的开放教育体制。同时调整了中等体育师范学校,规定了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必须要受过高等体育教育的专门训练。日本有各种各样的培养体育师资的机构。据统计,日本目前有四所体育大学(其中有两所是女子体育大学);九所综合大学和一所女子大学设体育系;一所大学的教育系设健康教育学科和两所大学的文理学系设体育学科;三所大学教育系设体育专攻科课程和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高中阶段文理分不分科"再次成为教育界甚至全社会热议的话题.支持"取消文理分科"者甚众,反对的声音也不小.不过,反对的声音大多是在高考的指挥棒和评价机制的压力下发出的.如果反对者从长远的角度冷静地思考一番,他们终究会作出理性的判断--文理分科应当取消,但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改革来支持.据悉,"取消文理分科"已被正式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看来,这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
作者认为1931年秋张君劢鉴于“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政府无能,为求民族复兴的“一条新路”而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思想。在政治上要求实行“修正的民主”,在经济上实行“国家社会主义”两大主张,其实质是反对马克思主义,推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