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精神一直是大学发展的价值旨归,本文在分析现代多元文化冲击下我国大学精神面临的迷失危机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精神的重构:弘扬大学的自由精神;加强学术性与功利性的融合;促进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大师级的大学学者。  相似文献   

2.
人的独特性表现在具有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即物性与心性的双重属性,人的精神属性是其本质属性;大学世界的主体构成是师生两类人,由此决定了大学世界的“属人”性,既然大学世界是一个有别于自然世界的属人世界,那么便可推断出大学世界的根本属性,即大学世界的精神属性,因此,大学的精神世界在大学世界中就具有了根本性、决定性的意义。大学世界是人的世界、精神世界,人的精神属性决定了大学精神世界的构成;大学中人之为人的精神是大学精神世界的根本构成,大学科学(求真)精神与人文(求善求美)精神为大学精神世界的支柱,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应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大学精神教育便在相应的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精心构筑净化大学精神世界的人为环境,二是突显大学中人之为人的精神教育,三是强化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3.
王晋 《江苏高教》2012,(4):26-28
城市精神指是一种城市生活所必需的规则意识和公德意识。大学精神至少包括大学自治、教授治学以及引领社会三大要义。城市精神和大学精神的关系分为相较于乡村的城市总体性精神与大学精神和基于城市分层的城市精神与大学精神两大层面。城市的理性精神、服务精神以及务实精神从正反两方面形塑着大学精神;分层视角中的城市精神和大学精神的关联分为四种情形。  相似文献   

4.
大学之未来:大学精神的重建与发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学精神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必要的“乌托邦”,大学精神的重建与发扬主要表现在:学术自由的价值坚守是大学人的安身立命之所,是大学对社会世界和学术世界的承诺;大学人是建造自己生存的精神意义的群体,大学人牛虻精神的勃发推动了现代文化的发展;大学师生相互砥砺不仅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所营造的良好氛围更是学生一生的财富;大学精神的重建和发扬也应该体现在大学校长的超凡魅力的展现.  相似文献   

5.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在于大学是作为一个组织机构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的核心与灵魂,是大学发展的根本精神力量。大学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最高管理者,同时也是一所大学的精神领袖。一所大学的校长应当主动推进其大学精神文化的蕴育,促进大学精神文化的主动建构,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大学校长要明确和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大学的特色与使命;密切与师生交流,促进建设大学精神文化的向心力;积极创新文化,更新大学精神文化血液。大学校长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建设具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对促进大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本着“逻辑自洽”法则 ,对作为大学精神内核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作出了分层剖析和新的概括 ;探讨了大学精神的基本特征和具体内容 ,即创新精神、自由精神和协作精神 ;提出了大学精神既是客观的 ,又是主观的 ,强调了大学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 ,其内涵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同一事物的彼此不可分割的两个不同方面 ,大学精神不等于大学个性。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双重属性。基于"高等教育"的共性,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都应当具有"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核;基于"职业技术教育"的个性,高职院校应当突出"职业精神"和"技术精神"。高职精神属于大学精神的范畴,共性的"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核、职业精神、技术精神是高职精神的基本内容。高职院校不失共性的"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核,高职院校才可保证其不失"高等教育性";不失"职业精神"和"技术精神",才可保证其不失"职业技术教育性"。  相似文献   

8.
大学精神一直是大学发展的价值旨归,本文在分析现代多元文化冲击下我国大学精神面临的迷失危机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精神的重构:弘扬大学的自由精神;加强学术性与功利性的融合;促进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大师级的大学学者.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视角探讨和审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应体现大学实现其基本使命和功能所需的核心价值观、指导思想和灵魂;从文化三要素——信仰、知识和德行考察大学功能的发展,指出了大学精神的坚守与演化。在大学及其精神的演变过程中,大学的基本精神实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在与中国大学发展的结合中,其具体内涵是:实事求是、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正义信仰和人格修养.分别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尊重人才,发扬包容精神、牺牲精神以及爱国与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10.
欧阳康教授最近出版了《大学·文化·人生》一书,他从学者和大学管理者的双重角度出发,围绕大学与文化的一系列问题,在书中进行了梳理和反思。2009年2月《中国青年报》记者就对大学精神的理解这一话题对其进行了访谈。欧阳康在访谈中说:在某种意义上,创办大学就是创建一种精神。大学所具有的精神,是人类科学精神和自由精神的凝结,是人类追寻卓越的超凡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精神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大学精神的价值追求是对大学精神的深层关注。大学精神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人自身的幸福与无限发展可能性的追寻,这是大学精神的发展价值所在;大学精神是一种求真的精神,追求真理是大学精神的科学价值所在;大学是传承文明与文化的场域,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追索是大学精神的文化价值所在;大学精神所高扬的智力探险、思维撞击和理性创造都是美的,这种涵养生命、激发生命的创造是大学精神的美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精神既要继承传统又要适应时代的变革.当代大学精神最主要的变化就是与现实的贴近,在追求崇高学术理想的同时,实现大学对象牙塔的超越.大学也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体.大学真正蓬勃发展之日即产业精神与大学精神得到真正融合之时.  相似文献   

13.
大学自我批判精神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在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需要重塑大学的自我批判精神,无论是当今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亦或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的客观需求,都凸显出大学自我批判精神的不可或缺,重塑大学的自我批判精神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重塑大学自我批判精神的举措包括:理性认识和处理大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坚持对高深知识的理性探究;维护大学自治,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尊重大学教师作为大学自我批判精神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界定大学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对现实世俗与虚妄的大学精神进行了理性诠释。从大学人文精神的滑坡、学术腐败严重;大学办学目标的功利化和商业化趋向;官僚化气息和官本位思想对大学侵袭严重;大学缺少学术上的自觉精神和坚持真理精神;大学的社会批评无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认识一所大学的精神——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精神内涵丰富而又比较抽象,要认识一所大学的精神十分困难,必须借助其外在的表现把握其形态和内容。在学校定位的层面上,大学精神体现了国家、政府和社会对学校的期望与要求;在学校历史的层面上,大学精神体现为历任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在社会影响层面上,大学精神体现为大学教学科研成果的特点;在个体认知层面上,大学精神体现了广大师生和校友在实践中对学校的认识。笔者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大学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的无形资产,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环境因素。大学精神引导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形成;大学校园文化受大学精神影响的同时,仍然具有明显的相对独立性。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也是大学精神的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在大学精神的指导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的无形资产,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环境因素.大学精神引导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形成;大学校园文化受大学精神影响的同时,仍然具有明显的相对独立性.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也是大学精神的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在大学精神的指导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精神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等原因导致了当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大学精神的缺失。高校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主体素质和责任感,在教育中践行大学精神;要提高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培育与弘扬大学精神;要执行现代大学传承、创新文化和服务国家与社会的使命,彰显大学精神;要提炼校训,充分发挥大家、大师对大学精神的塑造和示范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校的大学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9.
时代精神与大学精神是紧密相联系的:时代精神制约着大学精神的铸就;同时大学精神对时代精神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铸就现代大学精神,引领时代精神的发展,理应重塑现代大学精神,提升引领时代精神发展的能力;守护学术自由,激发引领时代精神发展的动力;维护大学自治,强化引领时代精神发展的权力;尊重大学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引领时代精神发展的主导力.  相似文献   

20.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合理内核。在大学发展过程中 ,大学除了传统已经形成的学术自由、注重研究、服务社会精神外 ,还应具有关爱教学主体的精神。大学应以此为基础 ,通过尊重学术自由 ,培育大学文化 ;依托科学研究 ,创新大学文化 ;增强服务意识 ,拓展大学文化 ;关注教学主体 ,提升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