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的话语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学者提出了“由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的命题。[1]有效的课程领导是新课程改革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在课程变革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课程领导究竟是什么,如何来实施有效的课程领导等一些问题常常困扰着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具有深远的影响。一、课程领导不等于课程管理课程领导是指各种课程利益主体通过合作、对话等方式民主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分享课程权利,共同达成教育目标的历程。而课程管理则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  相似文献   

2.
课程领导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发端于美国后,逐渐成为各国研究课程改革问题的一个亮点。在我国,课程领导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话题。近些年,我国关于课程领导的研究正处于一种白热化的状态,研究者似乎想急于摆脱传统的课程管理思想。然而,笔者认为,"课程领导"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完全颠覆课程管理的理念,而是一种理念的更新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课程领导内涵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的话语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学者提出了“由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的命题。有效的课程领导是新课程改革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在课程变革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课程领导究竟是什么,如何来实施有效的课程领导等一些问题常常困扰着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许多新的理念,新的研究领域,校长课程领导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发现,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是课程发展的本相,从"行政权威"走向"专业权威"是校长的本然使命,校长担任学校课程领导则是现在和未来课程变革的定然趋势。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看似只是符号的转变,但课程领导却有着比课程管理更为丰富的内涵。其实质是在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宏观背景下,走向有机的、生成的、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改中,由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课程领导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课程管理范式,并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提高学校课程领导的能力自然就成为实施新课程的必要前提和当务之急,而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就必须更加完善学校课程领导。  相似文献   

6.
2004年起实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建立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使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因此,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校长是否成功地进行了课程管理:一方面,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在课程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的领导理念及行为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另一方面,"任何革新课程的尝试,都必须考虑到教师的作用",教师是课程与学生之间的中介,校长对课程的意识决定了教师可能采取的两种介入新课程的方式:作为过程的参与者或者作为成果的使用者.  相似文献   

7.
有效的课程领导是成功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课程领导究竟是什么呢?课程领导不等于课程管理;课程领导不是校长的特权,更应该是一个教师赋权,专业发展的过程;课程领导需要组建一个合作型的领导团队.  相似文献   

8.
职业学校课程领导是课程领导理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职业学校课程领导具有促进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实现、注重组织和团队激励、决策民主化、主体多元化的特点.辨析它与"课程管理"、"行政领导"、"教学领导"的异同,时于准确把握其内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课程管理研究在国内外都是一个有待开拓的领域.就国外而言,自从20世纪初课程论产生以来,欧美的研究兴趣一直主要集中在课程原理、课程编制、课程评价等问题上,对课程管理问题至今重视不够.日本60年代后有学者涉足这一领域,但他们的研究基本局限在学校管理这一层面,不论在全面性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十分不够.在我国,虽然80年代末就有学者注意到课程管理问题,并指出课程管理理论与课程设计理论、课程评价理论一样,是课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课程管理研究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拟就加强课程管理研究的必要性、当前应注意的课题以及研究的基本原则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通过学校课程的革新来实现,要想使学校课程变革继续走向深入,校长必须要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服务与支持是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定位.过程与质量是校长"课程领导"把握的重点.学校文化变革与重塑是校长"课程领导"的有效追求.  相似文献   

11.
如何界定课程领导的权责层次仍然是困惑课程研究者与实践者的一个问题。在澳大利亚,基于分权化的课程领导者的权责是把握学校的总的方向并协调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主要体现为教学法领导权责、行政领导权责、教师专业发展领导权责以及变革领导权责等四个方面。应该说,澳大利亚的经验对于当前力图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是有启示作用的,也是有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曹艳荣 《红领巾》2005,(4):136-138
课程领导是一种不同于课程管理的新的管理观.在课程领导的背景下,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使中小学校长角色陷入了困境,校长角色的转换已成必然之势.要走出困境,中小学校长必须明确办学理念,制定学校发展计划,健全学校的课程开发组织,组织合作、向上的教师团队以促进学校课程乃至整个课程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编者按我国自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目标之一就是实施三级课程管理,赋予学校课程自主权。和其他很多省市一样,在课程改革中,北京市的各所学校也在如何构建具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方面进行着实践探索。本专题反映了北京市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发达国家在课程管理术语上逐渐采用"课程领导"一词来代替传统的"课程管理".这一替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程管理领域的变革趋势. 所谓课程领导,是指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对课程领域的组织和人员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决策、组织与引导等职能,其对于课程的形成、实施、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校长要提高自身的课程管理能力课程管理的过程就是管理者与教师一起研究的过程。校长必须从忙于具体事务中走出来,从单纯发号施令的行政管理中走出来,和教师一起去发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一起分析、解决问题。校长要发挥课程管理的职能,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课程哲学观、课程专业知识以及明确的办学理念。那么,校长该怎样实施他的课程管理行为才是有效的、成功的呢?笔者认为,校长应该在教师发展课程中的过程中提供帮助,并保证各种课程文件品质的一致性;校长应该创建一定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课程领导研究是在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深入过程中受西方课程领导研究影响而兴起的。近年来我们的研究集中在介绍国外课程领导研究成果、探讨课程领导的内涵、研究校长课程领导问题、检讨课程领导的主要问题、寻求改善课程领导途径和措施等方面。今后,我国课程领导研究将致力于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体制改革、课程领导的理论基础、课程领导的实践模式以及校长的课程领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现状的分析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对于决定本园的具体课程和教学方法的自主权增大了。而在脱离了具体统一的课程管理规范以后,幼儿园该如何选择课程模式或课程文本?如何认定课程的合理性、科学性?怎样进一步完善现有课程?这是每一所幼儿园在求生存和求发展的过程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就离不开幼儿园课程评价。那么,什么是幼儿园课程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现状如何?怎样加强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建设呢?幼儿园课程评价就是在对幼儿园课程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量或质的记述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尽管人们对…  相似文献   

18.
有效的课程领导是成功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课程领导究竟是什么呢?课程领导不等于课程管理;课程领导不是校长的特权,更应该是一个教师赋权,专业发展的过程;课程领导需要组建一个合作型的领导团队。  相似文献   

19.
学校课程领导在国外早已备受关注,并逐渐成为课程发展和学校领导变革的核心。课程领导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意在摆脱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的"监控"和"管制"。与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相比,学校课程领导显示出了更为优越的特性,具体表现为领导主体多元化、决策过程民主化、领导动力内在化、领导职能自由化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课程管理逐渐走向课程领导,并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厘清课程管理和课程领导的内涵有助于把握课程领导的本质与方向,通过分析、探讨我国实行"课程领导"的政策保障和现实困境,发现学校课程规划权需实质性落实、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能力有待提高、考试评价制度一致性有待提升。通过"赋权"与"增能"能够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提供内外部的保障与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