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众所周知,在现阶段小学(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作为识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写字,从娃娃抓起是人们的共识。为了提高低年段学生写字的质量,不少学校都安排了专门的写字课。比如我们学校就安排了每周一节写字课。尽管这样练字,但学生们写的字并无长足的进步。翻开《习字册》,不少学生写的字仍然是歪  相似文献   

2.
杨静 《教育》2014,(1):51-51
正中国的文字因其笔画的变化美、结构的协调美、章法的布局美,给人以美的熏陶。学生如能把字写好,那可是终身受益。"字无百日功",练字是对习字者毅力的考验。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优势可以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好写字、乐写字、写好字。以媒传情上好入门课学习书法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练习写字的过程,也是一个磨练意志学习做人的过程。许多动人的故事因此流传了下来:欧阳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  相似文献   

3.
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程强调要把写好字,写对字要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去抓,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总认为字要慢慢去练,写字练字是长期的事,在小学低年级并不重视学生的写字练习。  相似文献   

4.
施晓玲 《小学生》2010,(11):40-40
“字”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写字的过程实际就是育人的过程。训练学生写好字旨在陶冶品格,熏陶美感,磨练意志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其功效远远超过练字本身。写字教学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须要求,抓好写字教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5.
《教师博览》2018,(2):39-40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的10分钟,指导学生写好字,"三步书写体验"写字教学的开展,在这方面进行了点滴探索。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在"三步书写体验"写字教学中,学生整体的生字书写正确率和书写水平提高了不少,汉字书写比赛也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奖项。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让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一、多种方法规范写字姿势。一手好字从“双姿”开始。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正确的写字姿势既是写一手好字的基础,也能保护青少年眼睛和身体的健康成长。所以写字姿势应当是小学语文的第一课,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儿歌提醒、示范引领、微课指导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鹿世昌 《考试周刊》2014,(5):178-179
苏教版教材的配套教辅用书——苏教版小学硬笔习字册,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可供学生按照范字练习写字,帮助他们把字写好。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因对新课标写字教学要求的认识不足,习字册的作用被老师弱化,放任学生书写,使得写字教学不够深入,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就此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剖析,努力探究用好苏教版小学硬笔习字册的有效策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中有关于写字教学的建议,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写字教学,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指导学生写好字,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呢?笔者现在所带年级为二年级,这一年多以来,为_『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字都不能写好,这说明很多学生对练字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怎样提高学生书写的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呢?简要谈谈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需要语文老师持之以恒地训练。写字教学分步走,逐步落实、递进、提高。首先低年级抓姿势抓习惯,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用可具体操作的歌诀来规范。对学生的写字姿势进行规范,贵在坚持。再次,中年级抓观察抓发现,写前要认真观察字形特点,观察汉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写后也要和范字对比起来观察,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最后,高年级抓养成抓质量。让学生养成勤于练字、"提笔就是练字"的好习惯,写完字后及时讲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练书习字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一、培养写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练字有兴趣就会有动力。通过订阅书法报刊、购买名家字帖、演讲书法家成名故事、举办写字比赛、建立练字成长记录袋等种种方法,不断地激发同学们的习字兴趣。习字者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12.
在多年的写字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写字从一年级起步时就应严格抓起。只有写字的基础打牢了,写字的态度端正了,才能真正地实现"提笔即练字"、"写好每一个字"。  相似文献   

13.
袁苏 《小学生》2012,(8):51-51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新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字,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课标的此项规定凸显出对写字教学的重视。一直以来,我校坚持每天开设专门的写字课,如何以上好写字课堂教学为主要抓手,以落实好随堂写字指导为主要阵地,以指导学生临写好习字册为载体,营造积极的写字氛围,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在正确、规范、整洁基础上逐步达到美观的要求,笔者在此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指导学生遵循一定的规范写好汉字,是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2011年新版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在小学低年级的每节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指导学生写字,并督促学生做到天天练,此举凸显了教师指导的重要性,也旨在加强学生练字的意识.在这10分钟的练字时间安排上,笔者打破了以10分钟为单元板块的单纯写字练字模式,尝试根据课后生字书写的数量和难易程度分散指导,以减轻学生单位时间内的压力,增加识字、写字、练字的乐趣,使学生乐于练字并写好字.  相似文献   

15.
写字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写字教育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只有让学生掌握练字的方法。才能让他们举一反三,由写好一个字延伸到写好一些字、一类字.逐渐形成不用指导也能把生疏的字写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璐 《内蒙古教育》2012,(14):22-24
关于写字,有一句长期得到众人称赞的句子:"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可见写字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怎样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让低年级孩子爱上写字呢?我在教学中从以下三方面做起,让学生真正爱上写字。  相似文献   

17.
汉字,是华夏祖先智慧的结晶;书法,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承载。正因为中国人的这种汉字情结与书法审美,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写字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学生的整体书写水平快速下滑的现状,令人担忧。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许多学生的"练"字处于埋头死练的状态,缺乏思考与提升。其实练字不仅仅需要静心与勤奋,更需要抬起头来思考,在读帖、临帖及实践中通过"比一比",比出一手好字。  相似文献   

18.
许莉莉 《教育》2015,(8):22-2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字教学明确要求:"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小学低段是学生规范地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的启蒙阶段,所以要特别重视语文课中的写字教学。察之以精,开启写字教学之门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关键是要教会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19.
教学生学会写字是语文低段重要的一个任务,这个阶段的基础打好了,对今后的教学、学习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笔者提出了“写字无小节”的理念,从“激发孩子写字激情、养成正确书写习惯、开辟展现平台”六方面入手,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添加辅助线法”观察字体结构、教师课前不练字等新观点.六个环节实施下来,学生不但能写得一手好字,更可贵的是学会了评字、有了写字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的书写态度、书写水平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看到有的老师上课板书笔笔挺拔,端正整齐,风骨秀丽,惹人喜爱,学生的作业本也象老师一样,讲究写字清楚,行行分明,有几个学生学老师写字,模仿得也挺“象”呢!可是有的老师上课板书零乱,字迹潦草,有些字散了架,有些草不象草,行不象行,看看学生的作业本,字迹也是草草不恭。老师的板书,对学生的影响竟是这样的大。所以,我认为教师也应该练练字,懂得一些书法知识,板书字写得尽可能好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