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张锐 《华章》2008,(19):176-176
服务器证书实际上是为互联网上大大小小的服务器表明身份,同时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问安全可靠的加密通道(SSL通道),并且与个人证书、企业证书等证书一起组成一个信任网络,保证信息传递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FTP文件传输服务安全与可靠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Windows Server 2008 R2中IIS7.0部署安全可靠的FTP服务器的方法,该方法利用SSL对传输数据的加密功能,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利用windows高级防火墙和IIS中的IP限制等策略加强FTP服务器的安全性.通过大量试验表明,利用IIS7.0可以部署满足不同用户需要的、安全可靠的FTP服务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FTP文件传输服务安全与可靠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Windows Server 2008 R2中IIS7.0部署安全可靠的FTP服务器的方法,该方法利用SSL对传输数据的加密功能,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利用windows高级防火墙和IIS中的IP限制等策略加强FTP服务器的安全性.通过大量试验表明,利用IIS7.0可以部署满足不同用户需要的、安全可靠的FTP服务器.  相似文献   

4.
奚悦  乔杉 《教育技术导刊》2008,7(7):183-184
对校园电子商务中安全问题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证书管理系统。系统基于J2EE体系结构模式构建了校园电子商务平台的B/S体系结构,由客户端浏览器和Web服务器组成。服务器端实现了CA服务器、RA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主要完成认证用户申请、撤销和查询数字证书等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管理集中部署的远端服务器,系统管理员需要采用远程管理方式。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管理系统采用SSH安全外壳协议对Linux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利用Windows远程桌面工具完成对Windows服务器的远程管理是两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远程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黄娥 《成人教育》2021,41(7):62-67
1+X证书学分转换促进以技能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拓宽就业和成长通道,同时也是探索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本土化路径.1+X证书学分转换涉及主体庞杂,须遵循统筹规划、鼓励支持各类主体参与、狠抓认证与转换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则,在前端,需要从职业教育、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制度安排,有效协调1+X证书涉及的多方利益主体;在中端,要构建证书信息管理服务体系、学习成果认证委员会,建立适宜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文化生产环境和组织体系,加强认证与转换标准体系建设;在终端,构建1+X证书认证与转换运行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黄娥 《成人教育》2021,41(7):62-67
1+X证书学分转换促进以技能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拓宽就业和成长通道,同时也是探索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本土化路径.1+X证书学分转换涉及主体庞杂,须遵循统筹规划、鼓励支持各类主体参与、狠抓认证与转换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则,在前端,需要从职业教育、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制度安排,有效协调1+X证书涉及的多方利益主体;在中端,要构建证书信息管理服务体系、学习成果认证委员会,建立适宜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文化生产环境和组织体系,加强认证与转换标准体系建设;在终端,构建1+X证书认证与转换运行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省89所职业院校质量年报为素材,统计发现全省绝大多数院校已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专业覆盖面广,并通过建设院校的考核站点与协作联盟来推进试点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江苏省高职院校在高水平教师教学团队建设、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开发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通道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参与开发证书标准的高职院校数量较少,民办职业院校X证书试点不积极,证书推进过程中欠缺统筹管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主动参与开发证书标准,激励民办院校主动推广,加强对证书的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IPSec的域安全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域内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免受攻击,提出一种保护域安全的方法,构建一个域安全策略系统,使用IPScc进行身份验证、加密网络数据,保护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及其他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中指派IPSec客户端策略,在域控制器中指派IPSec域安全服务器策略,数据库服务器只开放一个TCP端口1433和Web服务器通信.实验表明,域安全策略系统内的计算机之间通信时会建立一条安全的通道,能有效地保护通信安全.  相似文献   

10.
1+X证书制度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一项重大教育制度创新,确保了职业教育对接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融合了学历证书与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打通了学校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的通道,深化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职业院校和培训评价组织作为试点工作的两大主体,在证书含金量、师资培训、课证融通、学分银行建设、证书考核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凝聚双方优势资源,提高证书社会认可度,持续加强课证融通,推进学分银行建设,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总体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SSL最初是用于Web安全传输的协议,现已成为网络用于鉴别网站和网页浏览者身份,以及在浏览器使用者及网页服务器之间进行加密通讯的全球化标准。由于SSL技术已建立到所有主要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程序中,因此,仅需安装数字证书或服务器证书就可以激活服务器的此项功能。  相似文献   

12.
金萍 《职教论坛》2020,(1):154-157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职业院校应启动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该制度的实施将调动社会各方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从1+X证书制度实施影响主体层面看,1+X证书制度实施对职业院校、学生和社会都有很大影响,从1+X证书制度实施实效影响层面看,1+X证书制度实施为职业院校学生考证培训规范化提供了契机。1+X证书制度落实在顶层设计时应注重教育治理的开放性、坚守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和坚持内涵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贵州民族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与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合作建成了贵州民族大学μ子望远镜实验室.文中展示了由中科院服务器在互联网上发布的贵州民族大学μ子望远镜宇宙线变化图,介绍了2号站17个通道输出的数据与μ子入射方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X"证书制度是新型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为了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培养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确保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亟须解决当前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如证书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不畅、信效度偏低、"两证"融通度不够、专业匹配不足、"双师型"教师素质偏弱、教材教法适应不良、课证融通平台与渠道缺乏等。职业院校应通过多元主体参与、确保信效度、产教融合、加快课程建设、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教材教法、搭建"学分银行"等策略,确保"1+X"证书制度有效实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建立适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5.
无盘教学网是以无盘工作站形式组建的教学网络。它的操作系统以及所运行的应用软件都存储在局域网文件服务器中。由于具有成本较低、安全可靠、便于管理等优点,所以很多学校都采用Windows 2003 Server服务器+Windows xp无盘工作站的形式构建教学网络。本文就无盘网络的构建,及对其有效地管理维护的技巧和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是同时使用中国教育网和中国电信等多个通道接入互联网。正常情况下校园服务器都使用教育网的域名和IP地址,日常校园网应用访问都通过教育网链路。当校园网服务器置于教育网环境下,由于教育网和公网之间的带宽瓶颈使公网的用户访问往往很慢,而如果设置在公网则教育网访问很慢。  相似文献   

17.
基于Windows域的等级考试网络环境配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的配置是计算机等级考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提出了用登录脚本和批处理程序完成基于Windows域服务器的网络考试环境设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而又安全可靠地完成网络环境的配置。  相似文献   

18.
由于电子商务是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进行的,那么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为了确保电子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其安全措施尤其是外部网络的安全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保护商务服务器、保护客户机用保护电子商务的通道三方面探讨其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由于电子商务是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进行的,那么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为了确保电子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其安全措施尤其是外部网络的安全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保护商务服务器、保护客户机用保护电子商务的通道三方面探讨其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校网上录取群集系统网络数据安全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浙江省考试院录取群集服务器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方案,提出招生录取期间网络数据安全防护可以采取三级防护机制,即网络通道级防护、应用服务器级防护、数据库级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