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去行政化"改革资源性障碍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去行政化"改革,一石激起千层浪,学者及专家纷纷就高校去行政化畅谈自己的认知和观点.文章以改革所凭借的资源的视角,探讨了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资源性障碍,同时也给出了消解这些资源性障碍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已经沦为高校"行政化"的"重灾区",亟待推动高职院校"去行政化"改革.文章准确界定了高职院校"行政化"的内涵,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行政化"的表现;并剖析了高职院校"行政化"的成因及高职院校"行政化"的弊端;文章指出高职院校"去行政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推动高职院校"去行政化"不仅要重构高职院校与政府、高职院校与社会及高职院校内部的各种关系,而且有赖于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3.
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性质、内容、方法与过程都体现其政治属性。剖析、理解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政治属性,有助于理性认识改革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为改革进路的设计增添政治可行性。政治属性决定了高校去行政化的制度变迁特色,因此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必须拓展改革的政治空间,实行思想解放先行、法律制度跟进、政治领导挂帅和渐进强制的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的"行政化"和"去行政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行政化"是指高校作为学术性组织的特性被忽视.用行政的手段和思维管理高校.高校"行政化"可概括为外部"行政化"和内部"行政化"两个方面.高校"去行政化"的本质是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办学.去行政化的具体途径包括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方式以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高校要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的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5,(9):73-78
《教育纲要(2010-2020年)》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均提出取消高校的行政化管理模式。通过对高校外部与内部由动力与阻力构成的力场的综合分析,有助于尽早地、顺利地将改革付诸实施。为打破高校当前的体制僵持和应对复杂多样的强大阻力,需要重构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四类动力系统:强制变迁型压力、权益驱动型动力、精神驱动型动力、危机驱动型压力。强调要以权力结构调整为核心重构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动力系统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6.
许跃华 《文教资料》2011,(28):160-163
高校行政化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我国高校行政化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体制根源。近年来,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很高,国内几所高校已经进行了去行政化的路径探讨,但终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高校的去行政化工作,是一场涉及教育观念、制度和利益的深刻的思想和制度革命,因此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阻力。本文从我国高校行政化的表现和弊端出发,剖析其背景根源,分析去行政化的现状和阻力,进而探讨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改革虽已提到日程之上,但在进展过程中却倍受阻力,其根本症结在于如何保证去行政化之后高校主体特别是管理者的利益不受损失,保证高校良性发展。高校行政化是由现行体制下的管理模式所决定的,要实现去行政化,人事制度改革层面上的突破是必要条件之一,同时也必须建立相关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行政化的弊端昭然若揭,追根究底,官僚制文化是高校行政体制和行政化的起源,官僚制的利益规则推动着高校行政化的循环.因此,以高校自治化、法治化改革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去官僚化、民主化与柔性化改革为主要内容的非行政化改革,是我国高校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出路.从组织文化的视角来剖析,高校非行政化改革实质是由传统行政型的官本文化向高校自治与法治型、学术独立与自由型以及管理民主与柔性化的人本文化转变.因此,高校需要发动一场秉承大学理念、崇尚大学精神的精神革命,以及相关的制度文化变革与物质文化变革.  相似文献   

9.
高校"去行政化"的讹传与现实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一些学者在介绍和宣传高校"去行政化"的思想时,做出了与其本义不一致的理论归纳和内容概述.这些对高校"去行政化"的实质思想和观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甚至矛盾的讹传.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高校"去行政化"概念的误解、对象的误传以及效能的误读.对这些讹传进行批判反思,有利于人们对高校"去行政化"思想真义的理解、发展与落实.  相似文献   

10.
行政化为我国公立高校治理的基本特征。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行政化主要表现为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主导化,学术权力边缘化与师生权力形式化,由政策治理向法治的跨越是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推进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向法治化推进还存在一些障碍和问题。为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我国应针对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行政化的表现及法律障碍而采取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重点。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既是保障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需要,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必须以战略性架构来推动。近期的工作重点是构建新型学者共同体实现模式、界定"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的分工机制、剥离非学术型行政岗位负责人的职称头衔、改革大学校长的遴选制度等,以此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新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类型,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产物,它应该区别于传统精英高等教育,既是人才培养上一种新的规格,又是在办学理念上对传统的一种突破和挑战,也是大学经营、管理体制上的新模式,更是对"社会需求",而非"学术需求"的响应。作为新型大学的代表,美国的州立大学和赠地学院、英国的新大学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等方面比起传统大学均有很大程度上的变革和创新。国内目前对"新大学"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办学定位、发展模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大学内部制度建立上,借鉴发达国家的不同时期出现的面向经济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型大学制度,从分类管理角度出发,探索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路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逐步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相似文献   

13.
大学"行政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行政权力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去行政化"为突破口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去行政化"层面。作为国家层面,主要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还大学以办学自主权;对于大学管理层面,主要是改革大学校长的遴选方式、建立符合学术主导的治理结构、将学术事务管理交还学术权力。借学术自由之火,建现代大学制度,是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要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章程建设是高校实现"去行政化"的前提,高校"去行政化"是回归学术本真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结合"去行政化"与大学章程的内涵以及"行政化"弊端等问题,需要处理好政府和高校的关系,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倡导教授治学,回归学术本真;增强教代会、工会等民主机构话语权,实现民主管理;探索建立董事会制度,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等四种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章程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进而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加快高校"去行政化"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5.
经过多年的计划体制的管理,我国高校仿佛成为了"一级政府"。除了给学校赋予一定的行政级别外,事实上把行政管理的一套移植到高校的内部管理中,形成与行政部门对口的管理机构,从而形成高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造成高校中行政权力泛化和强化,而学术权力相对弱化。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高等教育旧的内部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高校"去行政化"和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已迫在眉睫。本文将以去行政化为切入点,对我国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作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当今大学"去行政化"的诉求日益强烈。行政化并不一定会带来官僚化,但是官僚化一定会影响和强化行政化。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想的实践是围绕北大校务改革及学区制改革进行的,其核心是去官僚化。当今高校在谋求自主发展、"去行政化"的过程中,要重新审视"去官僚化"的价值和当代意义。高校"去行政化"不是去除行政,而是要去除官僚化的影响;高校行政要以"服务化"为宗旨;高校管理的主体要多元化,要贯彻教授治学、教育家治校的办学理念;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应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角度来看,高校行政化是因组织同形、强制同形、文化—认知同形、规范同形、利益驱动等原因而生成的,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有必要协调高校内外部环境中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通过建立学术化组织场域、实施教育家办学、重塑大学精神、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对高校进行制度上的救赎,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是推进公立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权力结构关系与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必然会遭遇"官本位"行政文化、行政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内部行政化管理惯性、既得利益集团及高等教育政策治理思维等各种阻力,但其也具有政府治理方式转型、高等教育治理发展趋向、高等教育去行政化国家战略、师生内在需要等基本动力支持。当前,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阻力大于动力,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应采取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为辅的制度变迁模式,通过重塑大学精神、破除政府行政化管理模式、改革内部权力配置机制,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和推进高校教育法治等基本策略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19.
制度作为协调相关者权力和利益的规则与体系,要求系统内各利益主体遵循自身发展的本质规律。作为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学术组织的现代大学,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需要以大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从管理走向经营模式的转变,实现大学从被动发展向主动发展的转变。其核心问题是完善大学法人制度、建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行之有效的大学运行机制以及改革大学的管理体制。经营理念及模式的提出,为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美研究型大学校长任期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研究型大学校长在任期上存在明显差别,原因在于两国大学的自治传统、校长产生方式和内部领导体制等方面.研究表明,较长的校长任期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延长我国大学校长任期,改革校长产生方式并完善大学内部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