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24日,清华大学迎来百岁华诞。从"留美预备学校"到现代化综合性大学,清华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作为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清华大学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兴业、治国精英。其中,尤以科技人才居多。新中国成立后,从清华毕业或曾在清华工作过的校友,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30人,工程院院士144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4人,以及无数默默奉献于清华人才耕耘前线的教授、专家,他们为祖国科技战线创造出优异成绩。值此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我们有幸寻访到了刚刚参加完校庆活动归来的白新桂教授,探究这位1954级校友的悠悠清华学子情。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清华大学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90个春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清华大学为中华民族输送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或许,清华大学90年长盛不衰是源于清华人的强烈的使命感.如今,一大批延续这种使命感的清华人,敏锐地把握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开创并推动了国内欣欣向荣的创业投资活动.在9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采访了其中30位活跃在清华创业圈内的清华人,他们是清华的骄傲,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希望.由于时间仓促,只能采访到以上几位从清华园里走出来的投资家和创业者,而且对部分清华校友的采访也不够详尽,这也算是本文的一个遗憾吧.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11,(21):28-33
金秋硕果满枝,艳阳高照京城,群贤会聚清华,共襄认知盛会。作为清华百年校庆活动之一,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中国科学杂志社、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共同主办,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和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全国认知科学大会于10月15-16日在清华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认知科学学者和研究人员80多人参加本届大会。  相似文献   

4.
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日,这一天通常也被称为"校友返校日"。从"留美预备学校"到现代化综合性大学,清华已经走过整整一百年。海内外五万学子返回母校,两岸清华共庆百年华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诞生于民族耻辱之时的学堂,依靠几代清华人的努力,在一个世纪的沧桑风雨中成长起来了,在人民的养育和呵护中成长起来了,她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见证,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骄傲。百年清华也将踏上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曾经诞生了大量的政治家,科学家和工程师.在风起云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当把目光投向我国沸腾的资本市场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也活跃着越来越多的清华校友.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笔者有幸采访了这样一个特别的群体.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本着“跻身世界一流,服务国家社会”的宗旨,筹备了6年之久的清华百年校庆于今年上半年拉开大幕,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大会上,当政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几乎一个不落地现身在主席台上,这在世界教育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盛事。水木清华显然是这一盛典的最大受益者,坊间传闻的多少亿进账固不足全信,清华网上公布的4月份建筑物落成与奠基仪式,一个月内竟达11项之多,其荣华富贵景象自然可以想见。然而在这一片热闹纷忙的气氛中,一个与清华生于同年并为其光荣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却几乎被纪念活动的组织者们遗忘了。唏嘘感叹之余,  相似文献   

7.
清华校友总会的前身是清华学校留美同学会和清华同学会 清华校友总会于1 981年4月26臼(70周年校庆日)由校友选举产生,1991年11月13日在国家民政部注册为社团法人。清华校友总会的宗旨是:加强国内外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和团结,服务广大校友,发扬清华的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和祖国的统一,为母校的发展做出贡献。现任会长为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副会长为贺美英(常务)、方惠坚、承宪康、刘敏文、陈希,现任秘书长为郭棵,现有专职工作人员9人。清华校友网(ht【p:,/wwwtsin曲ua.o rg.cn)全体清华人的网上家园,母校与海内外校友之…  相似文献   

8.
当前关于大学的第四功能说法颇多,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建校百年校庆上明确提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等学校的又一重要功能。而大学应该积极承担起这项艰巨的使命,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内在的必然。本文从历史发展的维度,从结构功能说的视角以及社会分工的理论视角分析了高等学校的第四功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产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白新桂 《金秋科苑》2011,(6):151-154
春风年年吹绿大地,鲜花岁岁开满群山。在这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历史长河中,你能走过几个100年?当春风再一次吹绿大地,鲜花又一次开满群山的时候,全世界的海内外的清华人迎来了清华大学百年华诞!清华人共同发出一个真挚的声音——今天是您的生日!祝福您,我的母亲!百年清华的今天,已是一个国人向往,举世瞩目的名校。  相似文献   

10.
1924年,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先生、著名农学家涂治先生在大学时期参加了清华学校测量班测绘成府村地图的工作。这幅地图附在清华学校陈达教授《社会调查的尝试》一文中,于1924年发表在《清华学报》第1卷第2期。它是研究清华学校早期学生参加科学活动的重要史料,对于了解周培源、涂治学生时期的学术活动很有意义;同时,这幅地图和《社会调查的尝试》一文也是研究成府村及京西村落社会变迁的重要学术文献。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大学科技园是否能提升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这一有争议的论题,对清华科技园中的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和海淀区及北京市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清华科技园的中小企业多是由一批年轻、高学历的企业家创办的以应用技术研发为主的高技术企业,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与其他中小企业相比,清华科技园的企业更善于利用科研机构的信息,研发层次更高,融资渠道更多,创新活动更活跃.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我们曾经纪念过我国高等地质教育100周年.2012年10月我们又迎来了中国地质大学60周年校庆.这标志着我国现代高等地质教育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不平凡的岁月。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日由清华校友总会指导,内江市政府与四川清华校友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清华校友"创意、创新、创业"大赛西南赛区初赛在我市举办。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王晓浩出席活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先伟出席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青年科技》2004,(12):12-15
1964年10月16日,是中国人民永远难以忘记的日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这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如今40年过去了,但没有人会忘记这座保障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丰碑。 在这座历史丰碑上,铭刻着一大批清华人的名字。国家授予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有14位曾在清华学习或工作过。他们是:王淦昌、赵九章、钱学森、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还有一大批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贡献的清华校友。在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40周年之际,我们向广大读者介绍几位中国核战线的清华人,他们是千千万万为中国核试验事业默默奉献的清华校友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2001,(8):35-37
清华科技创业者协会,成立于1997年1月10日.1998年5月至10月,创业者协会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创业计划竞赛--清华创业计划竞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活动被誉为"清华园中的创业启蒙".创业计划竞赛孕育出了中国第一批学生创业企业,包括视美乐、易得方舟(FANSO)、乐都(V2)等,共获得1000多万元的创业投资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中国最隆重的校庆引起了世界广泛的注意。在此我们谨以编辑部的名义表示热烈的祝贺! 一百年前,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一批爱国志士喊出了兴学图强的口号“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北京大学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 今天是你们毕业的日子。首先,我要祝贺你们,顺利完成清华的学业,满怀理想,走向社会。感谢你们给我这次机会,让我第一次登上母校清华的讲台。此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激动得有些紧张。 我生长在当年十分贫困的北京远郊延庆县。1978年我考入了清华大学热能系,是延庆县改革开放后第一个  相似文献   

18.
我院(河北工学院)是隶属河北省的一所综合性理工科院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本文根据我院的一些实践谈谈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几种模式。1、信息传播模式。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向社会通报学校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消化引进技术等科技成果。可利用“科技周活动”的宣传,展览会、技术交易会、校庆活动等进行,亦可由院领导带队组成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考察团深入厂矿,企业生产第一线,面对生产实际,把我们的科技成果直接介绍给用户;同时请地方企业的领导和技术人员来校洽谈成果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吉林农业大学六十周年校庆档案为依托,阐述校庆档案的构成及其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构想校庆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清华科技园创建10周年的日子,十年来,清华科技园通过自己的努力提供了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平台,于是国内外的一些企业纷纷入园,这些企业的到来,在为清华科技园带来“人气”的同时,也为清华科技园带来了一些特殊的“荣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