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奇"字,详细介绍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还简略介绍了其他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  相似文献   

2.
问:在介绍黄山奇松的资料中,说黄山松有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感受奇松的形式美,把握奇松的内容美,发掘奇松的象征美三个角度对黄山奇松之美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细致的分析。意在提高旅游者观赏黄山奇松乃至所有自然景物的审美层次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案例] <黄山奇松>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如何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拓展教材空间,加深学生感受,促进学生感悟呢?一位教师由课题引导学生介绍我国与黄山奇松齐名的自然风光.有的学生介绍吉林雾凇:冬天的早晨,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棵棵树上缀满了晶莹闪亮、千姿百态的雾凇,真是美丽!有的学生介绍钱塘江大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以它特有的气势,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那江潮是那么快,潮位是那么高,潮声是那么响……在学生介绍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我国的风景名胜数不胜数,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下面,我们该走进文本,走进黄山,去欣赏那里的奇松了."  相似文献   

5.
文艺 《江西教育》2010,(12):9-9
[案例] 《黄山奇松》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如何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拓展教材空间,加深学生感受,促进学生感悟呢?一位教师由课题引导学生介绍我国与黄山奇松齐名的自然风光。有的学生介绍吉林雾凇:冬天的早晨,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棵棵树上缀满了晶莹闪亮、千姿百态的雾凇,真是美丽!有的学生介绍钱塘江大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以它特有的气势,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那江潮是那么快,  相似文献   

6.
师:我有一个在黄山旅行社的朋友,听说我们要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想请大家帮个忙,设计几条宣传黄山奇松的广告语,大家有兴趣帮这个忙吗?生:(响亮回答)有!师:既然答应了帮忙,就得把忙帮好,所写的广告语要能准确地反映黄山奇松的特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去黄山游玩。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等会儿交流。(学生热烈讨论)师:接下来请每个小组亮出你们设计的广告语。生:黄山奇松,妙在“奇”中!生:黄山奇松,令你回味无穷!生:黄山奇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生:黄山奇松,让你情有独钟!生:不到黄山非好汉,不观奇松终遗…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介《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主要讲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第一课时教学后,学生已经学会了生字,而且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生从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中知道了黄山有四绝,人们喜欢黄山松。教学对象分析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他们在一节课中持续注意的时限只有20分钟。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视野不够开阔,对黄山奇松的姿态缺乏感性认…  相似文献   

8.
《黄山奇松》是苏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9.
说“奇”     
“奇”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本通过“奇”的历史溯源.揭示出“奇”的丰富蕴涵.并进一步讨论“奇”对中国古典艺美学建构之影响。  相似文献   

10.
奇童的桃子     
《红领巾》2007,(12):F0003
奇童要带他的好朋友丘比、松孙,还有他爱吃的桃子去梦乐岛。他们必须坐船渡海,但是船太小了,他一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去。奇童不在时,松孙会吃掉桃子;但如果留下丘比和松孙,他们俩又会打架。请问奇童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学习课文表达方法,并仿写。【教学重点、难点】在读中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和奇。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奠定赞赏"奇松"基调  相似文献   

12.
我校承办了一次全市的语文教学竞赛活动,参赛选手借班上课,各展其能,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布置作业”这一环节更是别具匠心。课题《赶海》:1.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2.讲一讲自己童年的趣事。课题《望月》:1.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文章,读一读,背一背;2.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欣赏月色,和月亮进行对话,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课题《黄山奇松》:1.画一幅黄山奇松图;2.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马寅初先生诞生一百二十周年和逝世十二周年。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经济学家,也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传奇式人物。 马老第一奇:六马齐备 马老的家乡人把马老敬称为“四奇”寿星,确是名副其实,马老诞生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农历五月初九,按天干地支纪时来说,十二地支中的“午”属马,光绪八年为壬“午”年,五月  相似文献   

14.
于艳 《山东教育》2014,(9):35-35
《黄山奇松》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在教学本课时,为了让学生在读中体会黄山松奇特的外形和顽强的生命力,领悟文章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读:  相似文献   

15.
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也是世界著名的山岳旅游胜地。黄山景色以怪石、云海、奇松、温泉最著名,自古以来,为大家所熟悉,被誉为“黄山四绝”。《黄山奇石》是义教第四册新选的一篇看图学文教材。课文用洗练的笔墨,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黄山四绝之一的奇峰怪石,赞美了神奇美丽的黄山景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篇极好的教材。  相似文献   

16.
曲妍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3,(收录汇总):71-72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品词析句的方法还不够熟悉,对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有难度。以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黄山奇松》为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抓关键词句、比较和填补空白等策略,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通过翔实事例作证,论述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应该在美奇活三个字上下功夫。美即教态美、语言美、诵读美。奇即导入奇、设问奇、板书奇。活即教学形式活、教学方法活。  相似文献   

18.
岑参的边塞诗继承了前人边塞诗悲壮豪迈的风格,具有雄奇瑰丽的特色。其诗作的“奇”具体表现为:奇景寓奇情;奇语传奇意;奇调、奇韵成奇曲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宋代文坛上,以苏轼为代表的一些文人创作出了很多具有"奇气"的作品,在取得了很高艺术成就的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风气,使得文人以"奇"为尚。针对这一现象,宋代的批评家从风格、文法、思想内容三个层面对古文创作之"奇"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给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其中"自然之奇"和"奇中有正"等观点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童区寄传》是柳宗元被贬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期间写的一篇独特的传记文学作品。作者行文的着眼点处处紧扣一个“奇”字,以“奇”为脉,贯串全篇,极引人入胜之妙,令读者非一气看下去不可,直至拍案叫绝,惊叹不已。全文共四百几十字,五个自然段,作为初二语文教材却删去了开头一个自然段,节选了余下的四个自然段,仍能独立成篇。因此,如以全文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