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位高中历史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我经历了八年的教学工作之后.特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的感想。  相似文献   

2.
崔秋德 《河北教育》2005,(22):18-19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对学校的少先队工作有着新的指导,如何巧妙地利用少先队活动,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素质,是当今少先队工作的重点。多年来,我对少先队工作积极摸索,努力以新时代人的素质为大背景,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力求在活动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逐步提高认识,养成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进一步提高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3.
昝旭娜 《成才之路》2009,(28):20-20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发生了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新课程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教师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新课程中出现了新的教学情境,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赏识学生成功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尊重、赏识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这是教师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对学生应有的最起码的态度行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在平时就要渗透于语言、行为和态度中。《教师报》上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是一名老师,他也曾经是一个差生,而且差到经常逃课。  相似文献   

4.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教学终极目标。本文从信息素养渗透新课程、信息素养融入新实践和信息素养的多元评价机制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使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有所启发.为共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
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体发展的思想,与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为我们挑战传统、形成新的有时代特色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理解多元智力理论,理解这一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学生观、教育观和评价观,将有助于教师理解并积极地实践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标准,教师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新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下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下的教师也应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应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教师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有了新的转变。同时对教材的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让广大的教师看到了新的希望。本文试论述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在全国的推广.使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巨大变化,达到了令人高兴的效果。新课程改革的推出取得新的发展,必然对整个教育、学校、教法、教师和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反复学习新课标的内涵。对于自身的水平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可以说新课标的推出对很多教师产生了冲击.所以教师在搞好新课标要明确几点认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张法英 《中学文科》2009,(2):117-118
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作为科学教师必须对新课程科学作业设计进行重新定位和深人思考,使作业设计符合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新课程理念,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真正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如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的需要,如何转变教学的思想,是广大体育教师目前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地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起的浙江省新课程改革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师生平等互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有效,优质高效;方法多样,激发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使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赋予了地理教学设计更多的内涵,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对每个地理教师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改革对教师行为的转变要求教师形成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与提升能力。把握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尊重学生的内涵,通过重建以学生为本的学校制度文化,营造互相尊重的校园人际关系氛围,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沈秀珍 《教师》2012,(31):90-90
语文课程的理念主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作为新一代的年轻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科学理念.这样才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新的数学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要营造尊重、平等、合作的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5.
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学生、家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数学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要营造尊重、平等、合作的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6.
李长征 《考试周刊》2011,(89):158-159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新课程教学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而且是时代对于广大历史教师的基本要求。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呢?下面我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7.
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广大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使教师有新的成长与发展,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所在。教师要调整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让新课程理念转化成自己的教学行为;要在大胆实践、不断反思中提高教学行为;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改变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新课程理念只有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才能体现出它在课改教学实践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与此相对应,教师也应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倡导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目标导引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的有效途径。目标导引下的政治课学习,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恰当的学习目标导引下,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课标对初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创新创造、拓展思维、不懈努力,将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与狭窄的课堂环境中解放出来。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对创新初中作文教学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校教学工作出现了新的面貌.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模式、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执行者.是教学改革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不可避免在教学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在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的转型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改革教学模式.用新课改的要求来重新构建新的课堂教学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