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几种纤维素类手性拆分剂以及其制备方法相关分离机理,综述了纤维素手性拆分剂的分离机理及其应用,重点地介绍纤维素手性固定相和纤维素膜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型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的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1988—1990)。共包括四个子课题:1.手性配体高聚物的合成及D、L-氨基酸的光学拆分,2.尿素吸附树脂的合成、结构及其在血液灌流中的应用,3.亲水性载体的合成及接肽性能研究,4.金的离子交换与吸附化学及应用的研究。本文介绍项目的内容和实施进展。  相似文献   

3.
以手性多糖中的β-环糊精为原料,将其与异氰酸酯反应,合成β-环糊精类衍生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β-环糊精类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与糖单元取代度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β-环糊精衍生物对于某个对映体显示出手性拆分能力。  相似文献   

4.
手性离子液体同时具有离子液体和手性物质的特点。它可以作为手性溶剂或手性诱导剂,在手性合成、手性分离、手性催化等诸多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解决了传统手性试剂合成困难、价格昂贵的问题,以天然氨基酸为手性源合成了新的手性离子液体,对手性离子液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色谱法是手性药物拆分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介绍了手性色谱拆分法中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气象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近几年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以恶唑啉为导向基团 ,通过邻位锂化方便地高非对映选择性地合成了一系列平面手性二茂铁硫恶唑啉、硒恶唑啉和膦恶唑啉配体 .应用于 1 ,3 二苯基烯丙基醋酸酯的烯丙基烷基化反应 ,ee值最高可达 99%,膦氮配体在烯丙基胺化反应中 ,ee值最高也可达 97%.此外 ,发现中心手性起到了决定产物ee值和绝对构型的作用 ,平面手性和中心手性的匹配在取得高对映选择性上是重要的 .设计合成的一类平面手性二茂铁修饰的手性口袋型双膦配体 ,由于有平面手性的辅助而具有更有效的诱导效应 .这类配体在前手性亲核试剂的不对称烯丙基化生成季碳氨基酸衍生物构及alpha 位双取代季碳酮反应中 ,ee值最高分别可达到 75 %和 95 %.设计合成的 1 ,1’ 二茂铁膦氮配体 ,在单取代的烯丙基醋酸酯的钯催化区域选择性及对映选择性的烯丙基烷基化及胺化反应中 ,显示了非常高的反应活性、区域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 .配体中BINOL羟基由于和苄胺存在分子间氢键而对反应的选择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并从实验上给予了证明  相似文献   

7.
以国内外大量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将近年来应用于手性药物拆分的色谱技术进行了整理、概括,着重比较它们在制备规模上的优缺点。尽管各种色谱拆分技术在手性药物的拆分上已有应用,但就工业制备上,HPLC、SMB、SFC最有前景。  相似文献   

8.
何军邀  唐俊  王普  苏会贞 《科技通报》2011,27(3):321-325
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手性药物阿瑞吡坦的中间体,目前有多种制备方法.本文综述了手性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醇合成与拆分的研究进展.从化学法和生物法两方面重点介绍了不对称合成制备光学活性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醇的研究现状,概述了外消旋体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醇拆分的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逆向工程技术进行头孢克肟片处方筛选,所制备产品与原研生物等效。方法:头孢克肟片原研制剂片芯辅料为预胶化淀粉、二水磷酸氢钙、微晶纤维素及硬脂酸镁,通过重量法测定参比制剂中微晶纤维素及预胶化淀粉,通过元素分析的测定法测定出硬脂酸镁和二水磷酸氢钙的量,即规格为200mg的头孢克肟片,片重为510mg,含头孢克肟为205mg(以头孢克肟计为200mg,比例为40%)、硬脂酸镁的量为5mg(比例为1%)、预胶化淀粉为180mg(比例为35%)、微晶纤维素为55mg(比例为11%)、二水磷酸氢钙为70mg(比例为5%)。按照该处方制备样品,与参比制剂进行溶出曲线比较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结果:所制备样品与参比制剂溶出曲线一致且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0.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吸湿性研究,测定药物的临界相对湿度。将试药置于具有不同相对湿度干燥器内,测定不同时间的吸湿率从而得出结论,最终测得头孢硫脒、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呋辛钠的吸湿平衡时间为72h,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31%、32%、75%、73%。头孢菌素抗生素的吸湿性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控制合理的相对湿度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在研究头孢菌类抗生素吸湿性之前,对头孢菌类的特性与分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蜂胶口腔膜中白杨素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4.6mm,5μm)色谱柱;甲醇—0.5%磷酸溶液(64:36)为流动相;流速1.0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68nm。结果:该方法在7.5950μg·m L-1~75.9500μg·m 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8;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0.40%。结论:该方法准确、可行,适用于蜂胶口腔膜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用全价混合饲料(TMR)对延边黄牛瘤胃环境中代谢的影响.以健康、生长状况相近的2组延边黄牛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瘤胃内的PH值平均分别为6.01和6.20,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喂后8小时,PH值分别为5.3和,5.73,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各时间点都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瘤胃内NH3-N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2.05mg/100ml和6.52mg/100ml,差异显著(P<0.05).瘤胃内的总挥发脂肪酸浓度、乙酸、丙酸、丁酸的浓度的平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乙酸/丙酸平均值分别为3.31和3.03,差异显著(P<0.05),而且比值都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都可以维持乳脂的正常合成.  相似文献   

13.
头孢菌素类即头孢烯类,是由冠头孢菌培养液中分离的头孢菌素C,在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茵细胞壁的合成,而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因此,对人应是无害的.头孢菌类药物以其菌谱广,抗茵活力强,耐酸,耐酶,疗效高,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人类战胜各种细菌感染作出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5):415-415
发展高活性、高手性选择性、高稳定性的固体手性催化剂是手性催化领域的一个主攻研究方向。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恒权、杨启华、李灿等,通过特殊的纳米反应器封口技术将均相手性催化剂限阈在笼形纳米反应器中,同时允许反应物和产物分子在纳米反应器中自由进出。结果发现,在纳米反应器中组装2个以上手性催化剂分子时,手性催化反应的活性大幅度提高,甚至远远超过均相催化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6):718-718
中科院化学所分子识别与功能院重点实验室在氮杂环卡宾催化合成手性含硫化合物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在前期实现氮杂环卡宾催化合成手性内酯、内酰胺等多种杂环化合物基础上,研究人员发展了氮杂环卡宾催化的烯酮与亚硫酰芳胺的不对称[2+2]形式环加成反应,高产率、高对映选择性地得到了相应的硫杂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7-氨基头孢烷酸(7-AcA)是生产头孢类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三甲基氯硅烷在其生产过程中用于保护羧基,反应后可以生成六甲基二硅氧烷等一系列产物。本文采用氯化氢法以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重新合成三甲基氯硅烷,以达到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付琨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356-356
头孢唑肟和头孢布烯是重要的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唑肟和头孢布烯所需中间体7-氨基-3-无-头孢4-羧酸(7-ANCA)在合成方面有很多路线,本文主要介绍从7β-苯乙酰胺-3-无3头孢-4-羧酸到7-ANCA生产过程中使用活性酶PGA-450的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乐昌含笑组织培养根的诱导及其POD和PPO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秋峰  金玲  吴月燕 《科技通报》2009,25(4):460-464,523
以乐昌含笑组织培养中生长一致的未生根试管苗为材料,采用6-苄氨基嘌呤(6-B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根的诱导培养,对乐昌含笑组织培养过程中根的诱导进行了3种生长调节剂不同配比的对比试验,观测乐昌含笑组织培养过程中根的诱导和形态的变化,测定每个试验组合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剂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根的生长,当生长调节剂浓度为6-BA 0.40 mg·L-1,IBA 0.60 mg·L-1,NAA 0.80 mg·L-1时,生根状况最好.植物生根过程中,当植物体POD活性变化先下降再升高后又下降而PPO活性变化先上升再下降后又上升时有利于生根.  相似文献   

19.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20世纪80年代上市的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抑制剂类药物,广泛用于临床治疗骨质疏松、高胆固醇血症.近年来,他汀类药物还统治着全球降胆固醇药物市场.自2006年以来,仅阿托伐他汀的销售额就突破百亿美元,是全球销量最高的降血脂药物.随着生物技术、酶工程的持续发展,生物催化已成为手性药物制造的关键技术.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酶法不对称合成和化学-酶法组合催化在阿托伐他汀手性药效基团合成中的应用进展,并分析了各工艺的技术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维生素C口服液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4.6mm,5μm)为色谱柱;0.02mol·L-1醋酸钠缓冲溶液(p H3.5)-乙腈(85:15)为流动相;柱温30℃;检测波长270nm。结果:该方法在0.6095mg·m L-1~1.3207mg·m 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51%,RSD(%)=0.73%。结论:该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适用于维生素C的测定,确保了维生素C口服液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