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是“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及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因重供给、轻需求而造成的“供需失衡”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形式,搜集相关数据,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以“淄川文化云”为例从平台化、需求侧和供给侧、供求契合三个维度分析了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提出了新时期实现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技术接受”是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过程中要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田金萍 《兰台世界》2016,(24):81-84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服务与科技不断融合,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势在必行。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共文化机构的运营模式和形态也要改变。本文从国内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应用线上线下的案例出发,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巨大作用,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在技术、资源、服务和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成功实践,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出国家公共文化云、启动数字文化馆建设项目、普遍建立专兼职人才队伍,为推动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契机,对标对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在内容建设、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数据体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公共文化云项目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高效、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标准规范,联合共建全民艺术普及数字资源库,提升文化数据服务平台能力,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品牌。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4.
以数字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共同生产,是社会结构变迁下满足民众多元化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全过程,数字赋能将从民众角色转轨、合作边界拓展、文化空间创建、消费刺激再生产维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同生产。论文以C县为例,从主体协同、平台驱动、空间重构、文旅融合四方面介绍了该县依托数字赋能优势,结合线上线下服务方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共同生产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5.
以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文化供给,有效缓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结构性失衡困境,成为基层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满足农民分众化、个性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文章从数字技术嵌入并驱动的多元治理、内容偏好、技术接受、网络赋权等维度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动力机制,探讨数字化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提升的动力因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的实现,需进行供给侧的系统性数字化转型,遵循数据要素参与治理、农村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平台赋能协同供给、增强保障机制运转韧性的路径指向,进而推动农村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国家公共文化云为例,调研老年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信任现状,挖掘信任因素对老年用户使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影响,构建老年用户使用文化云的信任因素模型。从声誉信任、供给信任、信任交换三方面,提出扩大文化云的声誉影响、完善供需关系匹配机制、加强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等针对性建议,搭建老年用户与文化云的信任桥梁,促进老年用户使用文化云,为解决“银色数字鸿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公共文化服务一直以来都由政府大包大揽,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政府供给机制的弊端。随着我国政府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必要借鉴公共治理的相关理论,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政府、市场和社会“多中心”协同共治的发展思路,通过建立“多中心”治理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构建“多中心”治理的决策和监督机制、完善“多中心”的供给体系等措施,创新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8.
“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现代治理新路径。文章探讨在大文化视野下,公共文化设施的新型样态及其评价标准,提出公共文化设施质效测算模型,从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服务供给能力、有效资源保障能力、有效吸引能力和公众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测算,以期以统一的、简单的、少人工的指标进行实时动态数据分析,全面展现大文化视野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和实际质效,从而以科学决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可持续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公共文化云是地区文化数字化水平和特征的集中体现。以公共文化云为抓手,加快推进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和资源整合,逐渐成为区域文化建设的新趋势。以长三角四地公共文化云为研究对象,梳理长三角地区文化云建设历程和组织架构,将云服务拆解为关键服务、数字资源、文化场馆、平台用户四要素进行深入解析,并从服务、资源、场馆和用户4个方面提炼长三角地区文化云服务的不足和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锰  陈雅 《图书馆》2018,(12):67-73
"治理"为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提供新思路。文章梳理国内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以及文化治理主题的文献,总结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并指出其中的不足。文章认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治理"融合,在适应外部情境的变化、实现多主体协调、促进社会驱动与公众驱动共同发展、理顺服务的多元驱动模式与激励机制的逻辑关系、应用新的实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拓展和深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1.
耿达  饶蕊 《图书馆》2021,(2):1-7
随着文旅融合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与发展模式也需要进一步拓展与创新。文章以云南丽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空间重构提升城市文化消费结构与质量为案例,指出在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把民众“需要的”和“想要的”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构建具有地方感与体验性的文化场景,以促进文化消费来连接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旅游产业。文章认为具体重构路径在于打造文化综合体、深挖地方性知识、强化整体性治理,另外还要为未来大文化体系预留可操作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论文通过对公益性数字文化、公共数字文化两个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比较分析,指出以跨系统合作、机构间协作为主要内容的异构整合,是构建公共领域具有广泛意义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所在,而与数字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相关的制度安排,对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引入文化治理的进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实践和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已经历了合作共建阶段、资源共享阶段和知识共享阶段。进入21世纪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研究受到特别重视。国外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广泛,主要涉及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整合方式、整合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研究特点主要有: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日益受到重视,注重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管理,关注新兴技术在资源整合中的应用,元数据标准成为研究新热点。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我国应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中的合作机制、元数据标准、新技术应用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强研究。图1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澳大利亚数字包容指数(ADII)的介绍分析,结合国内外公共图书馆促进数字包容实践的现状,论文探讨了ADII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促进少数民族数字包容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在面向少数民族提供数字资源及服务的实践过程中提供借鉴和参考。ADII认为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获取数字资源及服务的机会、能力和意愿相对匮乏是其数字包容指数偏低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公共图书馆促进少数民族数字包容的关键在于确保其族群认同和文化传承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图书馆数字资源及服务的易用性、能效性和保护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文化遗产日益普遍化,其资源建设、技术赋能、服务供给等亟需通过协同治理实现提质增效。[方法/过程]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论述数字文化遗产协同治理提出的合理性;其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论文、政策等文本中析出文化遗产治理中的协同要素,结合数字文化遗产特性构建其协同治理的逻辑框架;最后,借助案例分析法,选取 Europeana项目进行映射分析,验证上述逻辑框架并探讨其实现路径。[结果/结论]数字文化遗产协同治理的逻辑框架主要由主体协同、资源协同、服务协同与技术协同构成,并在实践中有所验证。其实现路径包括:缔造多主体合作网络、创设统一化标准方案、打造各色多元资源服务、提供可操作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服务旨在更好地实现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和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其网络化治理是保障服务供给、形成制度规范、优化运作程序、实现技术应用的迫切要求,必须明确政府机构、企业单位、第三部门与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各自的功能定位,建立集信任、协调、互动、整合于一体的实现机制,遵循确定目标一致的战略方案、打造信息共享的管理平台、提升政府部门的治理能力、完善高效运转的监管体系等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选取粤港澳大湾区九市两特区12个省市(特区)级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查法从共享机制、共享平台、数字资源建设、推广服务等方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完善共享合作交流机制,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统一平台规范与标准,促进共享平台的多途径多维度无差别服务;加强整合和共享,打造岭南公共数字文化品牌;培养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使用习惯,增强用户黏度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面对“四区叠加”的独特市情和公共文化建设“五大结构性”矛盾,安康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其制度设计根据扶贫攻坚新形势、文化建设新任务、社会治理新问题,按照坚持法治思维、问题导向,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新民风建设引领、制度创新驱动的原则,充分聚焦乡村文化建设,形成以乡村文化建设“三改革”“三培育”“六结合”为主要内容,以全面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制度设计思想。其中,乡村文化建设“三改革”,旨在通过乡村文化建设观念变革、治理结构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乡村文化回归其发展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关注乡村阅读服务协同治理,提高协同治理水平,进而提高乡村层面的基层阅读服务效能.[方法/过程]在湖北省范围内面向乡村居民和阅读服务提供者开展问卷调查,并基于K.Emerson和T.Nabatchi提出的协同治理整合框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乡村层面基层阅读服务协同治理的现状、存在问题.[结果/结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