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事档案是记录个人成长经历、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的重要载体,是组织人事都门、用人单位及相关单位考察和了解个人的依据.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重要凭证。通常,人事档案主要内容有:履历材料;自传;鉴定、考核、考察材料;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政治历史审查材料;党团材料;  相似文献   

2.
《兰台世界》2014,(S5):43-45
<正>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收存员工的履历、自传、鉴定、政治历史、入党入团、奖励、处分、任免、工资等方面的有关文件材料,因此,它能记录员工个人成长、思想发展的历史,能展现员工家庭情况、专业情况、个人自然情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总之,人事档案是员工个人信  相似文献   

3.
人事档案作为一定程度上计划经济下的产物,是单位人员个人情况的历史真实记录和客观反应。它包括当事人履历材料、自传材料、组织鉴定、考察材料、考核情况;学历、学位、培训和专业技术职务情况的材料;同时也包括政审材料、职务任免、加入党内组织的材料;奖励材料,违犯党纪、政纪、国法等材料,工资级别调整情况等,它能充分反映出个人经历、思想面貌、业务能力、工作状况及受奖励处罚等方面的原始记录,  相似文献   

4.
吕国英 《山西档案》2005,(Z1):40-41
一、人事档案特点及其规范管理人事档案作为一定程度上计划经济下的产物,是单位人员个人情况的历史真实记录和客观反应。它包括当事人履历材料、自传材料、组织鉴定、考察材料、考核情况;学历、学位、培训和专业技术职务情况的材料;同时也包括政审材料、职务任免、加入党内组织的材料;奖励材料,违犯党纪、政纪、国法等材料,工资级别调整情况等,它能充分反映出个人经历、思想面貌、业务能力、工作状况及受奖励处罚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涉及当事人的行为轨迹和各个方面,记载着当事人所处  相似文献   

5.
缪晓梅 《兰台世界》2005,(11):29-29
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人事档案内容的分类,一卷完整的人事档案包括履历材料,自传材料,鉴定、考察、考核材料,学历、学位、学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的材料,政审材料,党团材料,奖励材料,干部违犯党纪、政纪、国法等处分材料,干部任免、录用、聘用、辞退和职务工资变动、出国材料及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材料等十大类,它是个人经历和社会实践的记录,是干部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工作情况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关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 《档案管理》2007,(5):79-79
1 干部人事档案应完整、真实 一份符合要求的干部人事档案,应该具备真实性和完整性.它的内容构成可划分为十类,分别为:履历,自传材料,鉴定、考核、考察材料,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休、退职材料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人事档案管理起步尚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当前人事档案管理日趋复杂,需要先进的理论加以指导。因此,本文就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深入分析了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特点,并结合实践,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一、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一)全面性。人事档案包括员工的履历、考核材料、入党入团、奖励、处分、任免、工资、职称评审、继续  相似文献   

8.
正通常来说,一个企业的人事档案都是在企业长期发展以来的日常人事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般记载着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个人经历、家庭状况与社会关系等,是对员工个体思想道德、工作能力与职务变动的有效评价与鉴定,详细记录着员工的所有信息资料,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企业员工的个人经历与综合素质。一般来说,人事档案主要包括了学历证明与技术职务材料、关于政治历史情况审查材料与参加相关党派的证明材料以及相关处分与奖励证明材料等。对于一  相似文献   

9.
人事档案管理的材料,主要源于各类履历登记表、自传、各类考核鉴定、学历、学位登记表、晋升、证明材料以及工资表等原始材料和凭证.  相似文献   

10.
郭萍  曹蓉 《兰台世界》2020,(1):95-97
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是个人履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中,对国内学习和工作经历应归档的材料已有较为详细的制度与规范,能较全面地反映在国内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但未对国外访学和工作经历应归档材料作出明确规定,导致有海外经历人员的人事档案不能全面反映其个人经历和能力。通过对人事档案中缺失海外履历材料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人事档案中国外履历材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公共借阅权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国内外公共借阅权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法律关系进行了法理学讨论,建议将“公共借阅权”制度纳入到我国《著作权法》中,建立补偿金管理机构,确定分配标准并由政府来承担支付义务。  相似文献   

12.
论知情权与表达权——兼论中国新一轮新闻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保障公民"四权"的实现.其中,知情权与表达权和大众传媒密切相关.本文认为,"四权"的提出拉开了中国新一轮新闻改革的序幕,也基本上为中国新闻改革奠定了基调.新一轮新闻改革就要从维护公民的"四权"入手,从体制上建立一系列保障,确保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公民能够通过公开的渠道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能够通过公开的渠道,公正地表达他们的意见,虽然在此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3.
公民获取政府电子文件信息权利是今天电子文件时代公民所享有的重要的私权利,但这一权利要得到保障却存有不少的阻碍因素,其中制度的缺失,政府理性经济人本性及保密文化是阻碍公民这一重要私权利得以保障的最主要的三因素.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这一权利未能上升为法定权利,救济制度、监督制度的缺失使得这一权利很难成为现实权利,而政府理性经...  相似文献   

14.
档案开放与利用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及平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化档案信息利用的开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障,所以进入新的世纪,有必要从政策上、法律上明确国家档案信息传播的模式,明确有关档案信息传播中的经济利益和知识产权的规定,特别重要的是要修正并完善我国现有的档案利用工作法规体系,为我国档案信息传播利用工作提供必要的法规保障,形成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良好社会环境。在这些法律规定中,档案开放与利用中的民众知情权与档案所涉及的隐私权越来越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对关系是我们档案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对档案开放利用中的知情权和隐私权进行探…  相似文献   

15.
论文主要从法哲学与经济学的视角论述公共借阅权权利形态的合理性,首先对公共借阅权的概念进行阐释,然后分别从法哲学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财产劳动论和财产人格论以及公共产品理论论证了公共借阅权权利形态的合理性.经过论证,论文提出,公共借阅权的权利形态本身具有合理性,我们需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公共借阅权这一新生事物,避免一味地盲目肯定或否定。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息公开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情权和隐私权是相对立的法学范畴,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矛盾既可以体现在平等主体之间,也可以体现在不平等主体之间。协调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应该遵循政治与公共利益原则、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原则、自由流通和合理限制原则、可克减性原则以及主体参与和磋商等原则。  相似文献   

17.
An awareness of relevant contemporary legal thought in the area of privacy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day in light of what appears to be an increasing hostility to the notlon of individual privacy. The following bibliography considers privacy in terms of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and should prove useful to scholars, practitioners, and those seeking to gain more knowledge about this very important and complicated area of law.  相似文献   

18.
信息获取权利:政府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所确立的信息权利可以派生出信息获取权利,这是一种新的信息权利。信息获取权利是各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基础。有两种不同的信息权利:信息生产者或拥有者的信息权利和信息使用者的信息权利,信息公开立法主要依据第二种。保障公民信息获取权利是公共图书馆制度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对图书馆作品使用受限的分析,提出图书馆作品使用权这一概念,阐述了图书馆作品使用权的内涵及表现,并对图书馆作品使用权提出的合理性进行证明,认为图书馆作品使用权可打破版权对图书馆服务的限制,具有保障读者受教育权、实现信息公平与利益平衡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保护读者权利与图书馆事业和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潘德利  王灏 《图书馆论坛》2005,25(5):38-40,61
概述保护读者权利的起源和涵义,指出中国图书馆界在保护读者信息、隐私等多种权利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透视问题的负面,提倡读者权利平等,消除信息歧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