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远程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也是远程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实践中,特别要注意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导向,构建体现终身学习理念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机制,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大背景下,运用远程教育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升农民素质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通过回顾中国农民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其他国家开展农民远程培育的经验,以及在分析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远程培育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四点建议:发挥政府的引领带头作用、利用高等院校的智力资源、科学地遴选培育对象、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以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优势,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远程培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已全面确立。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及其全国体系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专门机构,具有联合办学及领导机制的横向组织优势,自上而下全国体系的纵向组织优势,信息化手段应用和融合发展的网络化组织优势。目前,农广校以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础平台、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一主多元"体系和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为3条工作主线,并针对农民教育培训的组织问题,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统筹领导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苹果型"组织服务方式,推进专门机构、相关资源和市场主体3种力量结盟,共同培育和服务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4.
远程教育视野下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研究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枫 《成人教育》2016,(10):42-45
浙江省提出了建设“两富浙江”的奋斗目标,赋予了新型职业农民新的内涵.为了研究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素质和学习需求,对省内150名职业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根据浙江新型职业农民学习需求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通过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实施方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等措施,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远程教育模式,为“三农”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互联网+"成为当前"新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将"互联网+"创新技术运用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探索新生代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拓宽农民对"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思想认识,运用"互联网+"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深入融合扶农助农,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远程教育"三大平台"体系,建立职业农民的注册登记制度,培育从事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使其成为一支善经营、会管理、能操作的新型农民队伍,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劳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6.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中央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巩固脱贫成果、进行相对贫困治理的有力手段.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提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水平、激发贫困人口内在脱贫潜能.文章基于行为学理论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方法验证了农民个人因素和职业教育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参训农民对职业教育因素的满意度及现实需求.建议从培训对象选拔与认证、教学管理与服务、课程建设与实施几方面提升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大局的关键之举,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上存在的困境,直接制约了其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效能发挥.面对困境,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应致力于实现技能提升与文化重塑的有机融合,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区本课程"实践优势,主动构建大类专业集群,提升涉农技能多元融合的方式彰显自身的价值担当,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动学习为特点的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越来越被社会各界认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要加强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强化设计和开发,组织和实施社会责任和公益意识教育,这有利于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9.
农业职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重要的价值,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体现。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基本特点和内涵的辨析,对其能力特征进行探讨,从而确定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质。同时,通过相关文献和数据,揭示了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现状,对其心理特征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理论上看,农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具有天然的比较优势和突出价值。为此,农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应该在五个方面做足功夫,从而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国外远程教育应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价值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远程教育既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借鉴国外优秀发展经验,发挥我国远程教育优势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远程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和重要使命。文章在探讨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可行性后,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从转变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增加经费投入、扩展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等方面,为完善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新型职业农民是具有"新"观念、"新"素质、"新"能力的职业农民,通过深入解析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征,指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新要求和新内涵.基于新型职业农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出现的培育目标不够健全、培育内容不够具体、培育方式不够多样、培育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准确定位,科学制定培育目标;因地制宜,科学设置培育内容;精准施策,健全完善培育机制;多措并举,积极创新培育方式等措施,不断强化新型职业农民核心素养的培育,构建长效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我国社会历史变革中的特殊群体,对其研究应置于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个体生命历程脉络之中。生命历程作为一种理论和研究范式,有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得出适切的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其发展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个体能动性是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影响着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选择与发展;机会的把握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相关群体的支持也是促使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将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种终身事业,切实解决农业后继有人,确保农村持续发展,至少还应在如下方面作出努力: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力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机制,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共同体,吸引高能人才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相似文献   

13.
精准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既可以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基础,又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阳江市是农业大市,为全面了解阳江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基于调查研究法,在阐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基础上,分析了阳江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着培育组织体系不健全、培育资源分散、培育目标不明确、培育内容不实等困境.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了阳江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明确培育对象和内容,确定培育任务,创新培训手段,提升培育能力,健全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14.
利用远程教育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远程教育环境下河北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问题,提出目前河北省远程教育由于网络体系不够健全、机构规模及办学水平不足、学思路僵化和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等问题,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认为它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需求”并作为最高层次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高层次人才的内在需要,是高学历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农民”由身份向职业转变的重要手段。说明了当前农业硕士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有利条件,即“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的正式定名,农业高校与科研院所不断深入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城乡发展一体化不断推进,都使得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条件日趋成熟。指出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利于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有利于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得到更多经费支持。建议根据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制情况,分类开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多重视阈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在新型职业农民生成主体、培育途径及培育环境等多重视阈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农民群体综合素质之限、培育理念之滞、生成主体认知偏差以及农业补贴、农业保险和土地制度不完善等多重困境。可以通过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营造新型职业农民良好培育环境等途径破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困境,实现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人才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还是美丽乡村建设,都需要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必要的培育,使他们转变落后观念,开阔思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然而当前我国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还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培训机制,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效。对此,文章在分析当前农民群众的主要特征、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明确培育对象,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针对性;明确培育主体,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多元化;明确培育目标,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工程的有效性;突出问题导向,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建设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培育工作面对发展机遇,同时也需直面现实问题,以期在日后的推进中取得更大突破.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工作是重要一环.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是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民职业成长的需要.目前我国政府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尚不完备,相关培育制度不够完善,信息渠道不够畅通,培训的供给与需求不够匹配、培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保障机制、优化政策保障体系以及健全财政保障机制,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事业得到更好的推进.  相似文献   

19.
在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的近十年中,规模式的发展趋势异常凸显.规模导向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存在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选拔的随意性、刻板化以及存在替代行为;模式运行存在以一次性短期培训、非学历教育、线下培育为主的偏失;评价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为了制约以上失范现象,应在需求导向下从选拔标准、年龄界限、女性群体等方面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选拔,从调整短期培训与系统培育的地位、探索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融合、实现线下培育与线上培育的互补等方面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运行,并且从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加大资金评价举措、重视评价结果信息反馈等方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评价机制,以此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由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20.
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提升农民信息素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平台。利用农村远程教育提升农民文化素养,为提升其信息素养奠定基础;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大力宣传涉农信息对农业增产增收的益处,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低价信息设备和低资费标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民提供切合他们实际需求的信息服务,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