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地学习.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将教师的“教学主体”转变成“教学引导”是新时期教师角色转变及定位的重要举措.只有正确定位才能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推进教学改革建设.本文分析了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扮演的角色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从而得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主”转“导”的必要性,并就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准确定位提出了些许建议,希望能为教师的自我教学质量完善提供借鉴,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要在师范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必须在教育观念上先行创新,把教学主体定位在学生身上,启动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在功能;在教师角色上调整角度,把教学侧重点定位在引导上,使学生自身能力不断提高。为此,我在中师语文教学中尝试了教师角色的‘五个转变”,以全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和媒体观,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以教学《寓言三则》为例.谈谈我在阅读教学中是怎样进行教师角色转化的。 一、变“传授者”为“导学者”,启发学生积极自觉 教师角色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讲解…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原来的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参与者、协作者、引导者,“平等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当好“引导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本文试从备课的预先教学设计和学生心理激励方面做一浅谈。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育角色转变,教师应该扮演的是“引导者”,学生才是舞台的主角;而学生则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这才能成功演好课堂舞台剧。那么,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扮演好“引导者”这个角色呢?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技能、增强自信;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散思维、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6.
雷江华 《中学教育》2002,(1):39-39,38
长期以来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识往往定位于“教育者”单一角色上。甚至有的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片面地定位在“教书匠”上 ,无形中忽视了育人。其实 ,要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教师除了应切实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责任外 ,还必须对自己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要有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在教育中的角色的认识与定  相似文献   

7.
论英语角色扮演教学中的师生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角色扮演教学有别于传统的外语教学,它改变和转移了教学关系的轴心,也改变了师生角色关系。由于受传统的教师主导教学模式及其相应的师生角色关系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英语角色扮演教学中都难以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大量存在教师“主导性”强,而学生“主体性”不足的问题。因而准确定位师生角色,才能使角色扮演更好地为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理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应该如何重新定位?笔者通过自己教学中的不断实践和体验,从一个侧面——角色换位,总结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新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教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教师本身要转变角色。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尊重每一个儿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传统的音乐课上,教师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得到落实,曾一味地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讲解乐理知识。上欣赏课,往往先由教师介绍曲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朱红戈 《教书育人》2002,(24):36-37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师的角色就已定位在知识的传授者上,教师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一种———接受式学习,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主性,也助长了教师的惰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也限制了教师自身的发展。而今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去调整自己的角色,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形势下教师将如何改变角色,去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呢?一、做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撑起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应该由“教”转到“导”的角色,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独立探索、质疑问题、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12.
在开展远程教学的学校中,教师“一言堂”,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依然存在;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让教师牵着鼻子走,无法全身心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情况依然大量存在。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思想的根本转变。从建构主义角度探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课程中的应用。可促使远程教学教师对自身角色重新定位,使自己从单纯的“教”者转变为“导”者。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监督者。只有树立了正确稳固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效调整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对学生正确行为习惯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应用后。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肯定和欢迎。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是以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人力资源为目标,而传统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教学模式已受到极大冲击。教学如何开展,教师角色如何定位等问题已成为众多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研究视点。  相似文献   

14.
陈旭东 《现代语文》2005,(9):124-126
教学课堂就像是一个舞台,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应首先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带动学生,提高整台戏的质量.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却往往导演、主角集于一身,学生被挤为被动的"配角",很难"出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定位角色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对语文教师应如何定位角色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角色,从“前台”向“后台”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首先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天地。教学不是为了控制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师首先应当准确定位,从讲台走向学生,以退求进,以学论教,以教定教。将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  相似文献   

16.
职业伦理课程该如何教的问题可以细化为几个子问题: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该目标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采用何种教学工具?如何给学生定位?如何界定教师的角色?由于职业伦理教育关乎学生的精神养成和品格塑造,单纯的知识传授方法无法发挥作用,而案例教学在呵护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推动其熟悉了解行业、职业等背景信息,容纳开放性讨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职业伦理教育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一、教师角色 ,从“前台”向“后台”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首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而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天地。教学不是为了控制学生 ,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因此 ,教师首先应当准确定位 ,从讲台走向学生 ,以退求进 ,以学论教 ,以学定教。将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要求我们重新反思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进行教学?在新课程的视角下,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但是不管教师角色如何变化,教育教学对每一位教师素质的有些要求是永恒不变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师专业化运动的蓬勃兴起,教师的角色转换已是大势所趋。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等教育新理念的感召下,教师角色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那么,新时期语文教师该如何完成角色转换、实现教学方法的突破和创新呢?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只有相互理解,达到思维上的“共鸣”,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和谐地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如何使教学中的师生达到思维上的“共鸣”呢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教师扮演着“教”的角色,成为学生的领路人;另一方面,教师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为前提,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扮演着“学生”的角色,和学生一道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探求者。在课堂上,教师应将这两种角色集于一身,还要能灵活转换,进出自由,这就是我文中所要讲的“心理换位”。 想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