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在矿山、水利、变通等部门都涉及到大量的边坡问题,因此应对边坡适当的治理,把边坡失稳造成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
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在矿山、水利、交通等部门都涉及到大量的边坡问题,因此应对边坡适当的治理,把边坡失稳造成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3.
在山区公路的众多地质灾害中,滑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边坡失稳灾害,它不仅阻碍了国家交通事业的发展,也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滑坡在产生的条件、运动的机理以及作用的因素方面很是复杂、多样、多变,而且需要大笔的治理费用,因此它作为一种典型的地质灾害,成为了世界各国研究的主要地质和工程问题之一。本文对山区公路扩建的失稳问题尤其是滑坡灾害以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工况下的边坡形式提出了可行的治理对策,为山区公路扩建中的滑坡灾害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土陷穴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容易发生斜坡变形失稳、隧道坍塌等地质灾害。本文根据大量的现场调查资料和室内试验,分析研究了黄土陷穴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及对公路工程的危害,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地质依据。研究表明:黄土陷穴产生的条件要有松散的、以粉粒占主要成分的新黄土,比较集中的地表积水,适宜的地形条件;黄土陷穴一般分布在塬边、高阶地斜坡及坡顶边缘不远的范围之内,深切沟谷两侧及沟头平缓坡地,处于下切阶段的沟谷,在沟底也可能产生陷穴,缓坡突然变化为陡坡的地带也较易发生陷穴;陷穴的治理应以开挖分层回填夯实为主,必要时采取注浆措施。  相似文献   

5.
路彦青 《科技风》2013,(16):144
在降雨条件下,对公路路基边坡的失稳规律做一个深入研究以及从定量化的分析模型中对公路路基的坍塌以及公路路基的滑坡灾害有效预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深入分析在降雨条件下公路路基渗流特性以及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大型堆积体由于其物质组成、地下水位的及地应力、边界条件的不均一性等因素的多变性,决定了该类斜坡的失稳模式、滑移形式、滑面形成特征等方面的复杂性,特别是其失稳形式一般不是整体性的发生下滑,而是通常在斜坡最薄弱的部位、下滑力最集中的部位、抗滑阻力最小的部位先形成剪出口,从而产生局部滑移,而后在下滑力和惯性力作用下形成斜坡的整体性下滑,这是大型堆积体失稳的特殊规律.水坝左岸堆积体可能的破坏形式为前缘破坏后引起堆积体沿底层滑裂面发生逐层逐级式牵动破坏.以及各剖面自动搜索的堆积体的最危险面都是从堆积体表层中间部位开始,向下延伸,通过前缘的粉细砂层剪出的典型的圆弧式滑动.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扁大路某失稳挡墙路基加固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填半挖路基由于前期勘查资料有所欠缺,再加上施工过程中,对特殊地质情况未做相应处理或未严格按规范施工,在水作用下,往往造成挡墙变形失稳,进而造成公路变形失效。本文就某失稳挡墙路基加固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铜鼓县城郊林场滑坡是一个较典型的堆积体滑坡,滑坡位于陡坡上,公路切坡破坏了自然斜坡结构与力学平衡,在暴雨作用下诱发。滑坡前后缘变形活动特征明显,造成多栋房屋受损,且危及到下游县城安全,引起了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成为全省少有的几个专业监测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滑坡变形特征和形成机理,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滑坡治理和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9.
浅析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公路建设、水库及水电站建设、矿业活动等工程建设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边坡失稳,引起各种规模的滑坡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产财产带了巨大的损失.我们通过实例分析总结了滑坡产生的原因及滑坡的识别方法,指出为把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应首先分析清楚发生滑坡灾害的原因,从而采取有力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有岩土体变形灾害、地下水位改变引起的灾害和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等三大类型,对这些类型及其亚类型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对于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有岩土体变形灾害、地下水位改变引起的灾害和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等三大类型,对这些类型及其亚类型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对于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泥石流是我国西藏自治区常见的山区地质灾害,严重影响水利、交通、市政等工程建设。文章依据泥石流场区基本地质条件和现场调查资料,从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体三方面分析了西藏嘎握玛沟右岸坡面型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形成原因,并对该泥石流发展趋势作出预判,得到两方面的结论与认识:(1)西藏嘎握玛沟右岸坡面型泥石流形成区由斜坡顺倾互层状砂质板岩倾倒变形演化而来,为坡面型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必需的固体物源;流通区以侧向侵蚀和切侵蚀为主,靠近形成区处以侧向侵蚀为主,接近堆积区处以下切侵蚀为主;(2)西藏嘎握玛沟右岸坡面型泥石流发育成因主要归咎于斜坡坡度约55°、场区强降雨、形成区残留崩坡积体和倾倒变形破碎岩体。据目前嘎握玛沟坡面型泥石流发育特征预判,该坡面型泥石流沟发育小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产生中等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不存在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文章研究思路与成果对青藏高原地区泥石流灾害防治和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西南山区,公路及隧道的建设需要,在工程修建时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或扰动原来较为稳定的岩体或土体而形成新的不稳定的人工边坡,这种人工边坡主要分为两种:路堤和路堑,路堑边坡是公路最为普遍的线路地貌之一。由于影响边坡因素的复杂性,边坡失稳事故依然不断发生。边坡失稳破坏产生的崩塌、滑坡、滑动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公路冻胀,分析冻胀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此类公路灾害的处治及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段国远 《今日科苑》2007,(12):83-83
公路挡土墙是用来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一种构造物。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可用以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路基,并经常用  相似文献   

16.
对易失稳黄土边坡进行数值模拟时,考虑引起滑坡的因素就不得不考虑降雨的影响,地表降水会侵蚀黄土边坡,入渗严重,并且黄土吸水后,强度显著降低,以白塔山地区边坡为例,进行降雨状态下边坡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降雨后边坡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显著增大,变形区域增加,边坡失稳,逐渐发展成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17.
与寻常滑坡体比较,古滑坡稳定性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山区开发建设中,极易因人为工程活动而激发复活,形成灾害。以甘孜州丹巴县章谷镇五里牌新区后山古滑坡为例,研究其成因及复活机制。通过区域地质调查、现场监测、工程地质勘探,分析古滑坡复活机制,结合室内外的物理力学试验,用反演法确定滑带土物理力学参数。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计算古滑坡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开挖是古滑坡复活的根本原因,而强降雨是滑坡体变形破坏的主要诱发因素;滑坡体目前处于蠕动变形向滑动变形过渡阶段,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但在暴雨、地震等因素下,滑坡可能加速滑动,整体失稳;其变形破坏模式为推移式。  相似文献   

18.
刘建 《内江科技》2014,(5):85-86
<正>蠡县斜坡位于冀中坳陷中饶阳凹陷的西部,是一个古近系构造-沉积型的斜坡,在蠡县斜坡的南部和北部,构造活动不同,烃源岩的供给程度也不同,因此斜坡类型以及沉积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本文主要介绍了蠡县斜坡不同的构造样式及其成藏的的主控因素。蠡县斜坡属平台型斜坡,大多数的构造样式都是小区块的反向翘倾断块和顺向翘倾。蠡县斜坡油藏主要分布在斜坡北部,蠡县斜坡北部油气藏分布有以下三个特点:①斜坡内带和中带发育有隐蔽油藏主,大多数都形成了构造-岩性复合油藏和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公路开挖过程中的边坡破坏失稳问题,提出不同土质和开挖方法采用不同的稳定计算,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滑坡推力计算,分析开挖不采取支护和开挖并采用抗滑桩支护两种工况下的剩余下滑力,得出抗滑桩有效地阻止了边坡变形破坏,并达到最终稳定,表明公路边坡开挖过程中抗滑桩支护的强大效果。  相似文献   

20.
宁波地区的高等级公路超过70%均建于软土地基之上,路桥沉降差异及地层分布不均引起的路基失稳是公路软基处理中的重要问题。粉喷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