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2000年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除了教科书外,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还编写了配套的《语文读本》。这厚厚的六大本《语文读本》,从量上讲是教科书的双倍,从质上看篇篇都文质兼美。假如高中三年既能学好教科书,又能阅读这六大本《语文读本》,对充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读写听说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增进文学素养,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2.
何波 《成才之路》2009,(9):88-89
语文新教材编写了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学生用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否充分利用《语文读本》?能否充分意识到利用《语文读本》的重要性?运用《语文读本》的好坏恰恰是测度一个教师是否已经转变语文教学观念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3.
梁炯 《阅读与鉴赏》2011,(11):10-11
当前高中语文老师面对的一个尴尬问题就是厚厚的语文读本不受学生重视。《语文读本》是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的,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语文读本》,引导学生挖掘出语文读本的利用价值,才有利于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语文读本》的概况,这套《语文读本》是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补充读本》,不仅能帮助他们学好语文教科书,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他们爱上阅读,享受阅读的愉悦。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先认真研读这一读本,再和学生携起手来一起读,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语文读本》的教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新教材较以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手中多了一本《语文读本》。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 ,这套《语文读本》与教科书配套使用 ,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而实际情况怎么样呢 ?据我的了解 ,很多老师并没有对《语文读本》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平时的教学中既没有制定教学计划 ,也没有有序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学生也没有按照《大纲》的要求完成全册的阅读量。面对这种情况 ,本人想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一、《语文读本》是对教科书的必要补充学习语文 ,首要的是在课内学习教科书。但课时有限 ,课文数…  相似文献   

7.
语文读本是语文学科不断改革的结果.它的出现,改变了以前只有一本教科书的局面,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语文读本篇幅太多,给教学带来了许多困扰.笔者就自己近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使用读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语文教育界的老前辈、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自40年代起,在致力语言研究的同时,倾注大量心力于语文教育工作。他编撰过我国现代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语文教材——《开明新编〈高级国文读本〉》和《开明文言读本》;审订过建国后多种中学语文教科书,包括《汉语》、《文学》分科教材;60年代初起,陆续发表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语文教学论著;粉碎“四人帮”后,首先大声疾呼要改变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状况,倡导语文教育改革,并出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首任会长,带领广大语文教师投身于语文教  相似文献   

9.
2000年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除了教科书外,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还编写了配套的《语文读本》。这厚厚的六大本《语文读本》,从量上讲是教科书的双倍,从质上看篇篇都文质兼美。假如高中三年既能学好教科书,又能阅读这六大本《语文读本》,对充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读写听说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增进文学素养,大有益处。经过调查,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情况是“想法是好的,做起来是难的”。究其原因,一是时间紧。语文课时少,一般一周6节课,还要去掉两节作文课,真正学教材的只有4节课,最多学两篇讲读课,这中间还要穿插各种测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忽视语文读本阅读的客观现实,明确主张语文读本要"真"读。因为,语文读本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有丰厚的作文养料,有丰实的写作范例,有丰沛的高考资源。文章将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的相关专题或课文与江苏8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深刻阐述了真正读好语文读本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读本》是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读本。目的是让学生加强课外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知识 ,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文、培养语文能力。《语文读本》上的篇目无论是延伸性的内容 ,还是鉴赏性、知识性的内容 ,都是上好的篇目。它们或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或有助于增进学生的文学素养 ,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可读性很强。可是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由于应试的压力 ,对于《语文读本》的处理是或被束之高阁 ,或与教科书脱节的学生课外自读 ,或把文言部分像教科书一样讲、训 ,而把现代文部分…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读本》旨在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增加积累。与教科书一样,两者的目的都是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提高语文能力。对《语文读本》,一般要求略读,并能运用从精读教科书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独立阅读。但是,一旦“独立阅读”,面对很重的各科课业负担,面对每学期35万字的阅读量,学生便会流于形式,甚至放弃阅读。这显然有违《语文读本》编写的初衷。从另一个角度讲,随着课时计划的调整,靠极为有限的课上时间处理《语文读本》中的所有文章,显然又不现实。这两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相当数量的师生对新教材的使用无所适从。笔者在处理教科书和《读本》的关系上,尝试过如下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今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人们对于语文教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将已发行的语文教科书与相对应的语文读本进行了修订,在高中语文教材得以完善突破的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提供了一大助力。高中语文读本是高中教辅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辅上一个崭新的突破,对开拓学生视野,改革教育方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对文言文的教学方式更能突破传统死记硬背的模式,着重于"读懂"、"读会",充分体现了高中语文读本的强大功用。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183;语文》(2003版)第一册第四单元选有鲁迅的《〈呐喊〉自序》一文,课后给出了鲁迅的《自嘲》诗。而随课本配发的《语文读本》第四课也编选了此诗。我在向学生讲解“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时,多年前的一个疑问又跳了出束。《语文读本》对“孺子牛”一词的解释是:”据《左传》记载,齐景公经常自己装做牛,”口里古着绳子,让儿子骑着玩。孩子跌倒,扯掉了他的牙齿。孺子原指孩子。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语文读本》似乎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教材编写者用心良苦地编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用心良苦地选了,《语文读本》也最终被装进了学生的书包。但事与愿违的是,教学实践中,《语文读本》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语文读本》自打进入学生的书包后,就很少有被掏出来的机会。也正是由于此,我们才编发了这组稿件,以期引起社会各方面对《语文读本》的重视,使《语文读本》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习语文,首要的是在课内学习教科书。但课时有限,课文数量不能多,只凭一套教科书培养语文能力,显然是难以奏效的。因此,还必须加强课外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积累。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据此,人教社同时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和读本,而且规定读本须与教科书配套使用,且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7.
新教材的编纂是一项大工程,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笔者不揣浅陋,想谈谈新教材中的几个问题。一、同一套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的解说未能做到通盘考虑,统一口径,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造成了一定的干扰。新教材中《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以下简称《课本》)、《全曰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必修)》(以  相似文献   

18.
王星 《江苏教育》2014,(8):41-45
百年荏苒,我们无法确切统计出有多少江苏人曾为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发展作过努力,但从本人所藏900余种清末民国语文教科书中,依然可以发现近现代史上江苏大部分名家名人的痕迹。当然,随着时代变迁,很多清末语文教科书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更有不少教科书编者,虽然能从保留的实物中获知姓名,但生平已然不可考。本文对语文教科书与“苏派”教育的关系作一个粗浅、疏漏的梳理,以此向曾致力于中国近现代语文教科书发展的“苏派”教育先辈致敬。  相似文献   

19.
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读本作为一种带“必修”性质的语文读物,其编选上的整合特征要求与语文教科书配套使用。整合的特征决定了整合策略在读本学习中的可行性。这种策略的具体内容包括三种方法:拓展延伸法、丰富求全法和理论框架法。整合策略的实施必将给读本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百年荏苒,我们无法确切统计出有多少江苏人曾为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发展作过努力,但从本人所藏900余种清末民国语文教科书中,依然可以发现近现代史上江苏大部分名家名人的痕迹。当然,随着时代变迁,很多清末语文教科书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更有不少教科书编者,虽然能从保留的实物中获知姓名,但生平已然不可考。本文对语文教科书与"苏派"教育的关系作一个粗浅、疏漏的梳理,以此向曾致力于中国近现代语文教科书发展的"苏派"教育先辈致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