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学批评有广义、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文学批评 ,涉及到各种文学现象 ,包括文学理论 ,文学思潮 ,文学运动 ,文学风格流派等等 ,而文学理论中 ,又包括有文学创作论 ,文体流变论 ,作家作品论等等。近几年来 ,文论家们大多用文学理论一词取代了广义的文学批评 ,涵盖了广义文学批评的所有内容。狭义的文学批评 ,只是作家作品论 ,也即指对作家、作品的研究、分析、评价。本书名为中国古代狭义文学批评论稿 ,其内容即是探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对中国古代作家作品进行的研究、分析、评价 ,即狭义文学批评。书中所言批评 ,意即若此。文学批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世界双重遗产为依托,充分开掘其文化遗产中丰富而极具特色的文学资源,建设校本课程“武夷文学”,是使世界遗产进入教材和课堂的必要手段,也是促进全面、立体的武夷研究,创建特色品牌学科的需要,同时又是筹建中的武夷学院探索和建设本校特色的一种尝试。无论从宣传、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特殊意义来讲,还是从整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学遗产的一般意义来讲,开掘传统教材中富于地方特色的内容,都是地方性院校课程建设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杨时虽为著名理学家,但在文学领域也有一定成就,对南宋武夷文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同其对理学的贡献密切关联,主要表现在:一、立雪程门树立尊师重道榜样;二、滋兰树蕙培养人才数以千计;三、诗文创作开武夷文学一代宗风。  相似文献   

4.
《程器》论述士人的品德和才能,这是《文心雕龙》注释家共论。这样的释义与本篇所居“批评论”之末的位理难合,也不能确认其“批评论”资格。“程器”实质上是通过纠正时俗对文人的偏见,阐明“文采”广泛作用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成务为用”功能,即整体评价文的意义。只有作这样的延伸意义理解,才能辨明《程器》篇的“批评论”性质。位居全书最后,正是与首篇《原道》起句“文之为德也大矣”相呼应,回环闭合,体现全书“体大虑周”的篇章结构的严密组织。  相似文献   

5.
金泽荣不仅创作了大量反映爱国精神的诗歌与散文,在文学理论方面也建树颇丰。对他的文学范畴论、创作审美论、批评鉴赏论进行研究,可以完善东方文论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6.
“文学终结论”的提出及论争引起了学界的轰动,米勒的“文学终结论”的真实含义指向文学的边缘化和图像文化的胜利,是大众传播时代带来的图像霸权现象。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文学理论对人文主体性和情感性的坚持,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回归。科学的文学理论为研究对象提供了观照尺度和人文尺度,对文学终结的观点进行了反击,阐明了文学理论的永恒性。“日常生活审美化”、人工智能与后人类时代呼唤人的主体性和情感性,彰显了文学理论的时代性对文学终结观点批判的延续。  相似文献   

7.
曹丕系统地提出了“文以气为主”、“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气之清浊有掉”、“文本同而末异”、“审己以度人”的文学主张,本文对这些文学理论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描述研究,将它们化解为“文学观念论”、“文学价值论”、“创作个性论”、“文学体嵌论”、“文学批评论”五个理论命题。并认为曹丕文学理论的诞生,标志着“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到来,它使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迈进了一个新的时期,其历史意义自当不可低估,其现实意义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刘勰《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文学理论著作之一,其丰富的文体论思想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使从高度发达的西方现代文体学视域来审视,仍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文体的“自觉”、对“文”的观念的重视和其所具有的超时代的理论价值等三个方面对《文心雕龙》的文体论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武夷民俗文化影像展示与研究是以摄影为媒介把武夷民俗事项中最有代表性的历史瞬间视觉化清晰地呈现,使受众能从中认识武夷文化的历史沿革、人物事件、社会状况、自然景观,触摸到武夷文化的脉搏,进而引发人们对其深层思考。本文从民俗摄影涉及的民俗事项入手,提出用田野调查作业的方法,通过差异性、纪实性、专题性和观念性等表现形式诠释武夷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10.
<宋书·谢灵运传论>作为文学史论文,体现了自觉的文学史意识,也体现了沈约作为文学史家的主体意识.沈约生活的时代不仅仅是文学独立发展、文学理论批评自觉的时代,而且是文学史意识逐渐走向自觉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中国文论史上,毛泽东的身份首先是一个政治家,其次才是一个文艺理论家。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的文艺批评思想往往立足于政治的视域,在这种视域中,文艺工作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实现革命理想的"文武结合"的斗争方法之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毛泽东的文艺批评思想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对20世纪中国文论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韦斯坦因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的学术资源中,结合比较文学发展实际,理论出比较文学之道。它有着扎实的学术清理、公允的探究分析的学术个性亮色。  相似文献   

13.
以批评建理论——关于当前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一直纠结在一起。文学理论的建设,可以尝试从文学批评入手,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结合起来,从具体的批评中来阐发理论。具体说来,先要弄清楚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之间的联系,然后搞清楚文学批评的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上,寻找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之间的契合点,从这个契合点切入,可以通过文学批评来进行文学理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文学史理论是韦勒克文论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主张写一部既是文学的(“文学”史)又是历史的(文学“史”)书,从“空间”角度厘定文学史研究的对象范围,构成结构、批评和空间三维透视的立体文学史现.这种三维透视的立体文学史观,对当前中国文学史写作探索提供了一块“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15.
加强文学理论实践环节教学,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理论运用到文本解读的批评、鉴赏实践中去,就必须为他们架起一座从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而改革《文学概论》课程内容,增设《文学批评:从理论到实践》课,是一次有益的成功探索:教材选取文坛上影响较大的八种批评理论模式分别讲述,列出"理论发展概述"和"关键词点击"以侧重批评理论的梳理,通过"文学批评运用"和"批评文本解读"引入批评理论的实践运用和具体操作,加之学生课后的批评训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尝试文学批评的兴趣,有益于培养解读文本的能力,也能使他们在批评的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是从西方引进的 ,传统文论只在潜移默化之中起作用。引进是全方位的 ,有气魄的 ,但接受有严格的选择 ,只有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 ,才受到重视。尽管绝大多数文学家都曾涉及文学理论批评 ,但现代文坛却几乎没有专业理论批评家 ,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其原因除受传统影响、不重视文论外 ,主要是太强调文学的实用价值 ,首先是有用 ,从而很难去探讨美 ,去建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每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由于文学场域不断被冲破,既有的文学批评理论面对新近出现的文学式样表现得滞后僵化,不能给予充分有效的阐释。针对这种文学批评阐释不完整或失效的现状,笔者认为,虽然传统的文学批评模式有其不可或缺性及阐释的权威性,但是其对新的文学样式却缺乏深刻有效合理的阐释,一种新的批评模式——张力性的文学批评结构模式有待深刻挖掘,从而对新的文学样式进行有效阐释和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8.
沦陷区文学运动及文学理论批评是中国现代文学及文化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衡量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标准去衡量它。在沦陷区,文学上保持民族血脉、心理上的不屈服、逃避者应该视为一种反抗。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俄罗斯文学是一个光华满天的星系,文学界一群耀眼的明星构成了那个特定时期俄罗斯文学的光辉历史。而文学批评斗士,"文如其人"的别林斯基犹如抢眼的北斗星,以其独具魅力的文学批评,在对民族性的阐发中逐一确定了那群明星在俄国文学史版图上的特定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