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6年美国正式公布出版了“国家科学标准”,这是美国科学教育史上第一个“国家标准”,也被称作美国90年代的第三个国家级科学教育改革方案。在这里,本文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1)“国家标准”的主要特征;(2)“以标准为基础”的教育改革的战略框架;(3)“国家标准”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丁邦平 《教育科学》2006,22(2):16-19
“科学探究”或探究式科学教学是当前国际基础科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话语之一。但是,20世纪60年代提倡的“科学探究”与90年代以来提倡的“科学探究”在价值取向上有重要区别:前者基于归纳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后者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观。尽管美国一些重要的科学教育政策文献中不见“建构主义”一词,但其理论基础无疑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3.
科学教育应给予中学生什么科学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科学素养国际教育运动的兴起国际上对科学素养的研究从 2 0世纪 70年代就开始了 .“科学素养”成了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中心概念 .在美国 ,像历次科学教育改革一样 ,科学教育运动的兴起源于学校科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如学生科学业成绩下降、伴随而来的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经济优势的相对丧失等 .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和教育界的关注 .1982年 10月 ,《纽约时报》发表题为“Sputnik号卫星再现 :科学和数学又有麻烦”的文章 ,便是一个开端 .1983年美国教育优异委员会出版的《国家在危险中》宣称 :美国的教育未能满足国家的需要 ,致使美国…  相似文献   

4.
施瓦布的科学教育思想曾对美国的科学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对其科学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和概括.重点阐述了他的“科学探宛”思想以及科学教师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清末时期至今,小学科学教育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百年的科学教育思想从教科书中得以体现。随着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小学科学教科书也经历了很大变革,从清末的“格致”“理科”到民国时期的“自然”再到如今的“科学”,从科目名称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解我国小学科学教材的变迁对科学教育的发展以及科学教材的编写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而物质科学内容作为小学科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将以物质科学内容中的“磁”为例来分析和探讨小学科学教材中物质科学内容在知识的选取、内容安排、呈现方式和表达方式等各方面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正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发达国家都致力于科学教育理论的创新和科学教育改革。特别是美国联邦教育部和全国性著名教育科学组织在美国大财团的支持下,先后搞了几套雄心勃勃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计划,其中最著名的是由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制订的《美国2061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培养美国的儿童,使他们适应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接近地球时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但是,1991年美国公众的科学知识水平的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一半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科学课程标准,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将“科学探究”作为最核心的理念贯彻始终。而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于2011年7月发布的《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核心概念》一书中,首位关键词已经由“科学探究”修改为“科学实践”,面对这一变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科学探究被拉下神坛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又有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8.
李艳 《早期教育》2008,(12):12-13
一、美国《幼儿科学教育标准》 继20世纪70年代,儿童科学教育改革取得成功之后,1985年6月,美国科学促进会、纽约卡内基公司和梅隆基金会开始实施一项长远性计划——2061计划。计划将注意力集中在公民科学素质的养成方面,而不是集中在比较狭隘的“科学学科”上。目前,这项计划尚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9.
“教育科学”这一概念,既受中国五四时期“科学”观念和教育学多元化趋势的影响,又受“科玄论战”和“教育崩溃”论争的波及,并与国内教育科学化运动的兴衰密切相关。教育科学概念在中国具有独特的形成过程,受美国实验教育学思潮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教育科学”概念。此后欧美各国关于“教育科学”的论争被陆续引介到中国。在此过程中,“教育科学”与“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相剥离,进入教育学分类,并成为大学的系科建制名称。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者对“教育科学”概念的认识对中国现代的教育科学概念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教育学者对“教育科学”的认识深受“唯科学主义”的影响,在认识过程中受欧美多国熏染,“一名多实”的现象影响了中国教育学的分类,同时这些认识特征也反映了教育学在中国成为独立学科的急切呼唤。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进行人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人精神教育理念,突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教育重点,创新人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实现人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的融合,以达到提高学生人素质和科学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一、调研问题背景 二、国际科学教育历史上的“探究” 三、当前主要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探究” 1.美国。(以上内容见第11期)2.法国。1995年,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夏尔帕(Charpak)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引进法国,在实践基础上作进一步发展。1996年9月,法国科学院组织召开了题为“改善学生的培养方式,从幼儿园起进行自然科学教育”的特雷易会议,编写了《动手做——法国小学科学教学实验计划55一书,标志着法国“动手做”计划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李振东  关兴莹 《物理教师》2021,(2):74-77,84
2018年全球第三大教育集团霍顿·米夫林·哈考特出版了美国最新的科学教育教材《科学的维度》.文章以“物质科学”内容为例,从教材内容选择、内容编排、栏目设置3方面归纳教材编写特色.研究发现,该教材内容选择显化了科学观念;教材编排方式聚焦了核心概念;教材栏目体系支撑了“教”与“学”.深入分析美国《科学的维度》编写特色对我国科学教材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一是科学教育内容选择应关注科学观念;二是科学教材的内容表达应密切围绕核心概念;三是科学教材编写应注重教材栏目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美国推行了注重学科知识结构的课程改革运动;80年代以后,美国通过推行STS教育而努力对传统科学课程进行重建;2000年以来,美国为保持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地位,开始推行STEM教育。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当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实现了政策、理念和行动的有机整合,通过持续改革而提升了对科学的本质及科学教育内涵的认识,这一切对于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无疑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科学课程是在传统的自然常识课程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演变而来的,是传统的自然常识课程的延续和发展。从“常识课程”到“科学课程”,这一提法的改变,本身就表明了人们对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视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十分重视科学教育。为迎接新世纪世界科技发展的挑战 ,继续保持美国在全球科技的领先地位 ,1995年12月6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推出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以这一标准为指导来培养具有高度科学素养的人才。美国科学教育的内容分以探究为特点的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八部分 ,这些内容不仅突出自然科学及技术学科的地位 ,还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 ,了解科学的历史与本质 ,从而形成科学意识和观念。以引导美国人创建一个有高度科学素养的国度[1],她将代表21世…  相似文献   

16.
“成人教育科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研究课题。毫无疑问,在思考成人教育科学体系以及它的发展之前,首先有必要回答“什么是成人教育科学”这个问题。然而,迄今为止,几乎在任何文献、著述和资料中,都没能看到有关“成人教育科学”概念的专门讨论及其定义表述。这样就使“成人教育科学”概念分析首先具有了它的创新意义。我们认为,“成人教育科学”隶属于整体的“教育科学”,而“教育科学”概念又是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科学”概念的派生。因此,我们试图从“科学”概念着手,经由对“教育科学”概念的阐述,进而来尝试着推导和阐明术语“成人教育科学”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7.
介绍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制订的由来和主要特征,并着重分析美国科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特点及阐释其所运用的科学教育手段。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我国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新的科学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及其教训柴田义松著袁瑾洋译廖祝平校教育内容“现代化”是指1960年前后在日本、美国、苏联等国掀起的大规模的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改造运动。一般来说,任何时代任何时候都要求教育内容的现代化,60年代的“现代化”和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有所...  相似文献   

19.
王升  赵双玉 《早期教育》2009,(10):53-53
美国最重要的科学研究组织之一“美国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在总结“、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及其他组织的众多研究成果后,对萤代科学、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的新趋势做了如下概括。 1.由强调“科学即探索与实验”,到更强调“科学即辩护(argument)与解释”。  相似文献   

20.
张世卿  张宏 《天中学刊》2004,19(5):19-22
因前苏联在外层空间的挑战而引发的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大规模教育改革,即学科结构运动,基本上着眼于课程的改革,旨在加强科学科目的教学,培养高级技术人才.70年代初倡导关联课程和人文化课程,目的在于改变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离的现象,但使中小学教育再次走进学术性衰弱的误区.70年代中期出现的“恢复基础”教育热潮,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恢复了传统主义教育的一系列做法.80年代掀起的教育改革,着眼于教育的综合改革,以《2061计划》的出台为标志,美国的科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