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接上期)3电力3.1购买绿色电力:可再生能源配额和绿色电力调度政策描述可再生能源配额(RPS)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措施,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要求电力公司和其他电力供应商必须满足在其发电量或供电量中有一定量(绝对量或比例)的可再生能源。RPS指定能够获得可再生能源电量证书(REC)的主体和对未满足这一目标的主体采取的处罚措施。RPS通常不会尝试直接为可再生能源设定价格。通过设置电力结构中可再生能源的定量目标,RPS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和技术的发展,以增加可再生能源在传统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在美国,RPS已在21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施行,自愿的RPS已在8个州和2个地区落地。此外,RPS政策也已落实在瑞典、意大利、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网利用强大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电网,再通过电力市场来促进绿色能源的高效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碰到了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机遇有电能的高效可靠质量保证体系、交易主体的多样化、智能交易平台的全面信息化。同时由于绿色能源和节能调度的需要,分析大规模分布式绿色能源电网、大容量间歇性的绿色能源和广域互联电力系统对电力市场的挑战,为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市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虽然是一个能源大国,但过度的开采最终也必将导致能源的枯竭,对于中国电力系统而言,应适时地在众多领域研究、发展、更多的电力发展渠道,从而拓宽我国电力生产方面比较落后的生产体系及生产规模。提出并分析了中国绿色电力市场的发展可能及所遇到得障碍,以及中国绿色电力的发展策略,从而为中国绿色电力的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虽然是一个能源大国,但过度的开采最终也必将导致能源的枯竭,对于中国电力系统而言,应适时地在众多领域研究、发展、更多的电力发展渠道,从而拓宽我国电力生产方面比较落后的生产体系及生产规模。本文提出并分析了中国绿色电力市场的发展可能及所遇到的障碍,以及中国绿色电力的发展策略,从而为中国绿色电力的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发电相比,分布式光伏发电产生的首要积极影响就是对环境的保护和一定程度上能阻止气候变暖加剧。在发电过程中,这种能源系统无噪声且不会产生污染,是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绿色能源的利用是衡量企业绿色制造的标尺之一。根据国家环保和节能政策的要求,太阳能开发被视为一项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举措。在构建光伏电力系统方面的投资和发展,被认为是企业实施低碳经济发展范式的关键举措之一。光伏电力作为一种资源高效利用且环保的能源形式,具备显著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减少潜力。通过广泛推广和采用光伏电力技术,企业能够减少其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从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正>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  相似文献   

7.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而我国也确立了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21世纪,我国电力节能市场发展的美好前景和必然性给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商机。  相似文献   

8.
不论是以建设国家重要的水电基地、国际能源枢纽为目的大力推进"西电东送""云电外送",还是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为目的最大限度促进绿色电力本地消纳,云南始终面临着如何将绿色能源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命题,因此,探索新常态下云南省发用电情况与经济发展关系与规律,对更好促进云南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2011年,作为全球最大能源使用国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国,中美的建筑业所消耗的能源分别占到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25%和40%。在建筑节能领域,绿色建筑的出现为消除建筑业所带来的对能源以及环境的负面影响提供了解决方法。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市场转型,推进设计和施工的差异化,中美均制定了国家绿色建筑分等评级程序以及配套政策。1998年,美国绿色建筑协会首次推出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LEED),而中国政府则于2008年建立了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GBEL)。本文对美国LEED与中国GBEL评级程序、流程、评分系统以及扶持政策作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虽然两国所采用的绿色建筑设计以及操作评级程序的评分等级较为相似,它们在项目管理、评分要求和分配以及扶持政策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美国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是由建筑产业利益相关者委员会制定并实施管理的。判断是否达到认证水平的灵活性更高。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则是由政府操控的。判断是否达到评级水平的要求更为严格。但是,中国政府将在2014年下半年对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评级程序作出修正。本文对评级程序以及扶植政策的相似点以及差异是如何影响绿色建筑技术以及市场的发展作了分析,还讨论了绿色建筑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政策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敏 《中国科技纵横》2014,(23):152-15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能源的减少,在电力企业中,要加大对电力能源的保护和利用。利用先进的技术革新,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节约能源的、自动化、一体化、数字化控制的绿色电力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大大减少电力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的节约电力能源消耗,提高电厂的发电率,实现自动化的有效、安全、准确的现代化电力生产模式,从而使得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绿色电力下的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1.
李虹  王帅  李晨光  陈挺 《资源科学》2022,44(1):156-168
近年来中国电价的普遍性、连续性下调可能诱导资源向高耗能产业聚集,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本文使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分别在电价管制和电价市场化两类情景下分析电价调整对高耗能产业及新动能产业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普遍性降电价"会导致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比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而仅对新动能产业的"精准性降电...  相似文献   

12.
李庆  周艳丽 《科研管理》2006,41(1):234-243
本文在上网电价和发电成本不确定条件下建立光伏发电增值税收优惠政策模型,并在上网电价波动率为零的情况下构建标杆上网电价(固定上网电价)时增值税优惠政策效应实物期权模型。不同于现有税收优惠政策模型仅考虑税收优惠率的影响,本文的实物期权模型新方法包含了税收优惠期因素影响。选取实例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增值税优惠政策相当于使得光伏发电投资者每千瓦时多获得0.7分收益;增值税优惠政策虽能促进光伏发电投资,但是现行的较短税收优惠期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大收益,应增加税收优惠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运用LMDI加和分解法,从我国整体、不同行业、工业内不同部门的角度探讨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产出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148.49%;其次是人口规模效应,整体贡献为9.65%;最后是能源结构效应,整体贡献为1.36%;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抑制因素是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53.43%;产业结构效应有抑制作用,整体贡献为-6.07%,潜力没有显现出来;从不同产业的角度研究发现,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整体上"低碳"发展状态较好,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其他行业"低碳"发展状态不佳;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工业,通过工业内不同行业的比较发现,电力蒸汽及水生产供应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来源。对此,从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  丁慧平 《资源科学》2019,41(2):326-337
作为中国环境治理思路由“谁污染谁治理”向“谁污染谁付费”转变的具体实施路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雾霾防治等方面得到推广。针对政府如何制定切实可行政策鼓励燃煤电厂实现达标排放、燃煤电厂如何选择清洁发展路径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煤电行业烟气治理为研究对象,从绿色供应链的视角,分别构建在4种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燃煤电厂采用自身投资运维、第三方治理2种模式的数学模型,并求解分析。结果显示:规制、激励政策同时实施能帮助燃煤电厂升级为绿色电厂;因提供较少补贴就能帮助燃煤电厂,政府更倾向根据第三方治理模式制定补贴政策;第三方治理模式还能在让燃煤电厂获得更多收益的同时,使传统环保企业转型为能够提供第三方治理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而获得稳定收益,有助于“谁污染谁付费”思路在实践中的推广。最后,本文提出政府要加强环境约束政策执行、监督力度,给予精准激励政策,并出台鼓励提升环境绩效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Research Policy》2022,51(6):104534
Technology adoption is crucial to address pressing public policy issu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but the role of ownership structure in adoption decisions is not well understood. The low-carbon energy transition in the electricity industry is a case in point. Following market liberalization, the electricity industry in many countries is now characterized by a co-existence of state-owned and private utilities. We bring together the economic literatures on innovation and ownership to derive hypotheses of how ownership could affect renewable energy adoption by utilities. Focusing on data from incumbent utiliti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EU) during 2005–2016, we test these hypotheses using regression analyse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investment rationales for ten utilities.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the EU, state-owned utilities have a higher tendency to invest in renewables. We find evidence that state ownership interacts with the existence of pro-adoption policies and state enforcement capabilities. Based on our findings, we discuss broader implications for the rol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energy sector and beyond.  相似文献   

16.
李凯  王秋菲 《预测》2005,24(6):5-8
20世纪80年代后期激励性规制模式被引入到电力产业中,并在很多国家的应用中取得了成功。我国电力产业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输电和配电领域引入竞争。本文在对激励性规制理论和实践简要地分析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智利和英国电力产业的规制政策,并提出了我国电力产业输配电领域管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岳立  曹雨暄  王宇 《资源科学》2022,44(6):1105-1118
评估能源政策的区域碳减排效应并探究其作用机制对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意义重大。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首先,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能源政策对碳排放的效应评估;其次,将能源政策分为开发型和节约型政策,评估了两种政策的减排有效性和持续性;再次,通过构建含有交互项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究能源政策对区域碳减排的作用机制;最后,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禀赋情况将区域划分为东中西和能源贫富区展开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①能源政策的实施可以显著促进区域碳减排,在经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其中,节约型政策的当期减排效果更好,而开发型政策的减排持续性更强。②技术创新在能源政策的碳减排作用中存在负向调节作用,而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可以提高能源政策对碳减排的积极效。③能源政策的碳减排机制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可依靠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政策的碳减排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的政策碳减排效应不显著;能源富集区可在产业和能源消费的结构效应下发挥政策的碳减排作用,能源贫乏区的政策需与绿色技术创新协同发力。研究结论对中国能源政策制定和碳减排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能源矿产资源丰富,风、光、水能富集,电力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历史悠久。能否充分发挥电力产业经济、社会积极效益,严控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也关乎我国能源供应与安全保障的整体格局。文章通过对6 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微观数据的分析,从电厂建设、电力生产等方面刻画了2003—2017年黄河流域电力产业时空发展格局。当前,黄河流域电力产业时空发展格局的形成主要受到资源禀赋和用电需求的双重影响。黄河流域电力产业现存问题主要表现在水电增量空间较小、火电装机过剩且发电效率偏低、风电和光电消纳不足。为了实现电力产业绿色化发展,应推动火电去产能,实现火电清洁高效利用,通过电力改革和制度创新,推进资源型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煤电灵活性改造""水光互补"等手段,解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消纳问题,协调风电和光电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矛盾问题;推动电力技术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带动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贺丹  唐娅华  胡绪华 《资源科学》2022,44(4):730-743
绿色服务产业是绿色产业中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的支持性产业。在加快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绿色服务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绿色制造产业,为进一步激励和规范绿色服务产业,充分发挥其对低碳经济的助推作用,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绿色服务产业的相关政策。本文根据《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绿色服务产业相关目录提取政策主题词,并利用北大法宝数据库提取2002—2017年间2921条绿色服务产业政策,实证分析绿色服务产业政策对低碳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研究表明:①2000年后中国绿色服务产业政策数量快速增长,绿色制造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政策规模明显大于其他地区;②绿色服务产业政策对低碳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基础或者生态基础好的区域促进作用更强;③中国绿色服务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扩张绿色产业规模、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增长。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绿色服务产业政策体系,为绿色制造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关注绿色服务产业政策的异质性特征,促进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关于碳交易机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分析缺乏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本文基于2009—2016年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以2013年末在7个省市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三重差分的估计方法,通过对比碳交易试点政策实施前后、试点省市相对于非试点省市、高污染行业相对于低污染行业的企业绿色专利申请占比的变化情况,探究碳交易机制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异质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相对于非试点省市和试点省市的低污染行业,碳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提高试点省市高污染行业的企业的绿色专利申请比例。(2)相比于发明类绿色专利,该政策对绿色专利中的非发明类专利的促进作用更强。(3)相对于国有企业,该政策对试点省市上市公司中非国有企业的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本文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够增加高污染行业企业的科研人才引进和提高科技研发支出、提高企业资产净利润率,进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中国实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提供一定经验支持;为如何实现提质增效、更好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和绿色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