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担任新闻工作多年的人士,想到新闻专业来从教。我问他:“您是做何种工作的?”答:“做新闻工作的。”“您做过新闻学吗?”我又问,却未立即回答。又曾遇到一位教师,他称自己可以指导教学论的研究生。我问:“你搞过教学论吗?”答:“我搞过20多年教学了。”答非所问。于是,我不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早恋是个敏感话题。刚开始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几个家长就危言耸听地告诫过我:“白老师,这个班孩子谈恋爱的蛮多的哟!”我问一位班干部:“你们说有同学谈恋爱,那么,他们有书信来往吗?”“没有。”“有打电话谈心吗?”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母亲点点头。专家又问,孩子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吗?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叠被褥,您嫌他笨手笨脚而帮他叠是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问:“您是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4.
一位父亲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儿烦。他发现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 “爸爸,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 “什么问题?” “爸爸,您一个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  相似文献   

5.
帮助     
去年八月底,有一位家长领着一个孩子来到大滩小学,用探询的口气问招收新生的老师:“我的这个孩子你们能收他上学念书吗?”老师觉得问得奇怪,回答道:“怎么不能呢?只要够上学年龄学校都收。”家长拉起孩子的右胳膊。啊!原来没有右手。老师先是一愣:没有右  相似文献   

6.
一年级的新生放学了,做父母的免不了要关切地问这问那,您经常向孩子问些什么问题?您是否问过:孩子,今天你高兴吗?孩子入学后,大概家长比较关心的是孩子的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经常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喝水了吗?”“学校的饭好吃吗?”“老师留的什么作业?”而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状况,很少有人会问孩子:今天在学校高不高兴?和老师、同伴在一起愉快吗?他们喜欢你吗?其实这些都是孩子适应新环境的关键问题。孩子的行为往往会受到情绪、心境的影响,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心境不佳,则会影响其学习的效果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每个孩子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7.
教材 一双鞋 小猫咪咪捡到一双鞋。公鸡在刨土捉虫子,咪咪问:“这双鞋是您丢的吗?”公鸡说:“我爪子硬,穿鞋就不好刨土捉虫子了。”灰鸭在河边游水,咪咪问:“这双鞋是您丢的吗?”灰鸭说:“我脚上有蹼,穿鞋就不好划水了。”咪咪去问壁虎:“您丢鞋了吗?”壁虎说;“我不能穿鞋,脚上有吸盘,穿鞋就不能爬墙了。”咪  相似文献   

8.
记者采访合肥市南门小学的由头,缘于一个偶然事件:一位家长带着儿子去肯德基,临座一位陌生人问她:“您的孩子是不是在南门小学读书?”这位家长觉着很奇怪,就问他:“您怎么知道?”那位陌生人笑着说:“我的孩子也是南门小学的,南门小学的孩子跟其它学校的孩子不一样。”这件事在记者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象。一个有着暖暖阳光的深秋下午,记者走进了这座名闻遐迩的百年老校。  相似文献   

9.
每次和学生家长交流,出于职业习惯,我总是脱口而出地问:“这次您的孩子考得怎样?”我自认为这样交谈是对孩子最好的关心。可有一次我再提这样的问题时,一位家长却不高兴地对我说“你应该问,你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快乐吗?”这位家长的话给了我不小的震动。  相似文献   

10.
笑话一箩筐     
一鸣惊人音乐学院的考场外,一位落选的姑娘拦住了主考官问:“教授先生,您难道不相信我的歌喉会有一天一鸣惊人吗?”“一定会的,小姐,当您受到惊吓或者袭击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笑话与幽默     
1出生地谢列松到警察局去领身份证。一位填写证件的官员问:“出生地?”“巴黎”“这么说,您是法国人?”“不过,先生,既然您出生在法国,当然,您,您就算法国人!”“我说警察,请您听我说,我的狗不久以前在马厂里下了小狗,因此,我就必须把小狗崽儿叫做小马驹吗?”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家园沟通的实效性,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各展其才,使家长园地会“说话”,确实成为家园沟通交流的窗口。一些家长只重视智育,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结束时,往往只会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小一班开设了“考考你”专栏,设置一系列有趣的问题让家长做答,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的育儿观念。例如“:你知道孩子的好朋友都有谁?”有的家长能脱口而出,有的却支支吾吾。“您的孩子今天高兴吗,为什么?”“您的孩子今天提问了什么问题?”此类问题的设置,不知不觉中引导着家长观察、关注孩子,转变育儿观念。同时,教师在和家长“说话”的过…  相似文献   

13.
各位家长请仔细读读下面的两封信件,一封是一位母亲写给我们编辑部的,另一封是这位母亲的儿子写给父母的。从这两封信中,我们读到了一位家长的痛心与无奈,更读到了一个孩子的痛苦与压抑。在信中,家长说“……我们花尽了心血和精力……”,而孩子说“……你们为什么不替我想一想……”。家长理解不了孩子,孩子也理解不了家长,这就是代沟吗? 对这两封信,我们已经找专家为这位母亲回信作了解答,但这样的问题,不是一两次解答就能解决的,我们很想听听您的看法。对于这样的问题,您的家庭存在吗?您是怎样解决的?如果您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您可以高屋建瓴地提出解决方案;如果您是一位普通的读者,您可以为我们提供您在处理类似问题时的经验与心得,哪怕是只言片语也行。望各位朋友踊跃来信,为了这母亲和孩子,也为了所有的母亲和孩子。  相似文献   

14.
小故事     
苏联访问,遇到了一位可爱的小女孩。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了很久。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家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作家萧伯纳。”说完,萧伯纳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自己是与一位世界大文豪玩时,一定会惊喜万分。“您就是萧伯纳伯伯吗?”小姑娘问。“怎么,难道我不像吗?”“可是,您怎么会说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呢?请您回去也告诉您妈妈,就说今天同您玩的是一位苏联小姑娘。”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自以为是,不禁一时语塞。小故事  相似文献   

15.
《家教指南》2006,(8):32-33
近日,湖北省试验幼儿园公安厅分园在该园60位5~6岁的幼儿和家长中进行了一次调查,其中问道: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后,您经常会问哪些问题?回收的问卷显示,1/3的家长最爱问“你吃了什么”、“你受欺负了吗”、“你学了什么”等3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老鼠吵架 早晨起床后,某旅馆服 务员小姐关心地问一位顾 客:“老先生,怎么样?睡得 还好吗?” “怎么说呢?昨晚我的 床下有一对老鼠在吵架。” “两只老鼠总不会一直 影响您睡觉吧?” “哪里,后来竟然来了 十几只劝架的鼠友!”  相似文献   

17.
《学前教育》1997年第12期上《如何面对幼儿家长的指责》一文中说,家长指责幼儿园教师:“我每次来接孩子,孩子的鞋带总是散的,是不是因为我没给你们送礼?”老师闻言,强忍眼泪心平气和地对这位家长说:“对不起,我没照顾好您的孩子。但那不是因为您没送礼,带好幼儿是我的职责,我不应该收幼儿家长的礼物也从来没收过礼物。您放心吧,今后我会注意您孩子的鞋带的。”读后深感父母爱子之切,但转念一想,不禁要问:这位家长真正懂得爱孩子吗?  相似文献   

18.
我园近两年经常开展的一项家园共育活动叫“嘉宾有约”——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邀请本班幼儿家长做嘉宾,和老师共同组织教学游戏。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职业、阅历与专长等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有的老师会问:“家长工作都很忙,他们愿意来园参加这样的活动吗?”“家长不是老师,孩子听他们的话吗?他们会组织孩子吗?”这些问题我们是这样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前几天,有位三年级学生的家长问我:"孩子每次到书店都买了很多书,可是,回到家里就放到书柜里了,根本不去读书,这是怎么回事?"我说:"您做对了,也做错了。"家长不解地问:"为什么啊?难道给孩子买书还有错吗?"我笑着说:"您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相似文献   

20.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