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世界民族服饰史上,苗族服饰无疑是最为丰富多彩、鲜艳夺目的,其精湛的制作技艺、丰富的文化内涵、艳丽的色彩、奇特的造型为世人所称道。苗族支系众多,由于各个支系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其服饰、生活习俗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黔东苗族属于红苗支系的一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支系的服饰文化。近年来,黔东苗族服饰出现了衰退的迹象,需要从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用料观念几个方面创新,确保黔东苗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苗族服饰是识别苗族支系的主要依据之一。贵州境内苗族服饰式样繁复多样,《中国苗族服饰图志》记述有一百零几种,《贵州省志?民族志》划分为黔东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黔东北型等四型二十六式,《苗族服饰文化》则细分为十四型七十七式。苗族的各个支系都有各自不同的服饰款式和图案,服饰也是苗族支系内部的认同苗族服饰分衣服和配饰。从形制上看,衣服主要有衣和裙两大类。衣可分为贯首服、敞胸衣、大袖衣等,裙  相似文献   

3.
云南彝族由于自然人文等方面的原因,使其形成了许多支系和称谓。在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哨冲乡的慕善村里,居住着彝族的尼苏支系,他们生活在山区中,因服饰鲜艳,尤其是女子服饰的腰带是精致多样的手工图形而得名,故而被称为"花腰彝"。  相似文献   

4.
彝族南部方言区不同称谓不同支系的服饰具有不同的特色,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对彝族该方言区的服饰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5.
白裤瑶服饰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一带。与瑶族众多支系往往以服饰特点命名一样,白裤瑶也是因该支系男人身穿白色裤而得名、清代李琰《庆远府志》说,南丹"瑶人居于瑶山,男女皆蓄发。男青短衣,白裤草履;女花衣花裙,短齐膝"。白裤瑶服饰,分男装和女装,还分节日盛装和便装。服饰图案主要以鸡仔花为纹饰,体现出白裤瑶人对鸡的崇拜有学者研究指出,白裤瑶男子盛装时,  相似文献   

6.
人类生活于由符号构成的世界中,服饰则是这一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昂倮人"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其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尤其是仪式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传统服饰别具一格,展现了昂倮人的衣着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大姚彝族因支系较多,服饰各异,每个支系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形成了自己彝族服饰的特殊风格。各种服饰的款式、装饰纹样和装饰品都是同他们民族的历史、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婚姻恋爱等联系在一起的,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内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民俗价值。  相似文献   

8.
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是农耕文明留下来的经典文化形态。瑶族服饰是瑶族人民情感的呈现与记录,更是瑶族的一种特殊文化语言。桂东瑶族的服饰品种繁多,样式新奇,相同的支系服饰各异。桂东瑶族各支系常见的服饰样式和服饰审美反映他们独特的传统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9.
彝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彝族支系繁多,其服饰也非常绚丽多彩。目前,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们已经对彝族的服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文主要对彝族服饰图案、色彩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详细的整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图腾文化,介绍了图腾文化的源流,论述了图腾在服饰上的物态化体现及常见的物态化手段,分析了服饰图腾的缤纷化特征,以及在不同民族和相同民族的不同支系两个层面上的含义,并以动物图腾中常见的老虎、公牛、神鹰、犬、蛇和青蛙为例,归纳了常见共用图腾纹样及其共有民族,总结出服饰图腾纹样的广谱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贵州苗族服饰可分为十二型八十一式,可谓类型复杂而多样。各种类型的服饰采用寓意、比喻、象征或谐音的手法以物寄情,使其不仅具有历史文化记载特征,而且还承载了"万物有灵"的宗教文化特征和人生"轨仪"的文化属性。贵州苗族服饰无论其款式、色彩、纹饰及装饰品和穿着方法的多变,皆是衣不在衣而在意,纹不在纹而在文。  相似文献   

12.
苗族服饰纹样构成形式比较独特,大致可归纳为抽象化构成、复合化构成和随意性构成三大类。在此指出了苗族服饰纹样在数码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并论述现代数码服装设计对苗族传统服饰纹样进行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苗族侗族的文化绚丽多姿,尤其苗族服饰更是异彩纷呈。运用人类学、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比较分析广西融水、三江地区的苗族侗族服饰刺绣文化存在的趋同与存异现象,通过服装上图腾图案及其他故事场景、人物图案的比较①,探析苗族与侗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审美意识和民族性格对其刺绣文化的竞生共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民族极富艺术才华,中国苗族、侗族的刺绣、蜡染、织锦在中国南方民族服饰工艺文化中享有盛名。为深入探究中国民族服饰工艺,从而促进现代服装设计发展,作者以《中国民族服饰工艺研究》为课题,以苗族、侗族为例,以其文化的历史背景和产生的必然性为出发点,从中国民族服饰工艺相关概述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中国民族服饰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即积极学习中国民族服饰工艺文化,以民族特色为基础,塑造自己的品牌。  相似文献   

15.
黔西北苗族服饰作为一种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是构成黔西北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工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是穿在身上的百科全书。黔西北苗族服饰除了可以满足保暖功能之外,也是苗族人民审美理想和追求的外在体现,是苗族人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谐共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生产力发展与民族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与少数民族男性服饰相比,女性服饰往往更具有服饰文化的典型性与稳定性。基于苗族女性服饰民间艺术个案的村寨田野考察,苗族最具代表性的“盛装”服饰体现着苗族女性服饰的社会性别意识的获得,呈现着社会性别秩序与规范,揭示出外在服饰特征与内在女性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面临着被推入“他者”的处境。  相似文献   

17.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革东镇为例,就苗族妇女在其民族服饰制作中所扮演的主体性角色,说明了她们在服饰民俗旅游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8.
苗族服饰工艺传承方式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淳美斑斓的苗族服饰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记录了苗族历史发展,被称为是苗族"史书"。苗族服饰能获此美誉,是与其工艺传承方式及其特点密不可分的。以凤凰县山江镇黄茅坪村苗族服饰为例,对苗族服饰工艺传承方式及其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广西侗族服装服饰的造型,存在着许多美的元素。无论传统或现代,延续传承民族风格的侗族服饰都蕴含着深层的美。与现代时尚着装比较,侗族服装符合现代时尚服饰的审美原则。  相似文献   

20.
苗族服饰代替了文字的功能,它是苗族历史、文化、艺术、哲学和信仰的视觉再现。苗族人民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通过服饰展现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情爱信仰、原始而古朴的图腾意识及生命感悟。苗族服饰不是简单的民族工艺品,而是积淀着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在文化趋同的今天,让苗族服饰在保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美术工作者们的应尽责任和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