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友善用脑是我校近年来引进、推广的具有绿色学习理念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几年的友善用脑实践中,我们不断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反思教学过程,探寻教育真谛,取得了一些效果。一、何为友善用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校在"友善用脑"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中,关注学情调查,反思教学过程,致力于建构"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品质,实现了"友善用脑"的校本化探索。一、调查学情,探寻教学改进的基础环境把握学情是改进教学和促进学习的基础。2010年,我校以"友善用脑"总课题组提供的三份调查问卷为工具,对初中学生进行学情调查,从学生的思维类型、认知倾向和学习快乐度三方面入手,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3.
教师成长规律与教师专业成长息息相关,我校认真探讨教师成长规律,采取了相应的策略,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  相似文献   

4.
走过一段快速发展期,我校"友善用脑"教学研究渐渐步入瓶颈,改革难以有效推进。问题还是出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上:新进教师缺乏实践,空有一腔热情却入门不得;接手新班的教师求简求快,重返"教"堂;年长教师因袭陈法,变革困难……经过反复的思量与研讨,参照教学竞赛磨课的经验,我们想出了"一课多上,都上一课"的教研方式。  相似文献   

5.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由北京市澳罗拉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第四期赴新西兰"友善用脑"教师培训班的学习.体验了在"友善用脑"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友善用脑"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友善用脑"的知识,受益匪浅.下面以一节历史课为例,谈谈我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张敏 《上海教育》2006,(6B):56-56
近期,我校开展了教师成长册的制作与交流系列活动,促进了教师人格品位的提升和对专业发展的追求。成长册是教师成长历程的缩影,其构思、制作过程是教师们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规划的过程,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速学校化建设的过程。成长册成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7.
"友善用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改变课堂教学满堂灌的一把金钥匙,运用多感官开展教学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核心."友善用脑"在一些学校开展以来,很多教师把"友善用脑"理念运用到多感官课堂教学中,从观念和方法上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创建高效课堂,我校坚持以"共实践、深探究、展成果"课题研究为契机,以"一听、二讲、三计、四课"为依托,努力探索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管理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摸索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而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一、创新研训举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坚持名优引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源泉。我  相似文献   

9.
"友善用脑"是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所总结和倡导的一种教育方法,推崇"让学生以自己的方法轻松学习"的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中,克里斯蒂强调要给学生"冥想时间",目的在于用少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整理和存储知识信息。在"友善用脑"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必须注意学生冥想时间的选择、冥想形式的选择以及冥想环境的创设三个方面问题,着力探究语文课堂"友善用脑"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10.
品牌是市场竞争中强有力的手段,同样,创建高质量的教学品牌,会为广大教师搭建专业化成长平台,走出一条教师创建教学品牌的创新之路,实现"教师发展学校",为最终创建"名校品牌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从孔子的名言中,我们体会到,做人要做君子,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成人之美"这句名言,就成为了我校的校训,也成为了我校的教育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校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学生、家长搭建平台,为师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一、提高教师素质,成就教师成长之美1.加强师德培训,立德树人。近年来,我校通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考试以及聘请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成长取决于教师的生命自觉意识,学校需要唤醒教师的生命自觉,开发教师的精神源泉。传承名师的教育思想智慧,通过名师带徒、自主学习、个别指导、个案研究、专题探讨等方式,推动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创建教师发展的"自组织"系统,实施个性化的教师培养。引领教师提炼教学主张,从而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3.
科学学科建设的途径和方式有很多,科学教师团队的成长是建设关键。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依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普教立项课题"范贤学堂:教师定制学习的校本行动研究",创建"范贤学堂",根据科学教师的成长需求,为科学教师提供平台,探索成长路径,通过树立成长榜样、建设主题团队、构建项目课程、开设教学论坛、邀请名师指导等路径,实现了科学教师个人与团队齐头并进式成长。  相似文献   

14.
方琪  李兵 《湖南教育》2014,(12):51-52
新课程改革,不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崭新的舞台。如何通过校本教研的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教科研工作的重点。我校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策略,将日常教学研究与教师成长融为一体,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课堂是教师发展的"根",成长的"土壤".因此,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把教研的重点放在改革课堂教学上,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让教师在"课堂拼搏"中得到锤炼,让课堂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16.
齐学军 《教师》2012,(32):100-101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多年来,湖南省湘潭县第九中学(以下简称“我校”)通过创建“学习型校园”“研究型校园”和“幸福型校园”,大力发展学习文化、合作文化和人本文化,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培育优质师资队伍已成为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校通过“面向新课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实施了以名师团队和教育科研引领教师成长的方略.让德艺双馨的名师而非行政部门来引领教师成长的举措.在全校引起了积极反响.一批教师快速成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实践证明.名师团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核,可以有效引领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18.
林媛媛 《学周刊C版》2011,(6):119-119
课例研究是一个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课例的研究过程。几年来,我校坚持依托课例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其阶段性的存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适应期、发展期、发展后期和创造期。如何缩短年轻教师成长的适应期,是我们重点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友善用脑最先由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提出。她把脑科学、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出了"友善用脑"的理论和方法,让教师有课堂教学的成就感,学生有了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友善用脑所追求的是让学生在安全、友好、快乐中学会学习,发挥每个个体的才能,并且利用这个长处促进其他弱项的转化,使得学生好学、乐学,最终成为终身学习者。推行并实施友善用脑,可以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体会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个性被发现、被尊重和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学校更快更好发展,可在创建温暖和谐校园的基础上,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机制,抓好课堂有效教学,完善培训培养机制,激发教师自我成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