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反思是学生对所经历过的学习活动进行回望和反刍的过程,也是学生理性学习的标志。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习反思的指导和引领,力求通过学生自觉地学习反刍与咀嚼,以实现对知识理解的加深,对学习建构的重组和优化,使得有效学习水到渠成。基于此,教师就得抓牢反思追问,让思考跟进;反思交流,让思考灵敏;反思重构,让思考升华等环节,努力让学生成为一名探索者、思想者,从而助推他们数学学习智慧开展,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
深度学习是一种高阶的心智活动,是符合高度信息化社会特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具有理解式、情景式以及建构式的特征。深度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改革的必然要求,但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接受学习、机械学习以及浅层学习等问题。因此,深度学习需要教师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引导学生建构反思。  相似文献   

3.
指向知识接受的学生学习参与虽在一定时期推动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繁荣,但随着意义学习、情境学习等理论的兴起,其遭到了质疑与批判。于是,指向知识理解与生成的意义建构的学生学习参与应运而生。但随着实践的推进,其在弥补上述缺陷的同时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导致学生学习随意化、教师教学空洞化、知识理解过度建构化等问题产生。学生学习参与的关键在于如何经由知识这一载体达至学生精神丰盈和意义建构的旨向。由此,走向深化的学生学习参与理应处理好知识接受与意义建构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二者的交互融合之中促进学生的整全发展。具体来说,需要在学习参与理念上形成接受与建构并重的价值共识;在学习参与内容上深挖学科知识符号与意义的关系联结;在学习参与方式上强调接受与建构的转化融合。  相似文献   

4.
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是教育的主要目标。现针对"教师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使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这一问题,结合中学物理实际教学,从知识建构、问题设计、反思自省三个维度,共知、共识、共通三个方面,对中学物理教学设计进行重新思考与探究,力图做好教师教学"领着走"到学生学习"主动走"转变的重要过渡,实现教学与学习的"齐步走",为学生营造理解性课堂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5.
陈红梅 《时代教育》2007,(10Z):96-96
反思,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是以不同的时空视点对原有学习经历进行重新思考。反思是一种实践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实践以及同伴的学习表现等作出主动的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体验、理解、建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深刻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以“生物与环境”一节为例,分析在复习课教学设计中如何进行学习内容的结构化、情境化、任务化和精选化编排,从而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度加工与建构,实现对知识和概念的深度理解、反思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写作档案袋: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有效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写作档案袋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形式。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写作教学中档案袋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论述反思学习能力与写作档案袋的关系,探讨在写作档案袋的建构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主要措施,并例举学生反思行为的表现形式,说明以写作档案袋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形成是STEAM教育的发展之基。STEAM教师PCK是教师面对具体的跨学科的内容主题时,所特有的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形式的整合性知识,具有知识范畴的跨学科性、知识来源的实践性和知识形成的融合性等特点。通过对已有PCK研究的梳理,结合STEAM教育的特征,STEAM教师PCK可分为跨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对象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和教学策略知识。在此基础上,STEAM教师PCK的建构逻辑:一是立足理论性学习为教师建构PCK打“地基”,促进公共性PCK向个体性PCK转化;二是基于经验性学习为教师建构PCK竖“框架”,推动内隐性PCK向实践性PCK转化;三是通过实践性学习为教师建构PCK添“砖瓦”,实现陈述性PCK向程序性PCK转化。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知识,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更好的融合。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老师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学生的进步才能是具体的。那么,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呢?  相似文献   

10.
陈琼 《林区教学》2014,(10):107-108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亮点,已成为生物教师教学实践与探索的热点。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建构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是摆在生物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教师面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使命,要努力成为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为此,教师要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善用数据-证据驱动教学;要基于学生本位规划课程进程、创设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要清晰规划自身发展,基于实践深入反思研究并构建基于身份对话的实践共同体,不断建构自身的实践性知识,实现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数学教学更有效,教师应注意开展反思性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过程、方法的反思,更好地理解知识、理解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在恰当的时机指导学生进行反思,进一步促进知识的巩固与强化,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关注学生深层次理解的学习方式,可以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深度学习包含三个要素:联结与建构、迁移与运用及反思和总结。“当代文化参与”是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之一,内容广泛,实践性强,在教学实施中面临以下困境:教学内容缺少联结与建构;课堂教学缺乏系统的学习过程;课堂反馈没有完整的总结与反思。其应对策略有:清晰目标指向,规划参与内容;建构师生学习共同体,进行深度参与;关注课堂反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家乡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三个着力点之一,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体验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如何建构有效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在课堂进行有效引导、指导,组织、监控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开展探究性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建构与  相似文献   

15.
深度学习的发生需要深层的学习动机,深度的学习参与、学习体验和学习反思,需要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深度建构。教师只有遵循深度学习的发生规律、把握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才能实施好深度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深度学习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理解、判断与感悟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的过程。教学反思还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转变。教师反思材料来源于教学中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练习中的反思、调查中的反思、交流中的反思和学习中的反思,从内心孕育中积淀而成,才有可能在学习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基于意义建构活动的数学教学过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从数学活动与学习目标内在联系看,可将数学活动分为数学知识意义建构活动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生成活动。基于意义建构活动的数学教学过程以学习活动为载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学习资源和媒体,促进学生完成数学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设计—参与—指导—探究—评价—反思,教师与学生交互作用循环往复,构成了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理解、判断与感悟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的过程.教学反思还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转变.教师反思材料来源于教学中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练习中的反思、调查中的反思、交流中的反思和学习中的反思,从内心孕育中积淀而成,才有可能在学习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一环。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一切知识最终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能得以完成,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它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显然,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反思是建构主义的一个核心特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传统教学更多地把教师作为知识的持有者,学生被看成是知识的接受者,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个性化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教师应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潜能,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寻求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之间新的平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