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节记者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指新闻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 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之一,是其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集中表现.记者的新闻敏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增强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它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记者的新闻敏感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修炼。一、善于捕捉“线索”新闻敏感,说到底就是如何捕捉新闻线索。线索是一种信号,是一种征兆,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那么怎样获得新闻线索呢?线索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无处不有,所谓“处处留心皆新闻”。1998年4月15日,《陕西农…  相似文献   

3.
新闻敏感是一种敏锐的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复杂的判断能力,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对新闻事实必须有多角度的判断能力,就是说,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即为新闻敏感。要想提高记者在已知新闻线索中发现好新闻的能力,笔者以为要在政治理论水平、新闻敏感性、思维方式和工作经验积累等几方面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4.
范莉 《新闻前哨》2002,(9):24-24
新闻敏感从哪里来?靠天生的聪明和一时的灵感都不可能。一名记者应该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兴趣,而不是冷漠待之。美国的一位新闻学者说:“记者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们都好奇”,这是对新闻敏感最通俗的概括。作为记者对周围事物要多看、多问、多打听,可以说保持对周围事物的一种新鲜感是新闻敏感的先决条件,而要保持这种新鲜感,就要求记者经常注意周围的情况变化,特别是一些异常现象。但如果没有新闻敏感,记者对周围事物的变化很可能会反应  相似文献   

5.
新闻时时发生,视角各不相同这句话在电视上常常听到。的确,一篇优秀新闻稿件的产生,需要记者对社会的长期关注和理性思考,新闻敏感性也正是在这种长期的关注中培养出来的,一旦碰到合适的新闻由头,便会撞击出灵感的火花。新闻敏感性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1]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的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  相似文献   

6.
一、遇到突发事件要有强烈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指记者发现新闻事实和判断其新闻价值的能力,突发事件骤然而至,需要记者瞬间调动新闻嗅觉,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这应该是一名社会新闻记者的职业要求,需要平时积淀丰富的生活常识,具备敏锐思想、丰富感情和强烈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一种必要的素质,新闻敏感决定了编辑对新闻的采用以及上传起到了决定性因素,而且决定了新闻的意识和知识的分布(1)。"我认为,新闻的发布,记者必须先按事件的敏感信息的理解和信息传播服务的意义。广播新闻外宣工作要求广播新闻记者首先要有敏锐的新闻触觉和新闻敏感,善于运用好新闻敏感来采制的广播新闻,这样才能够让上传外宣平台的广播新闻抓住上级新闻编辑的眼,震撼听众的心,从而在新闻广播中展现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王辉 《河北广播》2008,(1):43-44
新闻敏感即记者对事实中新闻价值的发现和鉴别能力,是一种新闻素养,是记者的新闻生命。由于它具有突发性、闪现性,使得很多记者认为它是一种神秘的、与生俱来的灵感,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天赋。其实不然,新闻敏感是完全可以通过培养训练获得的。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我认为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静 《记者摇篮》2005,(6):59-59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知道,采写新闻都有个“由头”,而这个“由头”应该与新闻敏感密切相关。无论你写作水平多高。逻辑性多强,概括能力多出色,没有新闻敏感或新闻敏感缺失,都不会写出有特色、让人耳目一新的新闻来。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对从事新闻写作的人来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新闻敏感——记者的宝贵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李梦桃 《新闻窗》2008,(4):29-30
一篇新闻报道能否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否具有一定的震撼力,能否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反响,这首先取决于记者采访和挖掘新闻价值的功力,也就是说,记者采写稿件的质量体现了他本人的专业素质,即发现、捕捉、挖掘新闻的敏锐观察能力,也就是新闻敏感。确切地说,新闻敏感是记者对周围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对客观事物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敏感是识别新闻的一种能力,综合反映记者的思想和认识水平、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判断能力。作为记者必须具有新闻敏感,这是新闻职业对记者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罗睿 《新闻窗》2010,(3):36-37
新闻敏感是新闻采编人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新闻敏感又称"新闻嗅觉"、"新闻鼻",是记者、编辑发现新闻的一种能力,也是衡量其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新闻敏感的表现有三,一是快捷,能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企业报记者。去年我们报社在办新闻培训班时,听一位大报记者讲,“成熟的记者发现新闻就像猫闻到鱼腥味,有着天生的新闻嗅觉”。听后感到这“新闻敏感”特神秘,兴许我这辈子也不具备这种素质。我知道这“新闻敏感”是记者最重要的能力,今后我该怎么认识它和对待它?请予指教。四川刘凯接到读者刘凯的信,我们发现南京师大新闻学院苏宏元教授的《你知道什么是“新闻敏感”吗》一文很有针对性,不但清楚地界定了“新闻敏感”的心理学内涵,而且强调了新闻敏感,源于“新闻实践和职业训练”的科学认识,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正确理解,增强从事新闻工作、培养“新闻敏感”能力的信心。——编者  相似文献   

14.
说起新闻敏感,就是指记者迅速、准确地识别新闻事实,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同时,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它是记者的素养、知识、所积累的新闻实践经验与现实的新闻事实发生碰撞产生的灵感。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指出: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  相似文献   

15.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新闻生命。新闻敏感是指迅速发现和判断新闻的感知能力,也可以说是指记者迅速识别和判断新闻事实中的新闻价值的能力。新闻敏感,是记者特有的捕捉新闻的本领,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对客观事物新闻价值的良好判断能力,以及对报道对象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力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记者都想发现新闻,有时也能碰巧“发现”,但仔细想来,碰运气的毕竟是少数,要发现新闻,还需要另外的功夫———就是你得有“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特有的捕捉新闻的本领,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能力,对客观事物新闻价值的良好判断能力,以及对报道对象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力的集中体现。新闻界前辈称“新闻敏感是记者的新闻生命”。此断言恰如其分。试想,一个记者如果混同于一般老百姓,对客观存在的新闻线索、新闻事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想履行职责、完成使命自然是不可能的,当然也就当不好记者。所以,对于记者而言,新闻敏感是其自…  相似文献   

17.
新闻敏感是记者识别和捕捉新闻的一种特有的素质和能力,它是记者特有的职业敏感,它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宝贵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努力培养和增强自身的新闻敏感呢?做为新闻记者来说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新闻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新闻敏感和新闻灵感,这两者虽然一字之差,却是失之千里。本文浅谈了记者和新闻敏感以及灵感的关系,提出了如何加强新闻敏感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闻敏感是新闻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内在职业素养,是新闻学必须重点研究的范畴。但是目前国内新闻学教材及新闻理论研究刊物,对新闻敏感这一概念的界定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下面不妨先试着列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作为分析的基础。 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是这样定义的:所谓新闻敏感,通常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近发生的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即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涵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蓝鸿文《新闻采访》(人大出版社…  相似文献   

20.
做一名专业新闻报纸的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对专业新闻的报道,主要的报道方向在哪里?通过思考,我得出的结论是:一个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是敏锐;专业报纸的新闻,报道的主要方向应该是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