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当今世界竞走技术的10个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和体育统计学的方法、对1995年国际田联/锐步世界杯竞走赛女子10km、男子20km和男子50km3个项目前8名运动员的技术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归纳出符合竞走规则新定义的当今世界竞走技术的10个特征。  相似文献   

2.
采用影片解析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全国竞走锦标赛暨奥运会达标赛"男子20 km竞走比赛冠军陈定的技术结构进行运动学分析,结合第30届奥运会的速度变化特征、各段落速度与总成绩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20 km竞走运动员陈定的技、战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在单步腾空时间、支撑腿膝关节角度在着地、离地瞬间,相比过去有较好的改善;身体重心垂直位移稍有加大,在竞走技术上仍然存在小步幅、快步频的特点。而运动员保持连续长时间高速度快走的竞技特征,是确保比赛获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一、大赛之前各路奔忙我国第一、二、三届全运会都是只有男子10km竞走一个项目。第四届全运会由10km改为20km,但也只是男子一项,参加单位和人数都不多,争夺也不激烈,属于冷门项目。第五届全运会竞走比赛项目,男子是按奥运会竞走比赛项目即20km和50km。女子则是按国际田联80年决定承认世界纪录的两个竞走项目,即5 km和10km。参加单位男12个女13个共15个省市,运动员男57人,女48人,可以说五运会竞走比赛是历届全运会竞走比赛规模最大,也是金牌最多的一次。各省市对五运会竞走决赛都很重视,  相似文献   

4.
2007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中外优秀选手速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理统计法,对2007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男子20 km、女子20 km和男子50 km优秀选手的速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优秀选手合理的速度分配和战术方式是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2008奥运备战过程中,竞走项目的 战术要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制定并运用好战术,争取比赛的胜利是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田径优势项目竞争实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IAAF公布的各项目世界最好成绩,筛选在中国田径优势项目中,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和中国田径优秀运动员在2003年至2007年之间比赛成绩,运用Excel 2003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以趋势分析和指数平滑等方法,对中国运动员竞争实力进行分析比较,认为中国运动员在男子110 m栏的竞争中有一定优势;女子马拉松运动员获得奖牌的可能性较大;男子20 km竞走运动员在该项竞争中,占有较明显的集团优势;男子50 km竞走和女子20 km竞走有望冲击奖牌;女子链球运动员获得奖牌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立体定点定机摄像与解析、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和技术动作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教练员、科研人员和运动员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认为:我国优秀男子、女子竞走运动员目前的技术特点仍是在采用高步频的竞走技术风格;我国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均采用“足踵触地、踝关节背屈”滚动式着地技术,以及后蹬腿脚尖离地技术,符合当今世界竞走运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竞走速度是所有关于竞走运动技术和特征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所有竞速项目最终要解决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12运会男子、女子20km前8名运动员的速度特征进行分析,探求中国竞走运动员速度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中国竞走运动员参加2015世界田径锦标赛和2016里约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男女20km竞走面临的形势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子竞走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后.我国运动员陈跃玲在第25届奥运会上夺得女子10km竞走金牌.李春秀获得铜牌:第26届奥运会.王妍获得10km竞走铜牌:第27届奥运会.王丽萍夺取女子20km竞走金牌。刘宏宇1995年以1h27min30创造了20km竞走世界最好成绩,也是1999年世界杯竞走比赛、世锦赛女子20km竞走的双冠王。王妍在九运会上以1h26min22创造了女子20km竞走的亚洲纪录等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男子竞走成绩提高较快.先后获得世锦赛第8(李明才)、第4(黎则文).第25届奥运会第5名(陈少果)。  相似文献   

9.
竞走     
G821.514.61.HL006 9905261我国男子竞走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及生物力学分析[HL,中,A]/王君侠∥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52(SML)竞走∥男子∥技术特征∥力学分折就我国男子竞走运动员技术特点的形成和如何与新竞走定义接轨的技术问题,如何适应国内外裁判技术判罚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我国竞走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是:脚着地距身体重心投影点近,脚后跟着地不明显,髋关节围绕垂直轴转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第29届奥运会20 km集训竞走男女运动员的跟踪技术监测与分析,认为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总体技术水平表现平稳,在体能下降或技术安排所造成的位移速度下降时,步幅降低程度远大于步频下降的程度;男子运动员的总体技术水平相对平稳,属于中等动作幅度的技术类型,总体上表现不够稳定.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高速走技术速度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高速摄影等方法,对第4届城市运动会男子20km竞走运动员的高速走技术的速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重心速度回升的方式明显不同,在高速走时,高质量的摆腿动作比蹬地的用力程度更为重要。建议运动员增加髋关节肌群的力量练习。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科学》2014,(5):114-120
本研究以国家男子20km竞走队运动员相对成功的训练-比赛周期的实际训练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析了竞走作业距离的结构控制、作业成绩控制、作业强度的描述与计算,以及竞走作业负荷过程控制。从数理角度解析竞走训练工作的实际问题,为经验式掌控竞走训练负荷过程正题和促进科学化转变。提出了以发展竞技能力为导向的作业距离控制结构、作业成绩的目标倒推法、作业强度的描述与应用方法,以及作业过程的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我国男子110米栏、男子20公里竞走、男子50公里竞走、男子跳远和男子三级跳远伦敦奥运周期的比赛成绩进行统计与分析,认为110米栏和20公里竞走成绩突出,已经接近或达到了世界水平,具备夺金实力。  相似文献   

14.
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Cattell-16PF量表对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进行了测量与评价。通过分析及与大学生、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比较,揭示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为竞走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男子竞走运动技术水平长期徘徊,1992年中国云南运动员陈绍果在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上以稳定的技术和实力获得了男子20公里竞走项目的个人第五名,不仅为中国男子竞走项目争了光,而且冲破了技术水平徘徊的项圈。从1992年—1994年,我们又观察了中国诸多男子竞走运动员的技术,通过高速摄影和解析剖析了技术环节,不难看出,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分析2018年全国竞走冠军赛男、女20 km竞走前8名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速度变化特征,认为:男子20 km前4名运动员速度节奏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后4名速度节奏表现为先轻度下降后略有加速的特点,但加速幅度较小;女子20 km前3名竞走运动员速度表现为先增后降再增加的趋势,第4~8名运动员速度变化幅度较大,呈现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及时总结和推广我国竞走技术训练理念与方法。方法以我国优秀运动员竞走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访谈法、三维定点摄像法和影像解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对中国竞走技术进行研究。结果 2007—2008年中国男子竞走运动员平均步长增大4 cm,女子步长增大3 cm,腾空时间缩短为0.06 s;2011年男子平均步长又增大3cm,女子步长又增大3 cm,腾空时间缩短为0.05 s。中国竞走运动员步长增大、腾空时间缩短;髋起伏距离与大腿夹角、重心起伏和步长相关度分别为-0.456、0.822和0.548;高水平竞走运动员髋部摆动速度后摆阶段大于前摆阶段。结论竞走技术运动学原理是"近固定正钟摆运动"和"远固定倒钟摆运动"的单支撑附合钟摆周期性运动的项目;我国竞走经历了"小步幅、快频率"平动技术风格阶段和垂直转动技术风格阶段,形成了大步长、腾空短的"复合钟摆运动"三维转动技术风格;髋部起伏与大腿夹角和步长高度正相关,与重心起伏负相关,髋的动作幅度越大,运动速度越快,步长越大;高水平运动员后摆阶段髋部跟进快,前摆阶段加速能力强,支撑阶段髋部速度低损失率增大了步长和大腿夹角,降低重心起伏,增大了动作幅度,优化了竞走技术。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男子20km、女子20km优秀竞走选手的速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0 km竞走比赛的最后阶段,大多数男子选手的速度呈下降趋势,获得前3名的女子选手的速度也呈下降趋势。优秀男子20km选手的最低平均速度出现在12~14km段,最高平均速度出现在14~16km段;获得前3名的女子运动员最低平均速度出现在18~20km段,最高平均速度出现在8~10km段;男子各段速度起伏较大,女子各段平均速度起伏较小。  相似文献   

19.
采用录像、文献资料、比较分析、逻辑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从节奏视角分析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男子20 km竞走前8名运动员的战术特征,研究认为:变换节奏的援用对比赛结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竞走裁判法     
根据田径规则,竞走比赛可分为公路竞走和在田径场跑道上举行两种。目前,在我国承认全国纪录的竞走项目,男子有20公里场地竞走与20公里、50公里公路竞走。女子有5公里场地竞走与10公里公路竞走。近年来,世界竞走运动发展很快,技术也有所前进,出现了高频率竞走技术,世界上一些优秀竞走运动员每分钟的步频可达215—220步,国际田联竞走裁判委员会又规定仍以目测来判断运动员的技术是否犯规,这样就给裁判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造成判断的困难。为了使竞走技术正确发展,适应国际比赛,向世界更高水平迈进,裁判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和研究竞走技术和规则。加深对规则的理解、熟悉、掌握和正确地运用。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