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至隋唐到达了鼎盛时期,与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变革相适应,在当时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推动下,以“尊崇儒术,兼重佛道”为主旋律,唐代的教育事业也处于一个全盛时期,不仅中央官学种类繁多,体制严密,体现了唐代教育的兴盛,而且,地方学校的普遍设置表明了唐代教育的普及。 相对而言,以往的中国教育史研究比较注重于唐代的中央官学,有关的史料发掘和研究成  相似文献   

2.
唐代官学制度日臻成熟,官学的类型、层次及组织管理较为完备。官学教材与官学教育体制相适应,并保障官学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两者共同集中反映了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教育特点:由政治集权而带来官学教材的一统,尤其在儒学经学教材方面更为显著;课程设计的共同必修与专业分科选修促使教材的选用更具教育意义;各专科性质官学确定相关专门技术知识的教学内容,导致专业教材地位上升;伴随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官学教材传播海外,影响世界。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唐代官学教材典籍文化、培养人才及思想传承的历史贡献基调。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产生始于奴隶社会,但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它是古代中国人民所特有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的总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能够产生并绵延不息地传承下来,其成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1、农耕基础上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经济条件;2、长期封建统治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日益丰富与延续的历史条件;3、自然地理条件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确立的坚实基础;4、儒学主导下“外儒内法、杂以百家”的思想局面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蕴成的文化基础;5、国际上睦邻弱小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绵亘不绝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4.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也包括人性观念的变更。封建社会儒学把人的本性规定为礼义道德,这种思想可以称为道德人性论。儒家道德人性论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观念,在封建社会后期它成了束缚、扼杀人性的工具。康有为认为封建社会这种儒学背离了孔子本意,在恢复、弘扬孔子儒学正道的旗号下,他以自然人性论对儒家道德人性论进行了批判,否定了封建社会正统儒学“性善论”、“性善情恶论”、“存天理、灭人欲”等固有观念。康有为的思想在当时开风气之先,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儒学作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有其精华和糟粕。我们的态度不是“厚古薄今”,而是“古为今用。”为了充分发掘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作者拟采用纵横对比的方法,试图就孔、孟“仁”论各自的特点和共同的方面进行对比,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精髓,为推动儒学思想的研究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学历来是各朝统治阶级维护和加强其统治的思想工具.但是无论哪一个朝代,儒学的作用和影响都远没有像汉朝那样广泛和深刻.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汉朝实行“独尊儒术”,以“经”治国的方针.在“独尊”以前,儒学同其他学派的地位一样,都属于游学.“独尊”以后,儒学具有官学地位,被尊称为“经学”,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儒学经典被称之为“经书”,具有法典的作用.儒学的“独尊”从武帝始,至元帝全面完成.随着“独尊”地位的逐步确立,儒学日益政治化.儒学的“独尊”和政治化,虽然使自身上升到经学的崇高地位而盛行一时,但在另一方面却导致自身(经学)的蜕变,作为学术派别和学术理论所原有的宗旨、理论、学风、道德等特征逐渐消退;政治化还使经师儒生日益卷入政治争斗的漩涡而带来灭顶之灾.于是到东汉中后期,经学逐渐步入衰落的归程.  相似文献   

7.
宋代书院促进文化学术的功能非常有限,主要是它的“官学”性质、儒学情结制约了学术文化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封建时代,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几乎成为儒学思想的代名词。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学历史教材在介绍孔子和孟子思想的时候,主要讲了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讲。  相似文献   

9.
2007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8题是一道以考查儒家思想为内容的试题: 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元代的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官学中,有中央官学,即国子学;还有地方的路、府、州、县学校,即地方官学,因学设孔子庙,故又被称之为“庙学”。本文所讨论的地方官学,主要指元代地方政府在路、府、州、县等各级政区设立的、以儒学为教学内容的传统官学。元代地方官学体系的发展概况,大致可以分为世祖以前,世祖、成宗时期,武宗至顺帝时期三个阶段。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董仲舒吸取黄老“道论”、“精气”精华,充实儒家天道理论体系;采纳黄老“无为”精要,弥补儒家“治术”不足;提炼黄老养生之道,充实儒家修身之术;融会黄老阴阳尊卑学说,论证儒家伦理三纲,成功实现了对先秦儒学的革新与转化,使儒学由先秦学术的一支成为封建社会定于一尊的官学,进而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2.
该文先分四个阶段对20世纪儒学的沉浮作了历史回顾,预测了21世纪儒学的命运。文章认为儒学能否变革与儒学变革能否成功是两回事,儒学不能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主导思想,应以“大海能容百川”的心态来对待现代新儒家。作者预测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世纪。  相似文献   

13.
经过魏晋南北朝玄学的冲击,传统的儒学似乎衰败下去。加之佛学的传入,对隋代的学术思想与统治阶级的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事实上,儒学是贯穿封建社会始终的,是整个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并且在隋文帝的倡导下,儒学在隋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封建社会从春秋战国算起,到清朝结束,历时两千多年。在这漫长的年代里,我国的高等教育随着经济、政治和科学文化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系统,为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了大量人才。其中,中央官学,也就是汉代太学的正式建立,在我国古代,甚至世界古代高等教育史上都有其重要意义,而董仲舒正是这一制度的首倡者。一、中国古代大学的起源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度的瓦解,原来掌握在奴隶主手中的官学也日趋没落,形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1]的局面。在官学废弛的过程中,典籍扩散,流落到平民手中,于是一种新兴的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5.
元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继宋以后,进一步将儒学普及到地方府州县的重要历史阶段。元代西北陕甘两个行中书省的官学、书院教育亦很普及,并具有区域性特点和独特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句丽国家的性质是封建社会的性质,高句丽的教育具有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表现为: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体制是官学和私学并行;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教育内容有儒学教育和汉字教育等。  相似文献   

17.
儒学婚姻家庭观的历史演变与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作为重人的学说,历来极为关注婚姻、家庭及其伦理问题。中国在儒学的教化下,对婚姻问题从伦理道德、法律制度等方面作了许多具体规定,其家庭组成也发生了历史演变。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以儒学思想为基础和主导而形成的婚姻家庭伦理,具有许多特点或优点,有的在当代仍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屈原辞赋为代表的楚辞作品,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研究中,表现出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文化阐释,并从中构建出一套儒家文化的价值模式。探讨其中的原因,固然决定于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思想,而它的发生机制,却是直接导源于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思想统治下的历史文化背景,并由刘安奉诏作《离骚传》所形成的文化走向开始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儒学的概念在社会上颇为流行,且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何谓新儒学?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其主要思想特征是什么?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本文拟就上述问题略陈管见。一新儒学的内涵虽有不同的界说,但总是相对我国古代先秦儒学而言的。中国封建社会历经汉唐以后,随着经学笺注的没落,佛学与道教思想的渗透和科学技术发展进步,一种以儒学为主要内容,融合佛学和道教思想的新的学术文化思潮孕育发展起来,它就是  相似文献   

20.
中古时期 ,中国的儒学文化包括儒家学说及儒学化了的佛教 ,广泛传播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东亚国家 ,深深影响着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 ,成为这些国家封建意识形态的核心。促成了东亚各国封建社会科学文化事业的空前昌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