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昊 《青年记者》2016,(18):29-30
IP,就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中文含义是“知识产权”.在影视行业,“IP”泛指有大量粉丝基础的网络文学、原创文学或者游戏的版权.①IP电视剧则是指以原创网络小说、游戏、动漫为题材创作改编而成的电视剧. 自2011年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甄嬛传》火爆荧幕之后,IP电视剧呈现迅猛发展之势,收视率和网络点击率不断刷新纪录,IP版权费也接连创新高.有媒体将2015年称为“IP电视剧元年”,在IP电视剧强劲的发展势头下,客观、理性地看待IP电视剧的创作热潮,对于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5年,对数字内容产业来说,是商业价值爆发的一年,也是生态体系初现的一年.内容取代渠道和用户,成为产业竞争的焦点.本文基于整个产业生态,聚焦IP、PGC、内容创业、自媒体等行业热点,从内容变现、内容生产与提供、产业链及生态系统等方面,通过对热门IP、“罗辑思维”、“今日头条”等具体案例剖析,分析热点背后的商业逻辑,追踪发展动因,并对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3.
李龙  黄敏 《青年记者》2017,(21):17-18
2011年,腾讯在其娱乐产布局中就提出了文化领域中IP的概念,2012年腾讯更是将IP作为泛娱乐战略的核心,提出以游戏运营和网络平台为基础,展开电影、音乐、动漫等多领域、跨平台的商业拓展. IP与内容生产的IP化 近几年来在文化领域炙手可热的“IP”一词,原本为法律用语,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缩写.将“IP”这一法学领域词汇广泛运用到文化产业当中,尚属我国文化产业所特有的现象.①作为与IP这一概念直接对应的本意,“知识产权”是理解IP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知识产权”这一概念本身包含了工业产权与文化艺术产权的含义,②当其用于文化领域当中,则只留下了文化艺术的产权之意,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版权”.因此,IP从根本上来说可以理解为小说、影视、戏剧、音乐、游戏、漫画等文艺作品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4.
冷韬 《新闻传播》2023,(6):95-97
日本十分重视IP形象的设计,知名度很高的电视台也流行设计IP形象。IP形象设计不是简单的艺术,其使命是满足商业目的。为了吸引观众,提升收视率与经济效益,日本六大电视台均注重IP形象设计。在IP形象设计时突出角色诙谐有趣、故事新颖独特、造型简单可爱等特点,力争使IP形象设计的形式与主体高度融合,让IP形象从视觉上和听觉上来实现情感的交流。“多摩君”“蓝狗拉夫”等“萌酷”的IP形象吸引了海内外无数“粉丝”,电视台IP形象的衍生产品也盛销海内外。我国有固定IP形象的电视台寥寥无几,日本六大电视台IP形象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IP一词被津津乐道,IP电影、IP动画电影也屡见不鲜.IP动画电影不仅是概念,也是类型,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个中规律性的东西值得探究,且可以解释“粉丝经济”等现象,回答动画符号的某些象征性问题. IP动画电影“云蒸霞蔚”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汉译的意思有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智力成果权等.当IP与电影结合的时候,IP应当指的是那些具备知识产权的可供改编的创意思维或内容产品.  相似文献   

6.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即知识产权.在文化娱乐领域泛指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与游戏的素材版权.IP影视剧指的是围绕这些IP改编而成的电影和电视剧,目前主要有小说、网游、网剧、歌曲、动画、综艺等几种P来源. 2015年是IP影视剧的井喷之年,无论是小荧屏上的《花千骨》《盗墓笔记》,还是大银幕上的《小时代4》《栀子花开》,都是IP衍生出的吸金利器.  相似文献   

7.
2015年被认为是IP元年,其特征是:全产业链"井喷"式发展;现象级大剧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引发传统电视媒体内容传播的新取向;助推互联网相关联业务超速发展;拓展网络+电视+院线的多向互动传播;带动游戏、T20等商业模式连动。IP元年过后,新一轮热浪已经席卷而来。根据《解放日报》统计,2016年第一季度宣布立项的电视剧中,有近九成源自IP改编。本文通过对全产业链构建下的IP现象观察,预测IP元年之后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8.
IP出版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这两年来发展形势迅猛,在业内形成的“IP热”,给出版业注入了一股强健活力,创造了较高的经济价值.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和隐患也随之而来,严重影响IP出版的良性发展.文章通过对IP的内涵、IP热的原因分析,提出IP出版生态化概念,并探究IP在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就如何实现IP出版生态化提出几点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二十年网络文学的发展,由最初的“后先锋”写作向“大众化”转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付费阅读代替免费阅读之后,网络文学走向了真正的产业化;特别是在网络文学进入“IP泛娱”之后,网络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成为“泛娱”发展的重要考察对象.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文学IP运营过程中的几个层次入手,对IP生态做整体性的观照与预判.  相似文献   

10.
鄂江红  陈颖 《传媒》2022,(13):50-52
在新媒体时代,打造成功的IP成为电视等传统媒体焕发新活力的一剂良方。传统电视媒体打造IP应坚持价值至上,以内容为先,以共情为线;搭建人格化IP,赋予IP人格与生命;设置受众角色,带动受众深度参与;强化媒体符号,呈现形式跨界。很多实例证明,一个充满活力的IP就要“上得天,入得地”。“上天”指的是要展现大情怀、弘扬正能量;“入地”则是说内容要有烟火气,贴地皮儿,接地气儿。  相似文献   

11.
TCP/IP的层次不同所提供的安全性也不同,例如,在网络层可以提供虚拟私用网络安全服务,在传输层提供安全套接的安全服务。1.IP层安全层改进IP层协议的安全性,在过去十年里,已经提出了一些方案。例如,“安全协议3号(SP3)”就是美国国家安全局以及标准技术协会作为“安全数据网络系统(SDNS)”的一部分而制定的。“网络层安全协议(NLSP)”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为“无线连接网络协议(CLNP)”制定的安全协议标准。“集成化NLSP(I-NL-SP)”是美国国家科技研究所提出的包括IP和CLNP在内的统一安全机制。SwIPe…  相似文献   

12.
张超 《今传媒》2016,(9):104-105
2015年,中国屏幕出现了影视剧IP热的现象。影视剧IP的快速凝聚核心受众,成本低廉的特点,深受影视制作公司的欢迎,成为影视市场一股潮流。针对目前IP影视剧的开发过于集中于商业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的问题,本文提出在影视剧IP开发中的项目选择、剧本改编、内容塑造三环节中,有意识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崔聪 《传媒》2016,(11):75-77
“互联网+”背景下,IP成为动漫产业追捧的热点。对影视作品的改编,以及游戏、玩具等衍生产品的开发,是提升动漫IP价值、打造产业生态的关键。纵观国内动漫IP,在改编中存在着内容模仿抄袭、定位低龄化、故事结构单薄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动漫产业的发展,也影响着用户的消费信心。因此,通过跨媒体传播塑造IP品牌,根据用户需求数据分析培育原创IP,利用“粉丝”基础实现内容与社群的结合,是国内动漫IP价值挖掘与商业转化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4.
“二次元IP”阅读热在2017年达到高潮,它的阅读主体是以90后、00后为核心的“网生代”.“二次元IP”阅读热折射出网络对信息传播中“反议程设置”进程的催化.“反议程设置”的实质是信息传播的主体由媒体演变成受众,受众成为议程的意见领袖,主导信息传播的全过程.“反议程设置”的出现是网络和自媒体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未来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媒体需要认识到“反议程设置”的利弊并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助力网络时代信息优质传播.  相似文献   

15.
杨琸娅 《新闻前哨》2022,(21):75-76
IP是近年来文化传媒领域热词之一,优质IP因其千万级粉丝拥有“铁饭碗”保障。就国内近年来虚拟偶像IP而言,虚拟人数量井喷式增长,但真正能获得稳定受众、实现长久盈利的IP仅有洛天依。本文以洛天依IP为例分析虚拟偶像顶流的改变之路。  相似文献   

16.
2015年暑假,湖南卫视在每周二、三晚上10点档“青春进行时”推出第一部由小说IP改编的作品《旋风少女》,从7月7日至8月26日播出以来,在荧屏掀起了一阵收视狂潮。该剧首播在全国网收视率1.58%,收视份额10.3%,播出过程中不断刷新自己创下的收视纪录,最后以2.71%收视率、16.29%的收视份额完美收官,成功突破了“青春进行时”开播以来的最好收视纪录。其微博话题量每日强势递增,并以26亿阅读量位居话题榜首。这是湖南卫视率先探索周播模式的又一成功之作,也意味着湖南卫视倾心打造的“周播品牌”日趋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电视节目“IP化”是一种以电视节目为核心IP,向产业链上下游纵深发展,与手游、电商、影视剧、出版物、动漫、APP等联手建立IP产品新生态的产业模式.这样能够极大地改变以往电视节目仅靠广告盈利的产业模式,使电视节目具有更加强大的盈利能力.电视节目想要“IP化”发展首先需要消除行业壁垒,提升经营水平,实现产业升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电视节目升级带来了可能,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带来的意识上的改变,以及新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为电视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动力和保障,①电视节目原有的单一商业模式得到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18.
版权再造:IP开发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即版权.好莱坞的版权概念更注重对原创作品的“保护”,而国内兴起的IP概念则更强调对原创作品的“开发”.基于水平整合的现代娱乐业结构设计理念,文章提出围绕版权价值挖掘,先后出现和并存着三种IP开发模式:产品扩展模式、项目协同模式和众创模式.对应Ip被视作产品、项目和众创过程,IP开发从无核心到有核心最终到去核心,涵盖了行动、环境与当代神话.  相似文献   

19.
张瑞琦 《今传媒》2016,(9):55-56
近年来中国IP热潮是中国影视商业创作模式趋于成熟的一个表现,是属于年轻大众的流行娱乐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走向的标志。在这个大众消费的时代里,影视剧代表着大众文化,而大众并不是盲目追随着精英文化,他们也在创造自己的文化,这带给影视产业前所未有的颠覆。“IP”热是把双刃剑,享受“IP”热带来收益的同时自然面临各种问题,做到“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平衡是影视业有利进展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出版”是出版行业发展大势,对传统出版机构及互联网出版平台均具根本性影响。本文以“盛大文学”为例,研究互联网线上出版平台通过线上IP形成“IP+”,以此实现“互联网+出版”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