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魏凯 《出版广角》2015,(17):22-26
2015年对国际数字出版产业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在国家倡导“互联网+”的背景下,国内,“互联网+出版”成为数字出版发展的主旋律;国际,数字出版产业多方参与者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创新发展模式,迎接机遇、应对挑战。笔者拟对2015年度国际数字出版进行总结,与大家一起回顾2015年国际数字出版的每一个强音。  相似文献   

2.
世界出版业的发展既面临历史性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加强交流,相互借鉴,寻求合作,共谋发展,是各国出版同仁的共同愿望。第14届国际出版学术会以编辑出版与文化为主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将为推进出版文化创新,促进国际出版的繁荣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文化、商业、技术三重视角,围绕新发展阶段国际出版文化生态、市场生态和互联网生态的重构,将跨文化交流、对外出版贸易、科技创新进行结合,探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引领和推动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文化、商业、技术三重视角,围绕新发展阶段国际出版文化生态、市场生态和互联网生态的重构,将跨文化交流、对外出版贸易、科技创新进行结合,探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引领和推动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5.
张岩 《中国出版》2023,(8):43-47
出版物的国际传播是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构成,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逐步进入行稳致远的新阶段,同时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国际传播的精准化建设提供支持,出版走出去在内容、形式、路径上体现出新的发展需求与延展趋势。中国出版企业在夯实既有渠道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思维,让更多的优秀作品进入国际主流互联网销售渠道;利用政策的支持和自身的出版优势参与国际出版竞争;设置研发机构和绿地投资,进行本土化经营;积极进行国际多边合作,并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国际合作出版是国际出版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图书版权输出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目前我国图书版权输出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不少出版社局限于传统的授权转让模式,尚未涉足国际合作出版这一大有作为的领域.本文对国际合作出版的各种方式进行了初步归纳和介绍,并对其利弊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提供参考、抛砖引玉,服务于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新常态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的数字化出版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一直坚持数字化出版,利用网络出版平台、采用网络编辑系统、实施DOI编码、实行开放获取和优先数字出版、与期刊数据库平台和国际大型出版集团合作、建立参考文献知识链接等方式进行数字化办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刊物短期内被国际著名数据库SCI等收录,影响因子逐年提高,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实践表明,数字化出版对加快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8月24日上午,《国际出版业发展报告(2010版)》("国际出版蓝皮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副院长范军及课题组成员出席了会议。据悉,《国际出版业发展报告(2010版)》是"国际出版蓝皮书"系列的第六部。"国际出版蓝皮书"系列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品牌科研成果之一,从2002年开始启动,至今已历时十年,填补了我国在国际出版研究方面的空白。相较前几部国际出版业发展报告,该报告除继续发表课题组对于美、英、法、德、俄、日、韩等七国出版业发展状况的系统梳  相似文献   

9.
围绕第14届国际出版学术会的主题:编辑出版与文化,来自中、日、韩出版界、教育界的一百二十余位专家学者聚首一堂,进行学术交流,共谋国际出版业的发展。会议探讨的主要问题和观点可以概括为关于人类与出版的关系、关于出版文化理性与出版功能的探讨等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经验的时代叙事,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和时代意义,以国际出版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的国际传播,是以文化商业行为建构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机遇,对客观提高中国话语权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的国际出版不仅可以积累中国话语体系的素材和术语,还可以争取中国形象的国际话语权,通过中国发展主题赢得国际出版市场的认可。中国出版界应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加强与欧美主流跨国集团在国际出版市场的合作,将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融入国际出版产业链;持续扩大出版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探索多视角的叙事方式,以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的多语种出版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历史和国际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对我国出版强国的概念提出和发展演进进行历时性梳理,在此基础上,指出出版强国应以产业维度、事业维度、国际维度、历史维度四方面为考量标准;从强产业、强事业、强对外传播三个维度实现出版强国的战略目标。文章认为,有关出版强国标准的认识应是动态的,是随着国际形势和出版业发展与时俱进的。当下我国要建设的出版强国是新型的出版强国,不仅要有强大的传统出版,还要有强大的数字出版,不仅要有强大的对内服务能力,更要有强大的对外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安徒生国际儿童文学奖等重要国际儿童文学大奖作品纷纷译介出版,并以丛书形式呈现。本文回溯了国际大奖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出版情况,并对近十余年来出版的国际大奖丛书出版现状及特点进行盘点,分析当下国际大奖丛书出版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出版产品、国际出版合作与交流、中文国际传播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中国出版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策略:加快出版数字化转型,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的出版走出去传媒生态;开展多元化国际合作与交流,采取差异化、精准化策略拓展出版走出去国际渠道与平台;运用语言学习载体,基于"互联网+语言+资源"思维搭建国际中文教育与资源平台,在推广国际中文教育的同时推动中文教学资源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4.
出版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国际化经营,必须经过将本企业的产品—图书打入国际市场,并通过产品对外销售来认识国际市场,熟悉国际市场,占领图书市场份额,不断寻求直接或间接的对外投资,建立国际出版经营机构,使产品的生产实现国际化;最终形成跨国出版集团公司。 跨国出版企业开展的海外经营活动,无论是独资经营,还是合资、合作经营或以其他形式的经营,海外出版经营机构都必然经历一个筹建和发展的过程,并且最终总有一天还要面临终止和解散企业的过程,在企业创办、发展和终止过程中都需要对企业的流动资金进行管理,它是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一项经营性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出版国际合作,是当今有充分共识的话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世界出版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从商业角度,人们都感受到国际出版交流、合作的必要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版国际合作有利于出版资  相似文献   

16.
在8月29日召开的2010年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作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出版国际合作》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柳斌杰署长阐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出版业发展呈现的新特征,进而指出了在新形势下中国出版国际合作的机遇和前景。事实上,开展中外出版合作也是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版企业开始走向世界,积极拓展全球出版市场。本文在协同行为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合作程度高低的不同,将中国出版企业的国际创业协同行为策略分为市场交易型协同策略、流程嵌入型协同策略、资源互动型协同策略和战略联盟型协同策略四种。并根据这种划分,对中国出版企业的国际创业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国际出版向全世界讲清楚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层次文化价值观,讲清楚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贡献与现代文明追求,是时代赋予中国国际出版界的重大使命。树立国际出版文明观关乎文化主体性的培养,关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关乎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实。国际出版文明观的基本内涵体现在中华文明观、人类文明观与技术文明观上。国际出版文明观的主要特征包括人文感、沟通感、创新感、品质感,具备了这些特征的国际出版物与国际出版合作交流行为,能有效实现以国际出版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与推动人类文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半月要闻     
《出版参考》2012,(13):4
正柳斌杰:中国大力发展数字出版希望加强国际合作中英数字出版论坛17日在伦敦书展举行。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并呼吁同行加强国际合作。他说,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新兴产业发展,为加快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和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数字出版总产值要达到新闻出版总产值25%的奋斗目标。为此,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20.
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及出版时滞与科学发展的关系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会永 《编辑学报》2014,26(4):315-317
我国关于优先数字出版的研究和应用刚刚起步。对目前已发表的43篇文章进行调研和思考,从我国优先数字出版的编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国际期刊出版时滞的差距和原因分析、优先数字出版对出版时滞的影响、优先数字出版与科学发展的关系等几个方面阐述新的认识,并对未来优先数字出版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