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对公共事务充分、自由地表达意见,是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不但是国家政治文明的体现,也是社会包容的标志。十七大对“表达权”的强调,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社会的政治进步和政治文明。推进公民的表达权是增强政府开放度、透明度的重要举措。如何制约权力,如何有效地监督政府是现代社会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马楠 《新闻传播》2013,(6):179-180
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人们已经进入"意见大爆炸"的时代。表达自由不但是每个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在公众参与现代政治生活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公民表达呈现出诸多新特点。但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公民表达权的同时,也制约着公民表达的发挥,两者既博弈又互动。只有构建二者和谐互动的法制机制,才能让传媒技术更好地服务并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话语权是公民运用媒体对其关心的国家事务与社会事务,及各种社会现象提出意见和发表意见的权力。从广义看,话语权是新闻自由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新闻自由权力中的表达权的一部分,是公民的一项不可让与和剥夺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传统的通信自由、广播电视自由、印刷媒介自由的法理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规范分析.本文认为,对于现代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互联网表达权,应从法理上做出新的界定,并站在媒介融合以及数字内容传播的高度,探讨其法规制的可能性,最终目的是促进信息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相似文献   

5.
豆敏 《新闻爱好者》2011,(11):69-70
"网络即信息",互联网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思想情感和主观意志的表达。在法律上,人们所享有的不受非法干扰地表现其思想、观点、主张、看法、信仰、信念、见解和意见的权利称为"表达自由权",或"表达权"。表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政治权利,是民主、宪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人权体系中居于最优  相似文献   

6.
"微传播"与表达权——试论微博时代的表达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表达权:凸现虚拟空间 表达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通过语言、行为等形式,借助传播媒介直接或间接、明示或默示地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表达权历来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基本权利.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所说的"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保护你说话的权利"①,即可视为对表达权的维护与尊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情权和表达权的要求日益高涨。人们把所见所闻提供给媒体,希望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看法。如何保护消息来源,从而保障新闻记者采访权,继而维护公民的自由表达权和知情权在近年逐渐受到重视,法学界和新闻界呼唤通过立法来保护消息来源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清晰。本文试从隐匿权的特性、合理性以及各国隐匿权发展现状来简要分析我国隐匿权立法的可行性及障碍。  相似文献   

8.
黄斌政 《大观周刊》2010,(37):164-164
公民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以及在政治上表达个人见解和意见的权利”。而权利意识是人的主体性的确认方式,它确证了人的价值、自由与尊严,推动着西方社会的复兴,不仅于此,在制度层面上,政治权利是公民社会与现代宪政制度的价值基础与基本元素。本文通过权利意识与西方现代性启蒙的价值关系;与公民意识、宪政体制的历史关系;与当代政治文明的关系的探究,对于构建东方国家政治文明以及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样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当地时间2023年2月9日,国际图联表示对联合国促进与保护意见和表达自由权特别报告员(UN Special Rapporteur on Freedom of Expression)的呼吁做出回应,就表达自由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相关证据。这一举动突出了信息获取自由的重要性,以及图书馆在使其具有意义和普遍性方面的作用。在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uncil)6月和7月的会议做准备时,促进与保护意见和表达自由权特别报告员艾琳·汗(Irene Khan)以“意见和表达自由与可持续发展——为什么表达权如此重要”(Freedom of Opinion and Express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hy Voice Matters)为主题,呼吁各方就这一问题做出行动。  相似文献   

10.
大规模、有组织的“爆吧”集体行动不仅会破坏网络正常秩序,对他人造成心理或精神上的伤害,有时甚至还会通过人肉搜索等方式影响现实生活.在“69圣战”“爆吧”这一媒体奇观中,网民爆发大规模集体行动的原因有很多,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其带来的问题则不容忽视.从保持社会信息正常流动与维护公民自由表达权的平衡应对来看,有必要对“爆吧”集体行动中的公民参与表达进行规制,既捍卫公民参与和表达的自由,又厘清其边界,扬长避短,以实现其良性发展.具体来说,即要用公众利益原则来规制网民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用社会信息正常流动来规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爆发和用核心价值体系来规制公众参与和表达的异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特别表现在知情权和表达权方面.伴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和传媒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自己挖掘并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的,具有一定公共性和社会意义的新闻,公民新闻随之显现,发展态势却十分迅猛.如在"华南虎事件"、"邓玉娇事件"等一些重大的公共事件中,公民新闻活动所释放出的强大的民意力量设置左右了事态发展的走向.公民新闻的不断发展不仅改变了公民与媒体之间传统的那种"传受"关系,在发布和传递信息、整合信息传播、舆论监督和构建网络空间、推进社会民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 表达意见是一切具有正常生理条件和社会意识的人的基本需要和愿望.表达意见也是一个人的民主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所谓表达权,简言之,就是公民自我表达个人意愿的权利.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公民表述个人意愿,是一种神圣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引言 舆论监督是世界各国宪法普遍保障的一项基本权利,对控制公权力滥用、保证公民知情权和社会长治久安发挥重要作用.舆论监督主要通过新闻报道和出版等大众媒介渠道,因而各国宪法普遍保护言论、新闻或出版等表达自由.另一方面,表达自由并不是绝对和无限的.  相似文献   

14.
论知情权与表达权——兼论中国新一轮新闻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保障公民"四权"的实现.其中,知情权与表达权和大众传媒密切相关.本文认为,"四权"的提出拉开了中国新一轮新闻改革的序幕,也基本上为中国新闻改革奠定了基调.新一轮新闻改革就要从维护公民的"四权"入手,从体制上建立一系列保障,确保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公民能够通过公开的渠道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能够通过公开的渠道,公正地表达他们的意见,虽然在此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5.
胡新桥 《青年记者》2012,(13):15-16
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中,记者是类似于医生、教师等人群的职业群体,拥有与普通公民不同的职务权利.记者所享有的采访权、报道权、评论权等职务权利,是基于中国《宪法》赋予所有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及批评建议权等权利的衍生品,同时享有国家机关通过行政审批或司法行为等赋予超越一般公民的特殊权利.应该说,今天记者权利的行使日益具有职业特点.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平正义与新闻传媒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观念、制度、实践三个层面。新闻传媒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其要义有:一是及时发布重要政务信息和公共信息及涉及公众利益的其他信息,体现对不同界别和阶层公民知情权和实际利益的同等尊重;二是忠实表达不同界别和阶层公民合理的心声、愿望、意见,为他们直接或间接表达自己的言论提供同样的机会和自由。媒介在以上三个层面,应该且可以有较大作为。然不可否认,一些媒介由于自身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赋予了公民更多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公民开始参与到司法事件的监督、调查和评论当中,成为网络媒介审判的主体。与传统媒体报道司法案件不同,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的匿名性使受众也能够参与司法事件的调查,探究事件的真相以及积极主动地表达对审判结果持有的观点和意见,当多数人占领舆论的制高点时,便容易出现压倒性的、甚至是极端的公众意见,影响司法的公正。文章从网络时代下公民的舆论监督、调查、刻板成见评论以及公众心理和人际格局的变化四个方面探究当下网络媒介审判的特殊性,进而提出对网络媒介审判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8.
表达意见是一切具有正常生理条件和社会意识的人的基本需要和愿望。表达意见也是一个人的民主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所谓表达权,简言之,就是公民自我表达个人意愿的权利。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公民表达个人意愿,是一种神圣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刘海贵  庹继光 《新闻界》2012,(10):40-44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并强调发挥传媒监督作用,这两者在理论上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如果将"传媒有责任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的行使"等内容上升为法律规范,使之纳入即将进行的我国网络立法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重要的法律问题,并促使传媒监督活动得到充分的权利保障,从而更便于传媒监督工作的开展,切实保障公民各项自由和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语境下言论自由的保扩与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进 《今传媒》2009,(6):79-80
言论自由是公民一项基本的政治权利 言论自由是公民表达自由的一部分,也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实践当中,它和新闻传播活动密切相关.在西方法学理论和宪法学中,言论自由被看做公民最根本的、不可剥夺的一项权利,该权利也是其他自由权利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