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法治精神的建构是以一定的国家独有传统法律精神为基础的。中国的传统法律精神是一种法律伦理精神,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法律伦理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精神是中国迈向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精神必须实现从法律伦理精神向现代法治精神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坚持党的领导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首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孕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生命之源;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是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指导原则和根本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灵魂;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行政,催生和培育法治文化,构建和维护社会法治生态秩序是现阶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义。  相似文献   

3.
实现从人治意识走向法治意识的历史性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治意识是实现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人治意识是当前中国法治发展面临的最大心理障碍。中国实现法治的政治心理要求是,从人治意识走向法治意识,并把法治精神确立为整个中华民族政治心理转型中的主导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内在引擎、思想精髓和价值体现,法治精神的培育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大学生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力军,其法治精神的培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拓展实践教学路径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有力措施,引导大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和道路自信,自觉践行与弘扬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道路,法治社会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而法治精神是贯穿法治社会建设的灵魂,因此,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呼应。当前,我国部分公民的法治精神还有所缺失,具体表现为盲目迷恋权力而轻规则、过度依赖关系而轻程序、片面追求权利而轻义务等方面。对此,应当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平台,培育法治自觉遵守者;以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为引领,培育法治忠实崇尚者;以科学的普法教育为抓手,培育法治坚定捍卫者,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公民法治精神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国家发展客观要求下的目的性建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关键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就是要将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价值精神灌注于法治建设之中,使法治建设赋有中国精神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最具有中国智慧的道德文化注入法治体系,将道德权威转化为法律权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具有中国文化元素和道德基础。通过对融入关系的理解及融入的范围、融入与转化、融入方式的探讨,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法治建设的合理思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是基于当前中国现实情况提出的实践命题,也是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命题。增强法治精神培育的效果,需要从法治建设的共同目标、价值标准与信念信仰上明晰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核心内涵,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结构的多维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与精神内核的时代性特征,厘定作为核心要素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的目标、主体及途径,探究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过程的主体同构机理、过程叠加机理与知行融通机理。  相似文献   

8.
"范畴"乃哲学思想的逻辑表达形式。基于思想学术体系构成之视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抽象和提炼习近平法治思想之核心范畴,是呈现习近平法治思想本真精神及其学术化的必要环节。作为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特色法治事业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中有关理论与实践、政治与法治、民主与法治、权力与权利、法治与德治等辩证关系的创新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精神,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核心范畴,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是现阶段法治运行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从法治精神的角度探讨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问题。主张从法治的人权精神、人道精神、诉讼平等精神和追求实效精神等方面来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法治的核心就是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邓小平理论借鉴西方法治思想的精神内核,解决了中国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使中国逐渐步入法治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法律精神是国家的主流精神之一。在法治国家里,社会公众对于法律的信仰是国家精神家园的坚实屏障。虽然法学界一直存在着法律可否被信仰之争,但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是法律正在经历着一场空前的革命,建设法治国家已是中国社会的必然选择。在当今时代,我们必须认识到法律精神与中国精神具有本质意义上的相通性,应当把对法律的信仰寓于民情的权威之中,以此来塑造国人的法律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悠久的化,但传统化中潜在的等级观念、宗法意识、中庸思想、重义轻利、官本位、以及追求无讼等思想,与追求公平、正义、自由、权利契约平等的现代法治精神是根本冲突的,这些传统化中的消极方面,消解了法治精神,阻碍着中国现代法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法治梦,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所在,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培育其法律精神,增强法治教育实效性是当前高校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在对中国梦视野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解决的对策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民族国家间的界限和利益差异等依然存在、中国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必须与国际理解教育、与培育法治精神、科学精神相结合,把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的全过程,为民族精神及其培育途径注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们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治信仰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精神要件,公民法治信仰的程度决定着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在现阶段,现实和传统中的一些因素导致中国社会法治信仰缺失。本文从权力的科学、规范、有效运行,公民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形成以及社会发展综合要素的健康发展来探讨公民法治信仰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精神意蕴就是社会成员内在性的法律信仰.公众普遍的法治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心理基础,树立个人乃至全社会普遍的法治信仰是实现现代法治的关键.由于中国传统无讼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人贱讼、耻讼的心理,造成中国公民法制观念淡薄,法治信仰的缺失.面对此严峻的形势,只有切实实施法律,才是树立法治信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精神为指针,以培育具有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法治行为、法治信仰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与建设者为使命,以"农村初中院校共建法治教育模块化课程研究"项目为抓手,整合法治教育社会资源,创新法治教育活动形式,拓展  相似文献   

18.
宗法伦理对现代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法治不只是一种制度化模式或社会组织模式,更是一种理性精神和化意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现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必然趋势,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觉的理性追求。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法律至上、限制权力、保障自由和关注效益、民主、秩序、平等。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伦理对法治社会建设的影响深远。宗法伦理观念并未因其是历史上的东西而自然消逝,而是不断地获得延续和传承,几经沉淀已深深地溶入国人的血液之中。它的等级精神、人治色彩、群体为重、义务为本、和为贵、无讼的价值取向大大消解了现代法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个重要批示中首次提出建设"法治中国"。随后,"法治中国"首次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新目标,成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升级版、综合版和中国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加明确地提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法治中国"语境下,正确理解法治文化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必然性与路径,是我们必须主动回应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律程序的价值理念缺失现象严重,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经济基础、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法律文化、专制政治等的弱化所致。参照西方自由平等的价值观,重构中国法治理念,必须建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使程序法治成为大家心目中的信仰;法治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精神,法治秩序的构建必须注重法治精神;特定的人文精神是法治的精神底蕴,法治理念的重构需对人的价值进行关怀,法律程序中贯穿自由、平等、人本主义的理念,使法律程序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