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胡存勇 《学语文》2005,(2):35-35
叶圣陶先生曾说:要让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如何达到此种境界?我认为学生仅停在“写”是很维达到的,只有不断参与“改”、“评”,从中领悟作文优劣的道理,方能“不待老师改”!近年,笔者进行了作文“论辩法”的有益尝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论辩的方式把作文的改、评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此举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成效显著。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不少人认为,语文老师的负担过重,主要就是要批改作文。如果只是将学生的作文从头至尾地浏览一遍,未必会浪费太多的时间,要是看完后写一些对学生有用的评语,那就得动一番脑筋了。无论是“眉批”还是“总批”,要写得恰到好处,的确不容易。为了应付学校领导的检查写一些大话、套话,学生又不爱看,于是乎许多老师认为写评语费时费力,效果也未必好。然而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好的评语对学生的帮助很大,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愿敞开心扉,对老师讲真心话,写作水平也会提高。一、当“第一读者”,写“笔谈式评语”习作,是学生对生活情境的…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乡村中学教师,比较了解学生写作的苦衷。要求学生作文,他们简单几笔应付了事。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写不出来!我回忆起我中小学阶段语文老师,他们三番五次地教导我们,作文只要多读、多写、多看、多记、多背,写作水平就提高了。可是,不少学生对这几个“多”虽加以重视,却没认真领会,达不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在这里,笔者想谈谈中学生写作必须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作文评语是老师对学生作文的客观评价,为使评语更具准确性、生动性、科学性,写评语必须“五忌”。  相似文献   

5.
作文评改在作文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环节如果把握不好,很难想像作文教学会有好的效果。面对老师笼统机械的评语学生非但不能提高写作水平,反而越来越惧怕作文了。是啊,学生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憋出一篇文章来,却让老师画了一大堆红杠杠,批了些“语言不够简洁”、“中心不突出”之类的评语,一次是这样,下一次还是这样,学生的劳动成果得不到认可,学生的自信心受打击,他们对作文哪能不怕?新课标针对写作评价提出“应重视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取各种评价方式”。在这些新的写作评价观念的指导下,我在作文评改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6.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充分说明好文章既是写出来的,同时也是改出来的。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特别重视作文修改,我始终奉行作文是三分写七分改,而且作文批改的方式从老师单一批改到放手给学生,首先要学生自改,再到学生彼此互改,最后再到老师精改。让学生在同学、老师批改评语中,找到自己作文的精彩和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同时也要找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启发、勉励自己今后的写作中,集思广益,仔细推敲而写出脍炙人口的美文来。  相似文献   

7.
一、做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写“对话式评语”在作文教学中,我乐做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乐写“对话式评语”,把自己的感受写到评语栏中,好像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小新同学在作文中真切诉说自己写不好作文的焦虑和苦恼,“希望老师帮忙”。文章强烈地震撼着我。面对这样的作文,我奋笔疾书:“小新同学,老师认为你的这篇作文本身就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作文能力包括“作”与“改”两部分 ,学生进行自改作文是完善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达的过程。自我修改对学生来说 ,比习作指导更为具体、更有针对性。叶圣陶曾说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这是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努力的方向。那么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训练学生的自改能力呢 ?我在“十五”课题实践中 ,不断摸索 ,总结出自我修改的“三部曲”。一、在读中 ,寻找病症。这里的读是指学生对别人和自己习作默读和朗读。学生写完一篇文章 ,我让他们自己反复地读 :默读、大声读、摇头晃脑地读……感到自己都读不下去了…  相似文献   

9.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注重了读、写、改、评各个环节.但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写作,作文、作文非作不能成文,所以,读、写、改、是学生的写作实践,评是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有声有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记得几十年前巴金就对当时的年轻记者萧乾说过“只有写,你才会写。”鲁迅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也说:无他,唯多做而已。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一文中指出“写作的历练在乎多做,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做。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重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反复历练的。”以上几位大家的经验和论述,充分说明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要靠多做、要靠历练。但在科学主义泛滥的今天,或在理论操弄者面前,我们一线的老师总是怕说多读、多写;总是忌讳这些不知机理但又谁也推翻不了的经验。追溯其原因,一是我们自己愿意从科学的角度找出学生写作多快好省的有序的致胜法宝:二是担心既然学生的作文能力靠多读、多写,而淡化了我们老师的作用,三是怕理论家们的聒噪。其实多写的前提是愿写,愿意写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让学生愿写便是很值得探讨的学问。现在不少学生怕作文,不愿写作文。这原因一是作文前的指导之故:二是作文的评改所导致。比较两者的作用,评改大概更甚,因此把握好作文评改的导向成了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陈根辉 《教师》2012,(31):62-63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批改应当怎么写评语。才能让学生的写作更上一层楼?这是让很多语文老师困惑的问题。教师用心书写的评语.有着催化剂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所以。我认为作文评语应倾注真情。  相似文献   

12.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作也是一样,多写才能妙笔生花,可是学生的作文写多了,教师的评改就成了问题。长期以来,家长、学生和社会舆论,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总是把教师的“精批细改”与“负责”、“有水平”等美称划上等号。事实上,教师呕心沥血、挑灯夜战勾划出的鲜红一片,换来的是大多数学生的“漠然置之”,感兴趣的只是作文本上的分数,细细琢磨者寥若晨星,“出力不讨好”的感受我深有体会。如何解决中学作文教学中作文训练与评改的矛盾,显得日益重要。在思索与实践中,我辟出了一条小径,愿它能成为中学作文教…  相似文献   

13.
张志智 《时代教育》2006,(12):120-120
作文评改历来是教育工作者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小学生作文自评自改是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一条好路子,它打破了传统作文评改模式,取代了教师“全批全改”的全承包制度,有利于改变学生“坐等分数、读评语、听讲评”的被列习惯,能唤起、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批改能力和写作水评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4.
激情是写作的命根子,传统的作文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写作情趣的激发,单一的作文批改方式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教师批阅的评语,好的,学生读它不仅是一种享受,还能产生再次写作的欲望。然而,教师坐在办公室里写评语的单一批阅形式,即便是教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日久必生厌,许多学生并没认真体味,有的甚至连看都不看,这势必影响到学生对写作的厌倦,乏味之情,那么,作为语文教师,除了利用传统的批阅法为学生写作激趣,还须讲究作文评讲的艺术,使艺术性、指导性相结合,以达到能激发学生再次写作冲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谈到作文教学,迎头就会碰到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改。其中“怎么改”一直是语文教师心中的“隐痛”,因为传统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的作文要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目前,许多学校的教学要求依然没有跳出这种窠臼,这实际上是套在作文教学上的枷锁,既约束了老师,又危害了学生。并且传统的作文教学的模式是“老师命题——学生写作——老师批改”,在这里,  相似文献   

16.
一天,我随意看了看女儿的作文,发现老师很少写评语,只是给了表示等级的B、B-。再看为数不多的写评语的作文,评语也多是“内容枯燥,没有详细的描写、结尾太罗嗦”之类的套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以往的作教学中,我们总是强调学生作一定要“自己动手”,但为了适应应试教育的要求,“一编二抄三套”的“灰色作”照样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作评改也总是一个模式。即学生写、老师改。老师辛辛苦苦地旁批、眉注,结尾写评语、划成绩,而学生觉得自己写作、老师改作已经是天经地义,作本发下来只看看分数,别的一概不管就塞进书包。  相似文献   

18.
据说朱自清先生做语文老师时批改作文特别仔细。朱先生批改作文从不吝啬心血,有错必改,看到精彩的语句,则用红笔画上圈圈,字斟句酌,一丝不苟。有一回,他在学生的作业上改了一个字,过后他又把学生找来说:“还是用你原来的那个字吧!我想还是原来的那个字好。”朱先生的好友俞平伯先生却不赞成多改,理由是学生只注重分数,从不看教师的修改和评语。  相似文献   

19.
陈加娟 《语文天地》2012,(12):57-59
记叙文是学生写作时经常选择的一种文体,可是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写什么”和“怎么写”。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一、言之有物言之有物就是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中学生写作究竟应该写什么?很多老师一直提倡“我手写我心”,这是对的。中学生应该多写“我”,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相似文献   

20.
“反评语”就是针对评语写的评语,即学生针对教师的作文评改情况有感而发写的评语它在内容方面可以评论、商榷,也可以褒扬、指正;它在表达方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叙事、抒情;它在形式方面可以是三言两语的随笔、短信,也可以是散文、议论文总之,“反评语”在作文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