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莉 《新闻前哨》2001,(3):17-18
大众文化就是老百姓的文化。大众文化应是被一个社会或一定地区的大多数人所欣赏、所接受的文化,其本质是一种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生存、享受、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归宿点和最高价值目标的人文文化状态。 我国当代的大众文化还只是一种初级阶段的大众文化,它的出现和发展与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有必然性的联系。因此,优化广播电视的传播效果,是提高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前提。 广播电视对大众文化影响的积极的因素体现在: 一、满足和诱导了我国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广播电视所建构的大众文化,因其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  相似文献   

2.
蒋莉 《出版广角》2015,(9):62-63
报刊是精神文化的承载者,是人类通过大脑的思考和创作,再运用报刊编辑技术加以美化,生产出的可供人们阅读的精神附属品.这既是对报刊产生过程的简单概括,也是人类创办报刊的初衷.随着社会的发展,报刊逐渐集商品属性和公共文化属性于一身,是市场化浪潮中信息传播媒介阵营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研究报刊版面设计的市场化美学价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档案文化及其价值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继续和创造的过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人类需要档案作为载体使之广泛传播和永久流传。档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历史原始记录,档案的形成与收集、管理与利用。不仅是一类具体的专业工作与社会服务活动。而且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文化现象。深入发掘档案文化蕴涵.系统研究档案对社会文化传承的特殊价值、积极开展档案文化的各种活动,大力发展档案文化。  相似文献   

4.
刘斌 《传媒观察》2003,(1):16-17
人文关怀是一种从文化角度对人的关照,其核心是对人的生存状况及历史境遇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以及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的自由的追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大众化报刊的迅猛发展,受众的兴趣与爱好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向受众无限靠拢,满足受众的阅读兴趣与欲望,成了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全球传媒一体化时代迎面向我们走来。传媒一体化,聚报刊、广播、电视、通讯、书籍等的优势和长处,文声图并茂、绚丽多彩。越来越多的人涌向这传媒一体化的载体——互联网络,并把它称为第四媒体。同时把网上传播的文化叫网上文化。网上文化是互动文化,多边互动,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档案作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档案的价值和地位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档案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而社会环境变化在给档案事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生存的威胁。社会对档案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及经济体制的转轨,使档案部门同样面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因此,档案部门应及时转变工作思路,改革工作方法,在改革中求生存、图发展,想方设法满足社会信息化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建立起适应社会信息化需要的档案管理模式,顺利实现档案工…  相似文献   

7.
姚芳 《档案天地》2008,(5):55-57
文化是和人类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发展史.人类在继承文化成果的同时.也不会忘记为子孙后代提供丰厚的文化源泉,从而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为满足自己欲求和需要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建档案恰似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1.记载人类历史和智慧的,是世界上现存的书籍和报刊。如果说,书籍报刊集中了人类社会的文明,那么装帧艺术就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随着现代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装帧艺术在社会文化建设中显示出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一些人对装帧艺术缺乏应有的认识,原因就在于装帧艺术缺少系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肖俊  滕云 《传媒观察》2007,(7):12-13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消费生活方式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出于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新闻消费成为我国当前一种主要的消费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尹世杰在《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8期撰文提出,当代经济学应加强对人的研究。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经济、文化的主体。社会发展应该体现主体的能力,是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发展、使人更美满幸福。当代世界一系列问题都牵涉到人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发展的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11.
郭競  张莹 《兰台内外》2007,(1):33-33
档案职业价值,主要是指其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社会价值体现在它必须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利用的需求;主体价值体现在它也需要受社会对档案从业人员的价值满足,即社会人对档案人付出的职业劳动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的度量。它表现为职业的魅力或吸引力。如何提升档案职业价值,提高社会主要群体的价值取向对档案职业的“人文关注”,寻求保证档案职业良性循环和发展状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是我们更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档案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的产物,围绕档案这一事物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都是为了人类能够对其管理和利用。因此,如果对文化这个概念做广义的理解,那么,不仅档案本身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成果,围绕着档案这一事物所进行的一切工作和物化成果都是一种文化现象,他们共同构成了档案文化。文化的过程就是把上一代人所创造并积累起来的各种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传授给下一代人,并由下一代人用自己的创造来充实它、丰富它,再传给下一代人,如此不断地累积、创造、传承下去,构成人类文化发展川流不息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3.
情感营销是营销领域出现的新名词,《辞海》对情感这样定义:情感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有关,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如道德感、美感、荣誉感等。营销(marking)是通过创造与交换产品和价值,从而让个人与群体得以满足其需求和欲望的一个社会和管理过程。由此,笔定义:情感营销是以市场交换的方式来提供虚拟的情感产品,从而满足消费的需求和欲望,是满足人的社会需要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高度应用、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人的智能潜力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充分发挥,由此推动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发生深刻转型的历史进程.国家综合档案馆是指由国家和政府设立并领导,负责接收和管理一定范围内具有社会和历史价值的各种档案,并提供社会利用的文化事业机构.信息化进程给国家综合档案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家综合档案馆要结合信息化的特定背景,找准自身定位,制定相适应的发展策略,满足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要,促进自身职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使之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服务于社会实现其自身价值.那么什么是档案利用价值?它有什么特点?如何更好地实现其利用价值呢?这是笔者与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什么是档案的利用价值 档案价值是档案与人们对它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马克思指出:"价值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档案价值是档案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人类的需要对档案自身属性的肯定关系.档案只有通过利用才能体现其价值,所以说档案利用价值就是档案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为人所利用的总和.档案利用率越高,其价值实现的越充分,越完善.  相似文献   

16.
<正>档案的文化属性,或者说档案具有文化价值,大概是一个不再需要论证的命题。早在2003年,人大王英玮先生就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指出:“档案的文化价值概念的含义是:人类通过各种有效劳动、智慧、经验等创造的,能够满足人类某种社会存在和发展需要的档案的有用性、有益性的总称。”[1]这一定义是否精当,暂且不论,但王英玮先生的研究,确属先驱。此后,关于档案文化价值的讨论多有所见,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商品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更注重商品文化价值的消费,由此产生了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和保障需要、归属和社会需要、尊重和地位需要、自我实现和满足需要。对消费时尚的追求是为满足尊重和地位的需要,属高层次的需要。所以在时尚文化产生的前提条件中,社会物质条件的丰富,也就是经济的发展是最基本的条件。在消费社会中,消费  相似文献   

18.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它作为无生命的有生力量以特有的、独立的形态存在,不仅仅是满足人类对万事万物的自我认知,还满足人们对情感的体验和理解、感悟作为有生命的个体存在的价值。对于书籍的策划、出版、编排、发行等如何满足现代人的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需要更加系统地分析并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19.
版权价值是指版权制度在满足人类特定的需要方面所具有的各种特殊性质、功能、用途和积极作用等。版权制度的本质乃是一种以利益保护与平衡的机制来实现文化生产与传播社会化的保障体系。这种保障体系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文化价值,所采用的工具手段则是经济价值。因此,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版权至少应该具备的两个方面的价值。本文拟着重阐述在经济和文化视角下版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并对两者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时春梅  刘红艳 《大观周刊》2012,(47):243-243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难免有偏差,有必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价值。主要是通过社会公共生活、学校业余生活、家庭日常生活三种途径,从而对人们的价值取向起到一个引导和扶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