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二语心理词汇中英语动词的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词联想测试探讨二语心理词汇中不同词频的英语动词的组织,可以看出低水平二语学习者和高水平二语学习者对于不同词频的动词反应有着明显差异,两组学习者对高频动词的反应均以组合型为主,但是对于低频动词来说,前者的反应以语音为主,而后者的反应仍以组合型为主。因此,不能笼统的认为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是以某一种方式为主,词性、词频以及语言水平等因素都在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中起一定的作用,从而导致二语心理词汇的性质既有语音的又有句法的。  相似文献   

2.
心理词汇是词汇在大脑中存储的心理表征。母语与二语心理词汇大体上同质,并非完全独立的两个部分,二语心理词汇发展过程中语音反应是必经阶段,二语心理词汇的理想状态是要建立起类似母语心理词汇的以语义连接为主的通达网络,二语心理词汇中的及物和不及物动词连接网络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学习者要尊重二语心理词汇建构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调整英语动词学习策略:重视母语,重视语音,进行以词块为单位的动词学习,并对及物与不及物动词区别处理。  相似文献   

3.
陈天泽 《海外英语》2023,(22):81-84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语义相近的近义词辨析一直困扰着英语学习者,也是英语学习与教学的重难点。以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为基础,以近义词prevent和stop两个动词为例,从语域、词频、搭配以及语义韵这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语料库对于英语学习者在近义词辨析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利用语料库来区别与应用英文中的近义词,从而增强二语学习者的辨析能力。  相似文献   

4.
每个动词都有自己的论元结构,因动词与搭配的名词间存在一定的语义语法联系,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论元结构有所选择。作为动词中的一类,英语方位动词有其特殊性。一些方位动词能在两种论元结构间转换,而一些只能用于其中一种。母语学习者能很好地掌握方位动词的用法,相反,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方位动词时易犯错误。通过探讨方位动词论元结构一语二语习得情况,发现中国学习者可能受到母语迁移及英语方位动词词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薛婵 《英语广场》2020,(1):51-52
形态和词汇丰富的语言如英语,有较为明显的规则动名词与不规则动名词之分,而形态贫乏的语言如汉语,没有明显的规则词与不规则词之分。因此对于英语屈折词汇,其中特别是英语动词过去时,名词单复数形式的习得等一直都是二语学习者的一个难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屈折词汇上很容易出错,不少研究者将这一现象归结为学习者的加工模式问题。本文主要研究英语动词屈折变化中的动词过去式,从词频效应对英语过去时的影响出发探讨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去式的加工模式。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二语学习者进行交互式反馈实证研究的目的是在以语法测试和图片描述为任务的活动中,探讨两种颇具代表性的交互式反馈——重铸和重复,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影响,进而找出对学习者最有效的反馈方式。21名受试者被随机分为3组:重铸组接受一个错误动词的重铸;重复组接受一个错误动词的重复;控制组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反馈。3组在4轮任务型诊断之后都进行了后测,结果表明,重铸组和重复组进步显著。其中,重铸组进步最为明显。这说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习得中,重铸比重复有效。  相似文献   

7.
英语作格动词可以被进一步区分为成对作格动词和非成对作格动词,这两类作格动词的不同特征使得它们在可习得性上有所不同。文章通过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这两类作格动词的习得状况,发现对于二语习得者而言,英语成对作格动词比非成对作格动词更难以习得,成对作格动词的习得难度就在于学习者要能认识到该动词的作格式和它对应的及物动词的被动式在语义功能上的差异,该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Yip(1995)关于两类作格动词的可习得性的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8.
英语作格动词可以被进一步区分为成对作格动词和非成对作格动词,这两类作格动词的不同特征使得它们在可习得性上有所不同。文章通过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这两类作格动词的习得状况,发现对于二语习得者而言,英语成对作格动词比非成对作格动词更难以习得,成对作格动词的习得难度就在于学习者要能认识到该动词的作格式和它对应的及物动词的被动式在语义功能上的差异,该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Yip(1995)关于两类作格动词的可习得性的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9.
关于二语学习者心理词汇的构建一直是心理语言学家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心理词汇构建为理论基础,通过词汇联想的实验方法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初级组,大学英语高级组两组不同受试者进行数据采集,着重探论了中国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累积的形式和特点,从而对如何在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词汇学习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英语心理动词中like类和please类具有反向性,其参与者即经验者和刺激物都可以做主语,但是概率不同,经验者做主语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刺激物做主语的概率,汉语也如此。本文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对比两类心理动词在结构和语义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词汇自由联想试验,考察了20个英语及物动词和20个英语不及物动词以及这些词对应的中文动词在二语学习者头脑中的反应,探究其中的规律性认识,并结合词典及教材中的动词编纂体例,求得动词学习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2.
金玉蛟 《海外英语》2012,(16):108-109
为了调查第一人称对于笔语主观性的影响程度,笔者以"I"为切入点从语误、人称代词以及认知动词三个方面分析其使用情况;通过对受试者的调查与反馈,笔者得出学生对于人称代词、人之动词的主观性及主观性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基于语料,笔者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笔语写作中的主观性会出现"强-弱-强"的变化趋势。并且,母语负迁移是导致英语议论文主观性的主要因素,语用推理愈来愈成为影响主观性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3.
英语是一种以动词为中心的语言,其基本句型都是按照动词的分类而形成的;而汉语并不一定依赖动词,却是积字成句,积句成章。英汉两种语言不仅在句法层有如此的差异,在语篇层也有语篇发展和语篇连贯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一定困难。为了减少这些困难,本文对某些代表性错句予以分析,以帮助这些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小型主题写作语料库,考察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动词搭配错误。以学生二语写作的心理过程为切入点,对动词搭配错误进行分类,并探究其认知原因。研究发现:汉语动词概念化和词汇化方式影响是二语动词词汇搭配错误的重要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查第一人称对于笔语主观性的影响程度,笔者以“I”为切入点从语误、人称代词以及认知动词三个方面分析其使用情况;通过对受试者的调查与反馈,笔者得出学生对于人称代词、人之动词的主观性及主观性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基于语料,笔者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笔语写作中的主观性会出现“强-弱-强”的变化趋势.并且,母语负迁移是导致英语议论文主观性的主要因素,语用推理愈来愈成为影向主观性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以边疆少数民族高/低水平英语学习者的调查发现:高分组在语篇内信息的调用频次和成功率两个方面均远远高于低分组。并且两组受试者在语篇内信息调用的策略上截然相反:高分组主要依据语篇内信息答题,然后再用分句内信息辅助确认,而低分组主要依靠分句内信息答题,再用语篇内信息辅助确认。研究结果表明完形填空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作为一种语篇理解能力测试手段,其效度良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为基础,对中国学习者可及性指示语的掌握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写作者在指示词频和指示词频数比例方面都非常接近。不同水平学习者在指示词使用失误方面差异显著,同质条件下,水平越高,指示语失误越少。  相似文献   

18.
英语的语篇衔接以“形合”为主,汉语的语篇衔接则以“意合”为主,这种差异性是造成英汉两种语言语篇表达风格不同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英汉翻译中应注意这种差异性,并加以恰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类母语水平是二语习得水平的上限。本文以英语本族语者词汇联想结果为参照计算联想比,考查具体性对于二语学习者词汇发展类母语水平是否有显著影响。研究问题包括:1)具体性对于二语词汇反应词的联想比有何影响?2)具体性对于二语独有概念反应词的产出有何影响?结果显示,具体词和抽象词在两个方面都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表明具体词发展的类母语水平更高,更加接近母语者。研究结果验证了双重编码理论和语境有效性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下面有两组英语词语,(A)组含有形容词heavy,(B)组含有动词play。你知道它们的汉语对应语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