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该给语文课做“加法”还是做“减法”,一直是小语界争论不休的话题。笔者以为聋校在语文课中立足课本而不拘泥于课本,适时、适宜地将聋生的目光引向丰富广博的语言世界、情感世界、审美世界,是十分必要的。下面以全日制聋校语文教材第十五册中《海伦·凯勒》一课为例,尝试如何给聋校语文课做“加法”。  相似文献   

2.
20以内退位减法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多种计算方法,有助于拓宽思维、发展智力。这里向同学们介绍几种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一、做减法时想加法做退位减法时,利用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关系,逆向思考,采用加法来计算。例计算12-8=□,先想:8+□=12,因为8+4=12,所以12-8=4。要掌握这种算法,一定要熟练进位加法,不然,加法想错了,减法也跟着错。二、用“破+法”计算做退位减法时,因个位不够减,可先从10里面减,剩几再和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起来。例计算14-8=□个位4减8不够减,先用10减8剩2,用剩下的2再加个位上的4得6,…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教学要实现能力为重,达成能力的措施,某些方面变重,实际上就得做加法,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加法?既然有了加就得有减,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做减法?在五个维度上做加减法我建议,讨论这个问题,可以按照以下的五个维度对定位能力为重进行加法和减法。一是目标导向。正如约翰?洛克所说:教育,重要的是要在  相似文献   

4.
“九义”小学数学第一册(六年制)第五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能正确而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学会解答“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了解教学内容所处的地位,夯实计算基础 因为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用“想加做减”的方法来进行计算,而任何多位数加法在计算过程中,一般都要分解成一位数加法,多位数乘法的计算也经常要用到加法,所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是小学阶段  相似文献   

5.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多位数减法的基础。这里,介绍几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一是“想加法,做减法”。这是教材中所采用的算法。在学习进位加的同时,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关系,利用进位加法的口诀求减法的结果。它的优点是,突出了加。减法运算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运算。教学时,要注意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掌握“以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即“因为6 5=11,所以11-5=6或11-6=5”这一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用一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普遍存在以下现象:根据题目中的个别字词列式,即瞎猜瞎撞;学了加法就用加法解题,学了减法就用减法解题,加法做错了就改减法,减法做错了就改加法,即耍小聪明;会列式计算,但说不清列式的理由,即会做不会说。瞎猜瞎撞,很多时候能撞对;  相似文献   

7.
胡力 《湖南教育》2001,(7):33-33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它是与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加法相对应的减法内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从教材分析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做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关键是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即算法是“想加法算减法”。当20以内进位加法熟练了,退位减法也就迎刃而解。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在最初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20以内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1997年苏教版教材是用“做减法想加法”这一教学思路贯穿于整个教材,而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2002年苏课标教材增加了“破十法”来解决退位减法。对于这一改变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教材从还原论到系统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范本”,应该站在最高的理论基础之上。在教学进位加法过程中体现了“凑十法”这一教学观点,教学退位减11-9,苏教版教材让学生去想9 ()=11,把退位减法还原到做进位加法上,教材体现了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6道退位减被机械地还原到35道进位加,这是典型的还原论。新的苏教版新课标教材把进位加法看做系统,利用“凑十法”进行教学,无疑学生会在头脑中把加减法建立成一个有序的知识架,“破十法”可以解决因为忘记加法而不会计算减法的局面,笔者用这两种算法对不同班级进行教学,学“破十法”的班级有70%会独立做32-9,学“做减法想加法”的班级只有50%能独立做32-9。可见“破十法”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是大有益处的,苏教版教材的改变也是编者教学理念的重大转变。二、教师是教材的挖掘者教材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剧本”,不同教师对于同一个“剧本”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想办法...  相似文献   

9.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 20以内进位加法和理解加减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两位数及多位数减法的基础,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学本单元时,应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一、突出重点,适当开放   1.突出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只是相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而言的,教材没有表示出“退位”的含义,也没有出现退位的标记,是在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即“做减法想加法”。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就要重点引导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10.
说起教学内容整合,大家往往会联想到叠加、合并,似乎整合就是做"加法",事实真的如此吗?整合应是在基于教材分析与学情调研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重构,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这样才能让数学学习在课堂上真实有效地发生。基于此,笔者尝试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角"的教学为例,在深入解读学生与教材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本文通过精准定位、精练学材、精选学法三个层面浅谈数学课既做"加法"又做"减法"的思考与做法。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知道,备课通常需要做加法,要熟读教材,弄懂知识点的发生、发展过程,明晰知识点的前后联系,通晓知识点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要清楚课程标准中该知识点学习的要求.除此之外,备课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熟悉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充分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生成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等等.可以说,备课时的加法做得越充分,上课就越有底气.但是,备课仅仅只有加法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加法的基础上做减法.只有做好减法,才能剔除不必要的干扰,素材更精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注意突破难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在整数四则运算教学中我们分别注意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教学上的难点。一、在加、减法运算教学中,注意突破“进位”“退位”难点。例如在教百以内加、减法时,进位、退位都是难点。这是因为,做进位加法,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做退位减法,要从十位退一作十,这些道理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于理解的。在计算的时候,他们往往把进位的数或由于退位应该减去的数忘记了,以至发生错误。为了突破这进位、退位难点,我们在教学中,复习好百以  相似文献   

13.
……减法     
我的一位好朋友一本正经地对我说: "最近我发现,所有的数学运算都是在做减法。" "胡说八道,加法也是减法?" "哈,亏你还是数学特级教师呢,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 对呀,我怎么粗心了呢? "那么乘法呢?"  相似文献   

14.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写错数字、漏写符号、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将加法当成减法等错误。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并积极地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要将教师的工作压力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逻辑上讲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减法",另一个是"加法"。做"加法"可能是个更好的思路。教师的减负,最近一段时间好像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做教师是个良心活,属于"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那一类。但教师也是血肉之躯,不是机器人,可以承受的工作压力和连续时间终归有限。愚以为,要将教师的工作压力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逻辑上讲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减法",另一个是"加法"。所谓减法,是指大家普遍感到不堪承受教师名分的工作之重,想办法减轻一点儿负担,但我有点儿怀疑这方法很难奏效。  相似文献   

16.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可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中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教学后进行的,因此,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一是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我们知道,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发展或延伸来的,所以,要注意复习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以便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为学习小数加、减法铺路搭桥。二…  相似文献   

17.
所谓做"减法"就是指语文课堂上要去掉那些与语文教学无关的东西。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与本节课无关的东西多了,就会挤占宝贵的教学时间,所以做"减法"的实质就是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具体说来,做"减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减去那些不必要的教师讲解我听过很多堂语文课,十有八九都会出现语文课时间不够用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这些语文教师不必要的话说得太多,不必要  相似文献   

18.
一、充分挖掘新教材中蕴涵化归思想的内容 有化归数学思想意识的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能挖掘出大量的运用化归法解题的例题、习题、实践操作题……比如,在基本的四则运算中,减法可以化归为已学过的加法来进行运算.“13-7=?”想7加几得13,7加6得13,所以“13-7=6”,显然这是运用加法来计算减法,即做减法想加法.再比如做应用题时,可以把复合应用题化归为简单应用题来解答.例如:  相似文献   

19.
“九义”教材第四册把万以内的加、减法分成两个单元编排。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编排了万以内一些数的口算和不进位的珠算加法、不退位的珠算减法,为教学比较复杂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奠定了基础。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据此,我曾经写过一篇《减负要善于做减法》的短文,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觉得单做减法还不行,要加减法一起做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加,是加学生缺少的、需要的、感兴趣的、有益身心发展的。加法就是学校要抓好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