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美形式理论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核心。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内容与形式二分法的理解,对界定艺术的独特本质,揭示审美和艺术的政治,革命功能的间接性,具有新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审美形式理论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核心。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内容与形式二分法的理解,对界定艺术的独特本质,揭示审美和艺术的政治、革命功能的间接性,具有新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现代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审美和艺术的功利性、审美形式理论、新感性、艺术自律等观点拓展了现代美学的思维空间和发展前景 ,规范和引导了现代美学思潮的多元走向  相似文献   

4.
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批判”.正是在文化批判理论的总体框架内,马尔库塞试图把美学建设成为一门具有现代色彩的感性科学.他在审美理想与文化选择之间、审美活动与人的解放之间、审美形式与艺术的社会政治潜能之间建立起了新的联系,拓展了现代美学的思维空间和研究视野.然而,马尔库塞的理论学说只是一种具有浪漫色彩的“美学乌托帮”,不能成为一门有助于人类解放的“审美人类学”,非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和观点使他陷入反科学的泥潭而难以自拨.  相似文献   

5.
“审美形式”是马尔库塞艺术和美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范畴,他的整个美学思想都是围绕着审美形式而展开的。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形式与内容二分法,把审美形式提到本体论的高度,他对审美形式的界定、审美形式功能的阐述以及对艺术独特本质的界定都具有跨时代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美学史上,马尔库塞最鲜明地提出新感性的本体价值;强调作为感性核心因素的想象的超越功能;赋予艺术塑造新感性、构想生存能力和变革潜能的特性;针对西方工业社会唯理论对人的生存自由的压抑,呼吁以新感性救赎世俗,倡导非压抑性生存方式。马尔库塞有关生命本然及审美存在之思,对于人的审美的感性解放以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7.
马尔库塞论艺术的革命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核心部分是对艺术的革命功能的阐述。笔者从艺术对现实的否定与超越、对心灵的解放、对新感性的造就等革命功能作了逐一考察 ,探索了马尔库塞艺术革命功能的承载方式和艺术革命功能的特殊性等问题。笔者认为马尔库塞的艺术革命功能理论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但同时存在着某些理论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在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中,新感性理论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从其产生的思想基础,与人的解放的关系,审美和艺术对新感性的造就以及对世界的重建等角度对其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中,新感性理论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从其产生的思想基础,与人的解放的关系,审美和艺术对新感性的造就以及对世界的重建等角度对其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面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压抑与异化,马尔库塞对人的解放之路进行了沉思。他在赞同马克思把人的解放的实质归结为人的本质解放的同时,又依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学及心理结构理论,提出了不同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解放的理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解放美学观:人的解放的实质在于人格、精神与美感上的爱欲解放,而爱欲解放得以实现的关键途径是艺术和审美,艺术和审美具有造就“新感性”、批判现实社会、加强个体主体与社会整体力量的功能。马尔库塞的解放美学突出了艺术、审美与人的未来的深刻关联,值得借鉴。但这一丝毫未触及资本主义制度根源的艺术审美救世观只能是一种主观设想。  相似文献   

11.
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代表。笔者从审美主体性角度对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开掘,认为无论是他对爱欲解放论的强调,还是对艺术审美革命论的坚持和新感性的张扬,都落实到他对异化现实的反对和自由人性和社会建立的期待上。  相似文献   

12.
审美形式论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相反,马尔库塞认为,艺术的政治潜能在于艺术本身,即在审美形式本身。本从分析其对“审美形式”一词的特殊规定性入手,探讨马尔库塞对学艺术的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观点,并试图纠正学界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13.
马尔库塞一直致力于解决革命主体问题。在解决"发达工业社会能够遏制质变"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能够打破这种遏制并推翻这一社会的力量和趋势"的矛盾中,他试图用艺术的"审美之维"来解放"单向度的人",从而重新创造出革命主体。因而,革命主体在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中扮演了艺术的"接受者"角色。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马尔库塞却陷入了理论困境,只能在对资产阶级高雅艺术的"寻梦"中获得虚假的精神抚慰,用浪漫主义的(同时也是唯心主义的)乌托邦式的思想自由代替行动的自由,将美学变成了单向度社会的精神避难所。  相似文献   

14.
爱欲解放本体论的提出,既是马尔库塞对人性的重新解释,也是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在马尔库塞看来,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是一种压抑人性的新的集权专制,审美之维则是他提出的爱欲解放之路;在他看来,艺术的美学形式具有自主性、超越性与否定性的特性, 具有建构人的新感性的政治潜能.  相似文献   

15.
萨特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石是他的想象现象学,其哲学本体论与审美论在深层上是一致的。萨特的美学理论强调美在创造中,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的表征。而自由就体现在人对现实的超越与否定之中;审美对象是一种想象对象,审美活动是一种想象活动,具有非功利性。萨特的这种美学理想是法国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现实的反映。而强调艺术的社会性和实践品格,是萨特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思想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马尔库塞看来 ,艺术的革命性源于它的“美学形式”。艺术的“美学形式”具有“疏隔”和“超越”的功能 ,它通过社会现实的物质力量发挥革命功能。艺术具有改变人的感性、理性 ,从而改变人的感受的新的感受力。正是这一新的感受力 ,改变着人的认识 ,也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程。艺术劳动是消遣性质的活动 ,不仅艺术劳动 ,而且所有的劳动都应是消遣性质的 ,只有这样 ,才真正实现了“劳动”解放  相似文献   

17.
论马尔库塞的“新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感性”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本文从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哲学基础、思想根源以及与艺术的关系、对世界的重建等方面对这一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提出其新感性与前代哲人所谓的感性有本质的不同。本文认为,马尔库塞首次提出新感性这个概念,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尔库塞的艺术形式论是其美学思想的重要构成维度,它从"审美之维"与社会理性之维关系角度来审视艺术形式,把艺术形式视为艺术的政治、革命功能的实现介体,并揭示了艺术形式与作品内容、艺术形式与感性解放、艺术形式与美学规律的关系.这一艺术形式论以其自身鲜明特色而殊异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式理论和现代西方形式主义美学流派.  相似文献   

19.
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是在后工业时代面对人的危机、情怀的危机和艺术的危机而提出的.马尔库塞强调建立以个体意识为核心的艺术自律体系,从而为艺术在当下的建设中寻求理论支撑和生命源泉.他的“新感性”与艺术的关系在后现代艺术的大背景下从审美的维度上达成了一致性,其意义在于重建个体及其所生活的世界,特别是人的艺术世界.艺术的审美态度是人类另一种生存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感性”的建构为实现个人自由和幸福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审美关系理论是现代美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着审美特性、美感经验以及与之相应的美的感性形态的生成问题,而且关系着美的根源或美学本体论问题。中国现代美学早在30年代又一次提出这个问题,这表明审美关系作为现代美学课题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和无法回避的历史意义。审美关系理论仍需要向前推进,仅仅局限在经验地描述审美不同于实用和科学的特点,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美学的研究水平。实际上,非实践、非认识的审美关系,恰恰是从实践和认识两大关系中转化升华出来的,为了深入理解审美关系,必须首先理解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看到作为两者综合的审美关系及其特性是如何形成的,看到美的形态是在怎样条件下呈现出来的。这些理论,将为审美关系的研究,为美的形态和艺术创造的历史研究,提供美学基础理论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