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希熙 《今传媒》2020,28(5):59-61
如今,网络中的民粹主义言论屡见不鲜,在一些网络公共事件中还呈现极端化倾向,对舆论造成负面影响并导致事件非理性发展。探析网络民粹主义,应当考虑到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心理动因,并反思网络技术本身在言论思想繁杂的时代,如何来有效地加强正面引导及监管,发挥舆论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艺涵  包晓峰 《今传媒》2011,19(3):135-136
当前,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及行动方面的影响是深刻的,本文针对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舆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及具体对策,以期帮助高校开创舆论引导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张晓嵘 《新闻世界》2013,(6):108-109
随着民众对社会话语权和知情权的呼声愈发增高,媒体也随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更为显著的作用。媒体的舆论传播在社会热点事件中也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主导了社会舆情的走向,使受众走向误区,并影响事件本身的发展。本文以年初热点话题“李天一事件”为线索,分析事件的舆论传播机制以及所产生的舆论效应,指出媒体在此次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得出一些启示。目的在于让媒体的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让媒体的舆论回归理性,正确引导受众心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正确发挥媒体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影响巨大,伴随它产生的网络虚拟社区的舆论对其发展和解决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着重研究虚拟社区中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生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合理引导网络舆论,促使虚拟社区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蓓 《新闻世界》2009,(4):112-114
本文从“华南虎事件”入手,将舆论的形成过程和网络舆论传播的特性相结合,分析网络舆论事件中的民间舆论群体的形成及其对现实社会各种问题的情绪表现或意见表达的特点,这一群体的话语实践对政府、公众舆论、传统媒体所带来的影响,并从中对当前网络舆论引导与调控作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新闻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方式,校园网络舆论作为网络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舆论的影响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各种新型媒体的出现,校园网络不断发展,高校学生可以在校园网络平台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校园网络平台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对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进行了思考,旨在能够利用新闻媒体正确引导校园网络舆论,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尚艳 《今传媒》2012,(3):103-104
"郭美美"事件发轫于微博,在网络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对红十字会的网络舆论。经过传统媒体对事件的报道,这股网络舆论蔓延至社会现实,引发了全国对红十字会的质疑和对我国慈善事业整体的否定,这种社会危机源于对网络舆论引导的不及时。面对网络舆论,传统媒体只做到对其的关注报道,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介入机制,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进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8.
建立社会、市场和主流媒体的协调机制,抓住舆论引导主动权和主导权是昆明"3·01"暴恐事件舆论引导的成功经验。暴恐事件舆论引导是一项涉及社会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的综合性社会工程,只有加强反恐宣传活动和普法教育,才能让暴恐事件舆论引导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发挥媒介市场对信息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让信息传播主导舆论引导。主流媒体用新闻专业主义报道消除谣言影响,满足公众信息需求,掌握暴恐事件舆论引导主导权。  相似文献   

9.
高校网络舆情的把握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社会生活的主要平台。校园网络舆论空间因其参与主体的平等性、舆论活动的开放性、参与方式的互动性,作用变得日益强大。但校园网络舆论空间仍存在着舆论参与主体不具有代表性、网络舆论主体责任与权利不对等、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网络言论统一性不强等问题。因此.要采取建构理性的网络舆论文化、把握引导校园热门话题的主动权、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有效性、构筑高校管理者与大学生协商交流的网上互动通道、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空间伦理道德建设等措施.强化对校园网络舆论空间的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时期的舆论引导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这一宣传思想,成为新形势下对舆论引导工作的概括,为高校舆论宣传指明新方向。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病毒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中国面临严峻的公共卫生危机考验。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后,掌握信息发布主渠道,及时、有效地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作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宣传已成为普遍面临的新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当下高校新冠肺炎疫情舆论宣传形势,采用个案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对部分高校在疫情期间舆论宣传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究基于"时度效"理念下,高校网络舆论宣传的有效途径,以期在互联网视域下,对高校网络舆论宣传工作的开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顾凯 《传媒》2017,(22)
移动互联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参与社会生活、发表观点、表达见解,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把握网络社交平台带给我们的新机遇,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网络舆论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以及对传统媒体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社会正在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舆论环境。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中,由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动形成的巨大舆论效应,不仅给各级党政部门带来了舆论引导的新机遇,同时也在考验着党政部门的执政能力。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和干部在应对媒体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当危机事件、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些政  相似文献   

13.
丁新吾 《视听界》2011,(1):91-91
当网络信息升级为热点事件,事实和舆论出现偏离,强大的网络舆论会对事态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网民、传统媒体等多种力量的推波助澜下,舆情的发展极易出现失控局面。因此,我们在看到网络新闻价值取向变化对新闻传播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消极影响,加以引导。近年来,泰州广电在应对网络热点事件、积极引导网络舆论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影响力越来越凸显,正日益跻身社会主流舆论行列。本文将分析微博中意见领袖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以及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行为表现,探讨其在网络舆论形成中的作用和影响,以有利于政府在处理社会公共事件时,能够更好地利用微博来引导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大量网络舆论事件和案例的深入分析,讨论了网络环境下舆论的形成和分布特点,提炼出网络舆论形成的模式图,并基于对网络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提出对网络舆论引导和调控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机构监测网络舆论环境,预防恶性网络舆论事件,积极有效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网络舆论与网络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网络舆论属于一般舆论的范畴,但因其与网络紧密结合,因而又具有独特性.同时,这些独有的特征也决定了网络舆论更易于导致群体性的网络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种集群行为,严重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会对网络内外秩序产生干扰,甚至危及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8,(6):56-63
网络舆论场是一个复杂系统,媒介、网民、政府等舆情构成要素在不同类型舆情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本文基于社会协同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媒介、网民、政府在舆情事件中的参与角色与作用。研究发现,媒介、网民、政府存在不同信息偏好,网络媒介在舆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网民对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的态度倾向存在差异,网络意见领袖主要出现在文化体育、企业财经和教育舆情事件中,网络动员现象在环境、食品安全和文化体育舆情事件中更为普遍;政府对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的干预时效、干预方式不同,少有事件能推动政府政策修改。社会现实是舆情事件产生的土壤,社会心态是舆情事件传播的动力,社会管理者应该在把握网民心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媒介特点引导舆论,确保网络舆论场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媒体对大学生救人落水溺亡事件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关于社会良知和社会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探讨。笔者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报道的分析,提出了社会新闻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和目前舆论引导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在如今信息网络沟通渠道日益丰富的今天,社会媒介沟通方式呈现多样化,舆论发布的渠道也多种多样。各种最新信息层出不穷,信息交换频率越来越快,更新换代不断加强。然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也不免有一些新闻以假乱真,从而误导民众判断。由于在网络空间中民众表达个人意见的限制条件低,一旦有人煽动情绪,很容易让其他民众盲目跟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一件可能并不十分确定的事件进行道德绑架。这种事件在近几年层出不穷,若不好好管理引导,会让事态的性质扭曲甚至恶化,会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因此,要重视对网络新闻的引导作用,净化网络社会环境,让真正有思想、充满理性的言论充斥舆论网络。因此,本文就此话题展开研究,探讨当下网络舆情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郭婷 《今传媒》2011,(8):24-26
近年来我国各种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在这些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后,都会产生许多社会舆论,而舆论又会反过来影响事件的发展趋势。如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整个社会舆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舆论的走向对于危机的进展起着深化危机或缓解危机的重要作用。鉴于网络舆论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分析网络舆论的特点,并研究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