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辛楠 《新闻界》2014,(1):17-22
媒介环境学派以研究媒介、文化和社会的关系而闻名,但也饱受技术决定论的质疑。在"媒介意识形态"理论中,波兹曼厘清了媒介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既强调媒介技术在社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深深表达了技术研究中所饱含的人文关怀。本文从媒介的偏向性、媒介的隐蔽性、作为整体生态环境的媒介以及对技术决定论误解的澄清中对该理论进行解读,以期更客观地认识媒介与技术对于当代文化的影响方式,并为我国媒介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媒介文化,从字面的意思理解由三个要素构成:媒介、文化、媒介产品.其中,“产品”要素成为当下媒介文化的核心,媒介产品是用来销售赚钱的.通过议程设置,媒介文化建构了我们生活的“拟态环境”. 大众文化是与精英文化相区别的,但大众文化诞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的大众媒介承载方式,异化了大众文化.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  相似文献   

3.
赵斌 《传媒》2017,(17)
新世纪以来,媒介文化异军突起,根据媒介形态不同,形成了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等类型.作为主流媒体文化和社会价值的主要承担者和传播者,媒介文化实际上更加强调文化的媒介呈现方式,以及媒介形态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作为大众文化下的亚文化系统,媒介文化肩负着传播新时期主流文化以及边缘文化的历史使命,这也成为传播学日益关注的焦点.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王月博士独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的《新世纪媒介文化的变迁》一书,从新世纪文学期刊、文学出版、影视和网络四大媒介对文学生产的影响着手,以新世纪以来发表、出版的小说为对象,对媒介文化变迁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国内外针对媒介融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网络媒介的兴起为闽台文化媒介融合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如何把握时代脉搏,提高闽台文化媒介的市场竞争力,谋求更大的发展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从媒介融合概念、两岸和海外研究现状、闽台文化媒介的发展现状等进行分析,对闽台文化媒介融合的制度创新、平台创新、内容创新、人员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证,为闽台媒介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丹凌 《今传媒》2016,(6):37-37
“媒介是一种特殊的启发性思维的制度”,克劳斯·布鲁恩·延森的表述意在强调媒介作为社会和文化的“基础的构成单位”,在他那里,媒介被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发挥着构成社会、文化存在的本体性作用。过去,我们把媒介视为“数量有限的生产/发行源头向外辐射的产物”,视为社会和文化的建构的结果;现在,技术革新和全球媒体的发展使“什么是媒介”重新成为问题,媒介文化成为一个正在展开的世界,这意味着不仅是社会和文化塑造媒介,媒介也反向塑造着社会与文化,这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对等的建构关系,媒体的普遍化趋势无限放大了媒体的意义。因此,“媒介视角”成为一种普泛的社会考察框架,不仅存在于对媒介、媒介产品、媒介现象的考察当中,亦存在于对文化及社会发展的探析当中。媒介在这里被普遍化为一种思维、一种结构、一种构成性基础,最终,从文化价值体系中脱颖而出。本期“媒介批评”栏目立足于大众媒介本身的发展变化及当今媒介文化语境,通过对当今传媒现象的研判,有望促进网络文化建设、推动媒介融合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静  鲁雷  王肖楠 《新闻传播》2015,(2):32-33,35
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分析当下的媒介环境对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加强舆论引导、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加强科技创新文化主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等措施来改善媒介环境,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媒介社会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化社会的今天,以大众媒介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对传统农耕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并且使其逐渐脱离农耕社会的文化土壤。但大众媒介又是传统农耕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各种农耕文明的民俗文化经过文字、音频、视频等现代媒介的加工处理得以重新展示,这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农耕文化,而且开掘了这些文化的商业价值,起到了很好的展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代文化研究从大众文化转向媒介文化与大量的新媒体现象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从大众文化转向媒介文化的过程中思维范式的转变就成为其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探讨了在新媒体时代媒介文化研究思维范式的转变,主要从理论生成语境的变迁、媒介融合影响下的文化融合、从生产批判到消费至上的转移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媒介文化由二元到中立的思维范式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化与媒介息息相关,可以说媒介传播并塑造文化,文化影响了媒介传播。人类社会中无论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还是其他体育、艺术文化等等形式都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特别是与大众文化密切相关的城市文化浸染着媒体的发展。单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形式来看,媒体发展深深地影响着其所在城市的"建筑文化""城市本土风俗"。本文以纸媒《哈尔滨日报》所传播的相关内容作为分析范本研究其传播过程中对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影响与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参与式文化:一种全新的媒介文化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2.0网络带来了媒介文化样式的转变——由传统的被动式媒介文化转向更注重创造与分享的参与式文化。本文从个人、媒介、社会层面分析了参与式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传媒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兴起为传媒研究提供了一条新路径。该学派重视传媒研究 ,与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及该学派重视通俗文化及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学术传统有关。该学派在文本分析、符号学方法及受众理论方面为传媒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们应构建什么样的媒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媒介文化对此负有神圣的责任与使命。对此,要充分认识媒介文化的文化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民本意义、权力意义。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公信力强、文明和谐、与时俱进、富有创新力的媒介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王熙  何尧 《新闻界》2008,(2):60-61
本文将以文化批判理论为依托,探讨消费主义文化盛行下的媒体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Google图书馆引发的对中国新媒体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歌图书馆招致各方争议,引发我们时以网络为代表的中国新媒体产业的思考.对此,为促进中国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政府应有所作为,培育具有战略气质的民营文化主体.产业界应优化(产权)结构,塑造开放、共事的新媒体产业文化,提升中国新媒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以"科学人讲坛"在"新媒体+科学文化内容"方面的有序推进为主要案例,论述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找到专业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优势及发展方向。[方法/过程] 梳理"科学人讲坛"讲座内容、推送渠道及观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影响科学文化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结论] 新媒体及时、灵活、强互动等特性在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丰富馆藏及科学人文精神与新媒体技术优势的结合,使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公众的参与兴趣得到了极大提升,拉近了科学与公众间的距离,提高了科学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以"科学人讲坛"在"新媒体+科学文化内容"方面的有序推进为主要案例,论述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找到专业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优势及发展方向。[方法/过程] 梳理"科学人讲坛"讲座内容、推送渠道及观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影响科学文化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结论] 新媒体及时、灵活、强互动等特性在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丰富馆藏及科学人文精神与新媒体技术优势的结合,使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公众的参与兴趣得到了极大提升,拉近了科学与公众间的距离,提高了科学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数字媒体孕育了各种新的文化景观的形成,改变着人们对文化的认知方式和表达手段。网络传播就具有表达上的随意、戏仿、谐谑和拼贴的游戏化特点,人们常常被越来越多地‘拉’出现实世界,手机传播使文化活动和日常活动变得更方便、灵活、快捷、多变、不稳定和随心所欲。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the use of a foreign country's media and culture influences perceptions of that country. A total of 315 Korean and 290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 were surveyed in 2002 to facilitate the author's analysis of the flow of cultural products between Korea and Japan and the impact of their use. Between countries cultural products flow in one direction because of differences in market size and 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This paper aims to reconfirm the asymmetric flow of cultural products between Korea and Japan. Its results reveal that Korean college students spend 25.40% of their media usage time consuming Japanese media products, whereas only 1.79% of Japanese students devote any time at all to Korean products. Next, studying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media use, the author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asymmetric cultural consumption on how Koreans and the Japanese perceive each other. Perception of a country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three variables: cultural affinity, product purchase intention, and preference for the country. Use levels of foreign media, cultural exposure to the foreign country, and social demographics were hypothesized to influence these variables. Traveling experience to the counterpart country and preference for that country's food were measured to represent cultural exposure. Gender was a significant variable influencing cross-cultural perception. For Japanese students, first-hand exposure to Korean culture affected their perception of Korea significantly, whereas Korean students were more strongly affected by media use. Interestingly, Korean students’ domestic media use negatively affected their cultural proximity to Japan, while Japanese students’ domestic media use positively affected their intentions to purchase Korean products.  相似文献   

19.
王莉 《兰台世界》2020,(5):62-64
作为社会公共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档案馆更应该顺应现代新媒体技术发展要求,做好两者融合,发挥其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展现信息服务优势。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档案科普栏目等具体形式,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信息资源利用不足、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不足、新媒体技术应用层次不高等问题,提出了要把馆藏资源和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服务中进行有效融合、建立和完善数字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分享机制、不断提升公共档案信息文化传播影响力等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is special issue addresses a topic of journalism studies that has previously been somewhat neglected but which has gained increasing scholarly attention since the mid-2000s: the coverage and evaluation of art and culture, or what we term “cultural journalism and cultural critique.” In this introduction, we highlight three issues that serve to frame the study of cultural journalism and cultural critique more generally and the eight articles of this special issue more specifically: (1) the constant challenge of demarcating cultural journalism and cultural critique, including the interrelations of “journalism” and “critique”; (2) the dialectic of globalisation’s cultural homogenisa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specificity of local/national cultures, on the other; and (3) the digital media landscape seen in terms of the need to rethink, perhaps even redefine cultural journalism and cultural critiq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