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丛培鑫 《职业技术》2007,(2):153-15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要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型的农业生产结构,建立弹性的农业生产结构,建立有地方优势的农业生产结构.这涉及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涉及到农民自身的利益.但要真正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排除一些障碍,并做好一系列服务工作.笔者就到农村的所见所闻略述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完成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传统的农业结构、生产方式、生产目的必将发生重大转变.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政府都制定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划并且已陆续开始实施.这种农业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必然导致对现代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旺盛需求.用人单位近两年对我校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做为高等农业院校,我们应该审时度势,抓住机会,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农业高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3.
湖北是全国农业大省。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北农业产业结构越来越协调合理,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其他农作物生产发展迅速,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良好。但是在发展过程也暴露出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行政干预过多、结构调整缓慢等问题,需要在下一步的发展中通过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完善对农业的全方位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绥化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农业产业结构是其稳定农民经济收益,提升农业长效发展质素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本着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尽快做到地区间平衡发展的根本目标,文章以分析绥化地区地势和气候为主,对绥化市农业产业结构应需的调整方向和具体调整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文中所述的产业结构调整建议均以2018年绥化市农业农村工作重点为依托,希望可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5.
施秉农业自然资源在黔东南州得天独厚,利用良好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能够促进施秉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通过对施秉县农业产业结构分析,论述了施秉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应着力于发挥"政府推动力"的作用.充分利用增长极的效用以及提升资源要素禀赋.  相似文献   

6.
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要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条件,而且要求“因‘时’制宜”,根据客观需求及经济技术条件的可能,“适时”地调整农业部门结构,以期取得良好的效益。本文拟以兴隆县为例,对燕山东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规律做一粗浅探讨。一、兴隆区位特征和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兴隆县位于燕山山地东部,古长城北侧,京、津、唐、承四市之间。燕山山地最高峰雄峙于县境西北隅。京承铁路、京承、兴津公路等交织成网,交通便利。该县农业自然资源有以下特点:①山场面积广,耕地比重小。全县土地面积468.45万亩,其中山场390.75万亩,耕地28.2万亩,河流、村庄、道路49.5万亩,分别占总面  相似文献   

7.
施秉农业自然资源在黔东南州得天独厚,利用良好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能够促进施秉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通过对施秉县农业产业结构分析,论述了施秉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应着力于发挥“政府推动力”的作用,充分利用增长极的效用以及提升资源要素禀赋。  相似文献   

8.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笑扬  李宁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3):43-44,59
加强农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河南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瓶颈。文章结合河南省社会经济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甘肃以科学发展为理念,坚持不懈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特色、安全农业,并取得明显成效。我省坚持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效地促进了我省农业结构向质量和效益型方向的转变,农、牧、渔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明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使甘肃农业向科学化迈进,向着高产优质、高效、特色、安全方向发展。但是,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也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甘肃以科学发展为理念,坚持不懈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特色、安全农业,并取得明显成效。我省坚持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效地促进了我省农业结构向质量和效益型方向的转变,农、牧、渔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明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使甘肃农业向科学化迈进,向着高产优质、高效、特色、安全方向发展。但是,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也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王青 《考试周刊》2014,(60):189-190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淮安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论述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入手,进一步阐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淮安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立足淮安农业发展实际,提出四种意在实现淮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着农民市场观念淡薄,农产品结构单 一,政府行政手段使用过多,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营销手段落后等问题。必须加强对小农经济的改造,加强政府的引导、扶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农业商业性组织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昆明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坚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科技含量和农产品附加值较低等因素,仍然是制约昆明市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应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建立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提高专业市场的带动能力,并提升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程度,才能进一步优化我市农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商品价值从商品体到金体上,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从分析当前农业所处的困境和农业的弱质特性及农产品的供求现状入手,论述了搞活农产品流通是弱质农业的必然要求的,并在此基础上,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如何搞活流通问题提出四条建议。  相似文献   

15.
娄底市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结构、布局不合理,一体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未来的调整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突出重点,采取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结构是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对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安康市农业生产结构现状的分析,揭示农业生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合理布局、发展优势农产品等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的政策建议和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而,根据我市农村经济的实际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文章分析了我市农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将直接关系到农业效益与农民增收问题。三明市是一个具有良好农业资源的内陆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三明市的农业生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农业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本文考察了三明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三明市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后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而,根据我市农村经济的实际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文章分析了我市农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一、为了适应农业结构的长期动态的调整,必须大力开展农科教结合农业结构的调整,首先是生产内容和生产方式的调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呈多元化态势。农民经营范围已冲破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狭小天地,转向养殖业、林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多元化经营,单一的生产技能已不能满足农民对多元化知识的需求。这就要求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对农民进行多门类、多技能的教育培训。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过程,实际上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强农业效益的过程,也是发展市场农业的过程。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随着市场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