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人称指示词的语用功能是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人称指示词中第一人称复数we在日常言语中指代较多,因此语用功能更为明显。语用功能往往在语境中体现出来,本文从语境中探析奥巴马政治演讲中we的语用效果,发现政治演讲在人称指示词we的策略性使用下得以成功。  相似文献   

2.
人称指示语是指进行谈话的双方在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在特殊的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语用功能。政客们在政治演说中出于各种目的对人称代词的使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笔者立足语用学角度,以奥巴马2013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为语料,探寻人称指示语背后蕴含的深意。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韩礼德提出的人际功能为理论框架,分析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人称代词所承载的人际意义。该文研究发现多数学生在作文中偏爱使用人称代词来表达人际意义。通过对学生作文中第一人称单、复数以及第二人称代词出现频次的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在作文中偏向使用第一人称复数,而较少使用第一人称单数。第二人称的使用频次居于第一人称复数和单数的频次之间。学生使用人称代词主要是为了能说服读者赞同自己的观点同时增加亲切感,但是频繁使用代词不符合英语议论文体写作要求,所以本研究的发现也说明被抽样调查的多数学生不熟悉议论文体写作的表达规范,而且对如何表达人际意义的方式也不胜了解。基于以上问题,今后的写作教学应该注重增加讲授英语人际意义表达的知识,以促进学习者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韩礼德提出的人际功能为理论框架,分析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人称代词所承载的人际意义。该文研究发现多数学生在作文中偏爱使用人称代词来表达人际意义。通过对学生作文中第一人称单、复数以及第二人称代词出现频次的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在作文中偏向使用第一人称复数,而较少使用第一人称单数。第二人称的使用频次居于第一人称复数和单数的频次之间。学生使用人称代词主要是为了能说服读者赞同自己的观点同时增加亲切感,但是频繁使用代词不符合英语议论文体写作要求,所以本研究的发现也说明被抽样调查的多数学生不熟悉议论文体写作的表达规范,而且对如何表达人际意义的方式也不胜了解。基于以上问题,今后的写作教学应该注重增加讲授英语人际意义表达的知识,以促进学习者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奥巴马演讲中代表经济,外交,战争,移民和教育的五个主题的演讲文稿为语料研究对象,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元功能中人称代词,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方面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6.
"预设"也称"前提、先设",作为语境、语篇和交际的重要手段,对言语的传递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人称代词和情态动词作为两种非常重要的预设触发语,在英语演讲中的使用非常普遍,起到突显信息、预设立场等作用。本文以语用学为理论基础,以奥巴马演讲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人称代词和情态动词在英语演讲中的预设功能。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63):22-23
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近,文化背景相似,但两国语言的使用存在很大的差别。在两国语言中,人称代词都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三类,但是在使用时,两者人称代词体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是有区别的。特别在韩语中,使用不同的人称代词,可以体现出说话者、听者和第三者之间的亲属关系﹑辈分﹑尊卑及不同的社会地位等。所以,中国学习者在学习韩语时要特别注意人称代词的使用。本文通过对两国人称代词的分析对比,希望可以作为参考对两国语言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是微观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其使用可以体现具体语境中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人称指示语在英汉语中体现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以及第三人称等人称代词。本文所要探讨的是中国学习者在书面语中使用英语人称指示语时出现的混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是微观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其使用可以体现具体-语境中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人称指示语在英汉语中体现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以及第三人称等人称代词。本文所要探讨的是中国学习者在书面语中使用英语人称指示语时出现的混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人称代词是言语活动中的重要语言成分,英语和汉语的人称代词体系各自都由三种人称构成,即: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在现实的语言交际活动中,说话者、听话者以及除了该两者之外的第三者构成了言语活动的三角体系。对人称代词的研究有从  相似文献   

11.
暧昧是日语的一个重要特征,该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日常会话中人称代词的省略。特别是第一人称。日语会话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是受到文末表达的限制的,也就是说,在句子中即使不出现人称代词,我们也可以根据文末表达来判断出该句的主语是第几人称。本文就试从其中的一类文末表达方式即感情形容词来分析人称代词被省略的原因,及对人称的限制,进而揭示日语会话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孟子》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孟子》中第一人称代词进行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分析讨论,以期对其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有一定的揭示,并为进一步研究先秦人称代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日语过程中,发现日语人称代词数量繁多(尤其是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用法复杂,做到因人、因场合、因说话对象的不同,正确区别准确使用,这对于我们日语学习者来说并非易事。从日语人称代词的使用实态中,亦可体会日本社会的语言生活及日本人的人际关系,体会日本社会的男女地位尊卑、内外意识的强烈。正确使用日语人称代词,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日语的独特之处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本文将粗略分析日语人称代词的使用实态。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日语过程中,发现日语人称代词数量繁多(尤其是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用法复杂,做到因人、因场合、因说话对象的不同,正确区别准确使用,这对于我们日语学习者来说并非易事。从日语人称代词的使用实态中,亦可体会日本社会的语言生活及日本人的人际关系,体会日本社会的男女地位尊卑、内外意识的强烈。正确使用日语人称代词,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日语的独特之处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本文将粗略分析日语人称代词的使用实态。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和越南语的称谓语系统中,人称代词是差异最大的称谓形式。汉越人称代词一般都可以分成三类: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现代汉语最常见的人称代词有"你"、"我"、"他"、"她"及其复数形式。越南语人称代词有专用类和借用类,光专用人称代词就有十多个,其复数形式很复杂。在使用方面,汉越人称代词都受权势关系、礼貌原则的限制,但是受限制的程度不同。论文主要基于汉越人称代词形式和语用的分析指出两者的异同并提出汉越人称代词互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语料驱动的研究方法,对自建的英汉博物馆馆长致辞语料库的人称代词,特别是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复数的使用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旨在探讨由人称代词体现的不同文化的语篇中作者与读者互动关系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指称作者还是指称读者,中文语料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均明显低于英文语料。中文语篇倾向使用参与性低的非第二人称泛指指称读者,突出了信息的权威性和客观性,但缺乏与潜在观众的互动交流。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改进中文博物馆馆长致辞语篇互动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极富感染力,文章以奥巴马针对击毙恐怖分子本.拉登所发表演讲为例,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从及物性、情态、人称代词、修辞等方面,分析其成功演讲的语言特色,探索系统功能语法在分析演讲语篇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孟子》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孟子》中第一人称代词进行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分析讨论,以期对其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有一定的揭示,并为进一步研究先秦人称代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保 《中学文科》2000,(5):22-23
[英语和汉语中人称代词连用时顺序有所不同。第一人称代词I与其他人称代词或人名连用时,习惯上置于最后。但在承认错误时,第一人称代词I应该放在前面。试比较:  相似文献   

20.
日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数量多,在使用的场合和范围上都受到种种限制。这不仅与它的形成历史有关,也与日本的社会文化有关。从人称代词的形成来看,历史较短且频繁更换,致使它难以把握;从社会文化来看,由于各个方面存在的上下等级观念,使得日本人必须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来选择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以准确地把握自己的位置,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