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是"给力"年,"给力"一词从诞生伊始便借助互联网得以广泛传播,成为2010年第一网络热词。但是该词是否统一英译成gelivable值得商榷。任何语言的发展都脱离不了社会文化环境,本文旨在从互文性角度对"给力"依次进行解读并探讨如何英译。  相似文献   

2.
近来,由于网络的强大号召力,"给力"已成为当下网络上的流行语,并不知不觉地从网络走入了社会。拟从"给力"产生的语言现象出发,分析其词性,并通过与之相似词的比较分析,探讨"给力"广泛传播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读者:"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红最火的热词.自从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问世,我们几乎天天可以在各类报刊上见到"给力"、"不给力".  相似文献   

4.
说“给力”     
流行语"给力"在网络、杂志和报刊中有很高的使用频率。"给力"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其意义是"有帮助"、"有作用"、"酷"、"够劲"、"大力支持"等,特定人群的语言使用心理、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及媒介的推动促使它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5.
2010年,网络上盛传"给力"这样一个词语,QQ聊天、各大论坛甚至纸质媒体也纷纷使用.网络词语"给力"来源于日和动画配音,其语义及构词特点值得进行语言学角度上的分析.网络词语的产生有其社会价值,它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对于草根文化的包容.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作为一种开发性的动态系统特别体现在词汇上,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查阅杂志、浏览网页,人们随处都可以看到现在较之前发生变化的词汇。"给力"这一词汇,作为2010年最火爆的流行语已经造成了大面积的影响,就连在《人民日报》这样权威的报纸上都会头版头条标题出现《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这样让人意外的标题。流行语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种种表现,另一方面也为社会语言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所以,本文以"给力"为例,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依托就"给力"一词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网络热词"给力"成功从网络转型进入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一现象值得人们关注。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现象的新理论,为人们理解语言及文化发展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网络热词"给力"成为强势模因的原因,可得出"给力"的广泛模仿和使用是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门万户皆给力"。"给力",一个迅疾走红的词语,引来大家的热捧,也引起语言爱好者们的极大关注。其来源、词性、词义、流行原因等都有值得我们分析的地方,本文将对此做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说"给力"     
网络新词"给力"成为了流行词,它适用范围极广,使用频率极高.本文基于语料的研究,对"给力"的语义内涵、句法位置作了详尽的分析,探讨了"给力"一词产生并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王晓阳 《海外英语》2011,(5):154-155,157
"给力"一词目前在网络上和纸质媒体上十分流行。该文讨论了"给力"一词的来源、词义和翻译,同时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文化按其载体的不同可分为教师文化、管理者文化、学生文化。当下我国大学在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其内部各团体文化之间因愿景、意识形态、价值观、行为倾向的差异导致合理文化力、期望文化力以及现实文化力的差异;教师文化的"体"与管理者文化的"用"、学生文化的"主体"与被"客体化"的文化角色错位,使文化冲突成为必然。基于此,通过构建我国大学文化冲突现状、变迁与融合模型,探索大学文化冲突进化路径和改革方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期流行的网络词语"给力"主要用作形容词,有其特定的意义,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与词组"给力"的区分.  相似文献   

13.
王舸 《语文天地》2011,(21):63-64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出现让不少人感到有些"意外"。因为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竟然采用如此"潮"的标题,立刻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如潮热议。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一篇《<人民日报>标题给力》的帖子,一夜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应该为师生的幸福生活创造可能。在追寻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松陵一中在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的领导和指导下,于学校日常工作中,引入聚力文化、给力课程、魅力教师、活力学生、张力课堂和助力评价的"六力"理念,努力以"六力"为支撑,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料库的基础上研究"给力"这一新词的词汇搭配范式与语法搭配范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人民网作为语料来源基础,建立了一个"给力"小语料库,并使用Michael Barlow研发的语料分析工具MonoConc Pro和collocate对语料进行分析。通过观察分析"给力"一词的词汇搭配和语法搭配范式,发现"给力"主要作为形容词被使用,多与"很"、"最"、"太"、"真"、"更"、"够"、"超"以及"不"、"的"、"啊"等词共现。通过三词和四词词频表可以看出,"给力"的最高频语法范式是"副词+形容词(+助词)"。"给力"一词也可以作为名词、动词、副词来使用,但使用频率明显低于其作为形容词的身份。  相似文献   

16.
城乡差距不仅是物质差距,更是文化差距、心理差距。农村贫困从根本上说是精神贫困、文化贫困。本文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文化"短板"现象,阐述了城乡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在政策、机制、运作、手段、教育等方面"给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近年,词语"给力"在网络上流行开来,同时也已扩展到平面媒体和日常口语中。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给力"的语义语法特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究出其词汇化过程及其词汇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她的发展轨迹很特殊:2009年之前隶属于企业管理,之后被移交给当地政府。之前,她发展蓬勃;之后,她更是生机盎然。济钢鲍山学校,在其64年的发展历程中,渐渐形成了充满文化味、人情味、幸福味的"三味校园"。多年的能量积聚,也衍生出这样的评价:文化够味,质量给力。朴素理念让学校充满人情味。济钢鲍山学校以  相似文献   

19.
给力     
"给力"读音为gei li,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最近网上这个词出现得太频繁了,"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对该词的广泛运用,"给力"开始  相似文献   

20.
Geliable给力     
"给力"读音为ɡěilì,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对该词的广泛运用,"给力"开始成为网络热门词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