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国际多学科和交叉学科工程教育研讨会”的主题是“全球多学科和交叉学科工程教育”。笔者将就此次会议的研讨内容说明工业界对高等工程教育的诉求,介绍相关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策略,进而分析归纳面对多学科融合的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高等工程教育第三次专题研究会”于1984年11月31日至12月8日在西安召开。这次专题研究会的中心议题是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交流教学改革情况,探讨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会议着重就高等工程教育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何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和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以及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会议还初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原因,并就进一步开展教学改革的方向交换了意见。下面,摘要发表这次会议的纪要(标题系本刊所加),供各高等院校及关心教育改革的同志们参考。我们希望各院校的广大师生干部就这些问题广泛的展开讨论,能够在调查研究、进行各种改革试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写出有份量的文章,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改革,生机勃勃,为四化建设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等工程教育是应用技术教育.应以“实用”为其办学思想,即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工程实际,而这恰恰是我国工程技术教育的主要欠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实质即如何重构工程教育。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编本书展现了1990年4月在中国杭州召开的高等工程教育国际会议的81篇论文。介绍了英国、德国、苏联、中国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进展经验。中心论题是“高等工程教育的目前状况、改革和未来的趋势”。具体论述围绕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5.
高等工程教育考试改革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工程教育的“实学”特征出发,论述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应找回工程的实践性、实用性,必须改革当前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考试的形式、内容、方法,并对高等工程教育考试如何改革、如何实施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1980年6月10日~12日,西安交大史维祥付校长、南京工学院齐康付院长和我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1980年欧洲工程师培养研究委员会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在社会中和为社会的工程师教育”。会议是由欧洲工程教育学会主办,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在法国德斯坦总统关怀下召开的。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五百余人。会后,我们得到会议秘书,法国工程师培养研究委员会负责人 Michetle Carr,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政策 ,受到全国人民拥护。邓小平同志指示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教育为本 ,所以高等工程教育必须面向工业建设 ,工业建设必须依靠高等工程教育。江泽民主席再三强调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指示高等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高层次人才。朱基总理十分重视发展科技教育。进入2 1世纪 ,我国必须发展高等工程教育 ,试述以下认识。一、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应该如此 ,特别是要工业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等工程教育第三次专题研究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交流各校的教学改革情况和经验。近一年来,协作组院校和其它院校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先后在上海、南宁和大连举行了三次预备会议,以“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学习“教学论”等有关教育理论,联系各校教学改革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向会议提交了242篇论文和有关资料。就这次会议的论文来看,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结构的问题,实际上是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基本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规律表现为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即其外部规律;也表现为在整个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的纵向结构和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内部结构等方面,即其内部规律。研究专业划分与设置问题,是研究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内部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高等工程专科(以下简称“专科”)与高等工程本科(以下简称“本科”)的专业设置与划分的区别、专业设置原则与划分原则等问题加以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0.
1990年9月11日至20日,高等工程教育第五次理论讨论会在马鞍山市华东冶金学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教委直属13所高等工业学校和华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室)的代表19人。国家教委原高教二司司长刘一凡同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协作组组长王荣年教授、华东冶金学院院长王端庆研究员应邀到会指导。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王冀生同志自始至终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工程教育蓬勃发展,但仍存在教育界与工业界脱节、工程教育体系不符合产业界需求、专业教师的工程背景不够等问题。 在《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院校积极参加工程教育认证能够推动专业建设,上海、福建、广东等地的高职院校已先行先试。高职院校通过与工业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建立内部专业评估机制、提升师资队伍的工程经历,加强 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是推动我国高职工程教育发展与国际认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是应新经济发展而生的新型工程教育,其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文章以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以“新工科”理念为契机,以培养双创型复合人才为目标,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层面出发,通过改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任务驱动模式,以提升教育质量,服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里,接踵而至的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问题给人们提出了诸多新的挑战。工程教育也因此承载着对未来的更多希冀,工程教育家和工程师们必须更好凝聚智慧、加强合作。2009年10月在上海召开了全面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就全面工程教育理论、产业需要和合作教育、跨学科和多学科工程教育、远程工程教育、工程伦理、工程教育课程重构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从激发受教育者对工程的兴趣、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并协调工程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会议提出:未来工程教育应寓工于乐,寓教于乐,形成和谐的全面工程教育。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工科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需求。文章分析了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需具备的条件,给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举措,将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应用于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实践经验将为高校新工科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工程继续教育体系架构研究"课题研究,对我国高等工程继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目前各种教育机构开展工程继续教育相对比较独立和封闭,按个体利益需求发展,其教育产品带有挤占性和缺失性,其教育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企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导致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人才结构性失衡现象十分严重。因此,通过对工程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的规律探索,基于终身教育理论,从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企业发展培训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运用和教育技术手段等方面,探索高等工程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的实现,架构其教学模式。研究表明,我国工程继续教育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呈多样化发展态势,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我国工程继续教育中的作用愈加重要。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转变,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机械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缺乏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忽视人文科学的培养等。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高等工科教育人才培养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基于当前我国高等工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探讨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Engineering education must be based on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hat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volves close contact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y. It is equally important that the links betwee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arried out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in industry are also close. In Sweden this is accomplished by a framework of representation from industry, society and professional organisations in the various levels of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s well as by a direct cooperation in actual course work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中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中国矿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师对新工科背景下的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针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建环专业从人才培养特色定位、优化课程体系、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综合特色教学资源平台、拓展学科...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展《工程伦理》课程教学是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有助于工程背景专业学生树立高素质工程伦理观。工程伦理课程教师除了精通本学科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及相关案例的积累。根据常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应筛选合适的教材,并针对本专业《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依托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胜利油田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工程教育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通过校企合作、师生互动、制度完善建立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教育的实践平台和培养基地,形成了面向应用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工程教育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