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进士登科录是每科进士放榜后,由官府组织编写的用以记载登科者的名册。进士登科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号,即使同一时期的叫法也不同。如在唐代称其为“登科记”,宋代则称之为“小录、进士小录、同年小录、登科小录”等,明清时期的进士登科录又称“殿试录、御试录、廷试录、进士题名录”等。  相似文献   

2.
王力 《历史档案》2023,(4):120-126
<正>贵州自明代设省后始行科举,考中进士者凡称百人左右,但诸书所记不一,具体数字尚无定论,有些进士姓名等记载也有歧异。今试利用方志、登科录、题名录及诸种政书,对明代贵州进士数量、姓名等略作考析。一 贵州进士的记载进士数量的统计来源大致有二,一是国史、方志、登科录等史志文献的记载,二是研究者已有的统计成果。国史、方志、登科录中有些记载了明代贵州进士数量,  相似文献   

3.
明代人事档案——进士登科录的刊刻、流布与珍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官方人事档案、考试档案——进士登科录,作为科举制度的实物例证,是研究明代科举制度及明史的重要文献。早在1969年台湾学生书局就把台湾中央图书馆及原北平图书馆所藏共六十余种明代各类登科录影印成《明代登科录汇编》一书。由于政治原因,此书直到上个世纪末,也就是数年前才在中国大陆发行。此时,美国著名史学家何炳棣已利用台湾、美国所藏的诸多明清进士登科录出版了《明清社会史论》,  相似文献   

4.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一部载录明清进士的索引工具书,收录完备,检索方便,但亦有错误之处。文章以现存的明代《登科录》及其它文献为依据,指出并校正了其中的八处舛误。  相似文献   

5.
关于明代进士登科录的流通与庋藏,骆兆平先生已对天一阁藏明代登科录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介绍,并做了初步整理。惜其没有把美国国会图书馆藏13种、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23种和尚未著录的藏于山东省东明县文物所的《万历五年进士登科录》等共37种各类明代登  相似文献   

6.
陈长文 《历史档案》2007,(2):129-132
笔者在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代登科总录》子课题《明代登科录》的研究过程中,经常要检索明代进士的籍贯,而明代许多历史文献,尤其是一些明代方志,记载人物的籍贯却相当简略.这样就给今天的学术研究事业来了诸多烦难,需要我们去一一考证.  相似文献   

7.
王猎登特奏名进士第的时间不是《宋代登科总录》录入的天圣八年(1030),而应该是庆历二年(1042)。这是《宋代登科总录》录入登科士人信息存在错误的一个例证。除此之外,《宋代登科总录》还存在为登科者编纂小传的信息含量略显不足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地方志、族谱等史料利用得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8.
李晓頔 《兰台世界》2021,(3):144-147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现存明代进士题名碑77通,其中20通石碑的碑阴处刻有"试官题名",记载着殿试考官的信息。进士题名碑上的试官题名源自宋代,传承于元,结束于明中期,现存可见者均为明代碑刻。题名碑上的试官题名虽已有风化现象,但大多数考官信息仍可辨识,是非常珍贵的科举原始资料,将其与《登科录》比对,可填补永乐朝殿试考官信息。同时,两种材料亦可互相订正,纠正讹误,为研究明代考官制度提供更加准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利用大量明代进士登科录、会试录、同年录等原始文献对朱保炯、谢沛霖二先生编著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以下简称《索引》)做了一些校误。近来,在研究明代进士题名碑立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索引》承袭了清李周望等编著的《国朝历科题名碑最初集》(内附明代诸科,以下简称《碑录》)中一个较为  相似文献   

10.
<正>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王红春所著《明代进士家状研究》一书,2017年7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该书所涵涉的家状,是指科举考试前士子投纳的家状,其中记录士子的履历、三代、籍贯、年貌等个人及家庭的各项基本信息。但家状今多已不存,该书综汇现存明代56种会试录、57种进士登科录中所载进士家状,参辑明代进士同年齿录、履历便览、乡试录、地方志和明人文集的相关文献史料,梳理了明代1.8万余名进士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明代进士的会试录取、家庭职业结构(役籍)、入试身份、习经、及第年龄、家庭代系结构(祖上三代存殁状况)等进行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莎日娜主编《蒙古学金石文编题录》一书,主要辑录我国汉文古籍文献中记载的有关蒙古学的金石碑刻资料,为研究者充分利用这部分金石资料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该书也有一些错误以及可以商榷的地方。故本书依据《杭州金石志》所辑录的资料为例,略作考证,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3.
关汉华 《图书馆论坛》2012,(4):177-181,139
翁方纲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于乾隆中期任广东学政八年,积极搜求与摹拓散存于粤省各地的珍稀金石碑刻,撰成《粤东金石略》12卷,所辑资料及相关考订,可信度很高,对研究广东之历史沿革、文化教育、宗教民俗、山川名胜以及历代名人在粤事迹,均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论述清代江南藏书家喜好收集金石的动因, 及其所刻的金石著作。  相似文献   

15.
论明代中期京畿地区庄田的膨胀和清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期以来,京畿地区的土地兼并日益尖锐,皇室、勋戚和宦官等贵族地主凭借特权,大肆掠夺农民土地,建立庄田的现象愈演愈烈。这使该地区大批农民失去土地,陷人极端贫困之中,于是这一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嘉靖皇帝即位后,大力清理京畿地区庄田,抑制土地兼并的恶性发展,使农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保险作为一种行业存在于世,是剩余产品增加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也是人类处会处理风险的一种手段。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活动范围的扩大,各种风险也在增加。因此,当意大利热那亚商人乔治·勒克维伦签发的船舶保险单于1347年10月23日第一次面世后,这种近代意义上的保险迅速得到了响应。17世纪80年代,英国成为世界保险业的中心。嘉庆十一年(1806年)美籍法国人比尔·麦戈尼亚克与其他英国和印度商人联合在广州开办了谏当保安行,即广东保险会社,这是外国商人在中国境内开办的第一家保险公司。鸦片战争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