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起,我国都市报涨价风自南向北,风行一时.涨价使都市报告别了价格竞争,业内不少人士希望借此实现报纸盈利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刘鹏 《北京档案》2006,(5):44-45
中山公园原名中央公园,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原是明清封建帝王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社稷坛,经过历史的变迁,成为一座古老的园林.  相似文献   

3.
鼓楼与龙腾     
北京城中轴线正北面两座高大建筑:鼓楼和钟楼,是几百年来宣布时辰的权威。想起明清帝王坐在太和殿宝座,面向南,曾显示威严,但他们也要向北叩首。无论在。太庙”、“社稷坛”或明朝“宗庙”(现景山内)他们都面北叩首祭拜。因而宫殿之北(除宫内有玄天大帝庙外),钟、鼓二楼是接受帝、王跪拜最多的二位。老人”了。的确,二位“时光老人”,比起帝王的上代,比起  相似文献   

4.
刘鹏 《北京档案》2011,(8):50-51
"坛",是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土、石等筑的高台。北京曾有"九坛八庙"。九坛指的是天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祈谷坛、先农坛、太岁坛、先蚕坛、社稷坛。天坛在祈年殿的南端,圜丘坛才是名副其实的天坛,又有祭天台之称。圜丘是一座洁白的三层白石圆坛。因天是凌空,所以台上不建房屋。皇帝在每年的冬至日祭天,先去皇穹宇上香、行礼,再去圜丘视看坛位,最后住在斋宫。次日祭天时皇帝在坛上上香、行礼。坛下"中和韶乐"齐奏。地坛,又称方泽坛。位于安定门外,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地坛是汉白玉的两层方台,象征大地是正方形  相似文献   

5.
公园是公众消遣游憩的场所,是城市主要的公共空间,人们在此亲近自然、娱乐赏玩,或参与文艺活动。中国最早的近代公园是建成于1868年的上海外滩公园(今黄浦公园),而开放于1914年的北京中山公园则是最早辟为公园的皇家园林。中山公园前身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神、谷神的社稷坛,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革故鼎新、兵燹马乱之际,大势已去、东山不复的清政府早已没了祭天奠地的心思,终于在1912年宣告退出历史舞台,留下了“古柏参天,废置既逾期年,遍地榛莽,间种苜蓿,以饲羊豕……渤溲凌杂,尤为荒秽不堪”[1]的社稷坛。1914年,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鉴于“京师首善之地,人文骈萃,圜贵殷繁,向无公共之园林,堪备四民之游息,致城市之居嚣阗为患,幽邃之区荒芜无用”[2]的现状,以解放思想,移风易俗为主要目的,倡导公园开放运动,并成功与前清皇室交涉,将曾经为皇家禁地的社稷坛开辟为中央公园,从此北京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园诞生。  相似文献   

6.
《出版经济》2011,(1):40-41
广义的加勒比海地区指从古巴岛西端的圣安东尼奥角到委内瑞拉以北海面上的阿鲁巴岛,呈长弧状延伸将近5000千米的广大海域,自南向北分为小安的列斯、大安的列斯和巴哈马三大组群岛.1492年,哥伦布在巴哈马群岛登陆.此后直到16世纪的100年间,  相似文献   

7.
清帝的斋戒与祭祀李文坛庙祠堂是北京名胜古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著名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内)、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等等。在封建时代,皇帝率诸臣都要定期到这些地方举行隆重的祭把活动。所谓祭记,旧时是指祭神和把祖而言。在祭...  相似文献   

8.
二00五年一月五日下午三时许,天津市藓县上仓镇有农民看到五群大雁从南向北飞去。《今晚报》一月十日第十一版在报道这一奇事时,用的标题是《数九隆冬大雁北飞,怪》。笔者认为这“隆冬”用得不妥。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西北的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有一座自南向北绵亘的大山,山势雄伟,渡越不易,名曰六盘山。此山之西有北西向的南华山、西华山与其相接。与两山相邻的地区,地势渐渐低下,覆盖着很厚的黄土,构成了我国黄土高原的最西部分。这里土地贫瘠,气候干旱,树木稀少,曾是我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地区之一。当地的回、汉人民多在山坡上穴土而居,或用土坯盖成简易房屋居住。翻开地震档案,1920年民国九年12月16日农历庚申年十一月初七,一个8.5级特大地震就发生在这里,这场有史罕见的震灾使全球震惊,大半个中国都有…  相似文献   

10.
1927年孙中山于北京病逝,大批民众自发前往社稷坛吊唁。国民党通过公布总理遗嘱、出版总理生平事迹等材料,树立了孙中山的革命先驱形象。其后精心策划和筹备的奉安大典演变成全民性纪念活动,并留下大量记录传承这一珍贵记忆。抗战爆发后,纪念孙中山又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坚定抗战到底信心的重要精神支撑。与此同时,中山装等以孙中山为题材的各种商品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孙中山的符号化形象进一步确立并延续至今,成为永恒的纪念。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作为我国战略性特大跨流域调水工程,自南向北呈线性分布,点多、线长、面广,档案管理所面临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档案管理流程繁多、涉及对象广。从标准流程控制视角出发,全面梳理企业内部档案管理流程,研究线性工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现状,分析研究了SOP对于企业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提出相应策略,有效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奉天复县官员祭祀一般分为春秋两季,春季祭祀为三月,秋季祭祀为九月,祭祀的祭官为复县知事。本文仅从复县文庙、文昌庙、关帝庙、城隍庙、社稷坛、先农坛、神龙庙祭祀的祭文中探索民国时期奉天官员祭祀的特征,复县知县将各项祭祀活动以"均已列入祠典"为前提条件,以国民政府官方行为进行组织动员,并将祭祀活动视为一项"保境护民"的"政绩"来对待。  相似文献   

13.
话说正阳门     
在天安门广场南端,北对毛主席纪念堂、南向前门大街的京城正门--正阳门,宏伟壮丽,古色古香.昔日北京前门火车站,就在正阳门东侧,南来北往的旅客,出站后映入眼帘的就是正阳门.因此,正阳门就成了昔日北京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报坛一枝秀─—记中国花卉报力之中国花卉报是花木行业的一张专业报纸,自1985年4月创刊至今,已经走过差不多10个年头了。在目前全国数千种报刊之中,中国花卉报已日益显示出其独有的风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赞其是“万紫千红独一秀”。人民日报总编辑...  相似文献   

15.
地坛公园位于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东侧,依邻北二环,与雍和宫隔河相望,又称方泽坛.它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皇帝祭地的场所,是北京五坛第二大坛,也是我国最大且现存唯一的祭地之坛.始建时,坛外辟有护坛1476亩,坛内总面积640亩.  相似文献   

16.
郑骊 《新闻世界》2005,(5):70-70
合肥双凤经济开发区是融工业、商贸、房地产和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化花园式的开发区,是合肥市现代化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制造加工业的配套基地,2001年被授予“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开发区位于合肥的北门,在合肥北二环、北三环之间,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开发区自98年发展以来,经济建设一直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17.
由中央电视台与凤凰卫视合作举行的大型电视采访——《极地跨越》,2001年10月28日在北京中内电视台举行了出发仪式。《极地跨越》是21世纪一次规模空前的电视活动,摄制组集中了电视界一流高手,他们将驾驶6辆越野车,用8个月的时间从南极出发,自南向北,穿越美洲大陆,到达北极,途经30余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中国人走世界、中国人看世界、中国人说世界”的地理大跨越。《极地跨越》大型采访行动将探索世界最寒冷的极地、世界最神秘的国度、世界最鲜为人知的文化、世界最先进的科技圣地和世界最狂热的大都会等。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5,(6)
一封维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台湾来信(摘要)“文抄公”搅得清净的报人刊人心烦意乱,搅得圣洁的报海刊坛不得安宁,却屡禁不止。发表于1993年《文博》增刊号《玉器研究专号》上署名潘守永的《先秦玉琢发现与研究的回顾》一文,某些重点和看法抄袭自台湾学者邓淑苹女士《...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于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三十分逝世于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终年五十九岁.孙中山灵榇于三月十九日移中央公园(即今中山公园)社稷坛,四月二日移厝西山碧云寺,是日,三十万人送至西直门,万人送至碧云寺并举行公祭.一九二八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经总理葬事筹备委员会议决,将总理灵榇奉安于南京紫金山.一九二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在碧云寺举行奉安公祭,二十六日移灵榇南下.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二○周年,现将北京市档案馆所藏当时北平特别市市政府就此活动给管理颐和园事务所的一组训令公布.这组档案史料反映了移灵期间北京纪念活动的组织情况和隆重场面.  相似文献   

20.
太王陵是一座大型阶坛积石石室墓。坐落在禹山南麓一座小丘上,其南侧百米有集安至青石的公路和集安至朝鲜满浦市的铁路各一条,墓北为乡路,西侧陡坎下是一条沟谷,谷中有一条俗名马莲河的小溪向南注入鸭绿江。墓葬东北360米公路边上有一座和太王陵密切相关的好太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