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求实·求趣·求序———指导“寄宿班”学生学习语文的几点体会□黄孔德我校“寄宿班”的学生全部是黎、苗族学生,主要来自各乡镇。他们的特点是:遵守纪律、尊敬老师,但性格内向、寡说少问,知识面较窄,说、写基础差但自尊心强且自卑感重,有强烈的在学习上超过别人的...  相似文献   

2.
农村小学寄宿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选择年龄很小就开始了离开家人的寄宿生活。而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重视农村小学寄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采取恰当的途径予以引导和培养,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我校1992年首开先河在学校进行寄宿、走读双轨制办学模式的实验,经过不断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模式。但随着社会的需求、家长的期望越来越高,给寄宿生活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校进行五大课程体系的探索和研究。在此,我们来谈谈生活课程实施中的一些思考。发挥时间空间优势,开展生活课程研究前门小学实施寄宿、走读双轨制办学模式至今已有20年。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孩子选择了寄宿学校,他们不  相似文献   

4.
龙南县思源实验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来自全国14个省 份的务工子弟和本县的农村留守儿童构成了学校的主要生源。 大多学生缺失一种亲情的陪伴,加上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增 强,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亲情观念淡薄。因此,在农村 寄宿制学校对学生开展亲情教育十分必要。近年来,为了搞好 寄宿制管理,更好地促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寄宿 制管理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校在寄宿生亲情教育 与培养工作中,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正我校自实施了三至九年级寄宿封闭式管理以来,学校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笔者就实施中的点滴作以下总结。1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享用一生。"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  相似文献   

6.
特殊学生寄宿,是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培养特殊学生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特殊学生为对象,阐述了智障生、肢残生、自闭生等在学校寄宿生活中的思想特点,并围绕学生寄宿生活,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我校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根据2018年对我校学生进行的一次小范围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总计324名学生中,住校生有300人。在住校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周末回家都是与祖父母一起生活,个别学生寄宿在亲戚家里,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周末期间根本无人看管。而这些学生中,父母真正去外地务工的家庭占26%,其他学生的家长就在本地城区务工,但仍然无法起到对子女的监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石光兴 《贵州教育》2010,(7):15-15,19
安全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创造良好育人环境,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人们都说:“家是温暖的港湾”。学校就是寄宿学生的港湾。学生寄宿学习,安全第一,学校就必须给他们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学习环境。农村学校,地处偏僻,经济落后,有许多学生离家二三十公里,  相似文献   

9.
我校是南昌市西湖区唯一的一所全日制寄宿小学,从周一到周五,每天24小时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计我们能更真实、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为学,丰生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广阔的空间和生动的课堂。如何让朝夕相处的学生愉悦、自信,在学校生活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农村小学寄宿学生是当前小学教育中一个特殊发展的群体,他们在很小的年龄就在学校开始集体生活,很容易在心理和习惯上出现问题,因此对于农村小学寄宿学生的心智健康教育和情感关怀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我校地处四川省邻水县,随着西部寄宿公寓工程的推进,我校700名农村娃幸运地成为首批免费住进高规格标准寄宿公寓的初中生。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因此,我请教了不少艺体老师和擅长主持节目的老师,共同筹划了一台“新农村,您好”主题班会。我给每个学生小组分配了适当的编演任务。  相似文献   

12.
张金花 《天津教育》2021,(7):114-115,118
每个孩子都像一张白纸,在不断的成长中被各种颜色渲染。农村寄宿学生远离家人的陪伴,独自开启陌生的人生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加需要备受关注,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更需要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倾心帮助这些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愁,关注他们的生活细节和情感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寄宿这一特殊的时期能保持身心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的未来美好光明。  相似文献   

13.
<正>中学时期是学生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有激情、有朝气,由于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只要是认准的事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去做.因此,这一时期正是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好时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为他们传授知识,还要发展其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告诉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形成有效的教育.我校是一所寄宿式学校,大部分学生都在校上晚自修.如何使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快速提升学习力成为  相似文献   

14.
贞丰县民族中学自1981年建校以来,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班级,叫做民族寄宿班,是学校特色之一。我从1997年9月至2000年6月,担任一个民族寄宿班的班主任,作为民族寄宿班的班主任,既是他们的人生引路人,又是知识的传播者,有时还兼作衣食父母。所以班主任工作十分繁重,面对一些连汉语都说不清,反映较为迟钝的学生,必须付出几倍于常人的艰辛才会有所收获。 一、以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人 民族班学生来自偏远落后的民族村寨在带来少数民族的质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甚至落后的生活习惯。因此,引导并教他们如何做人是班主任工作的…  相似文献   

15.
我校作为一所走读寄宿双轨制的学校,生源组成成分较为复杂:有本地计划内分配的学生,也有来自全国各地到北京读书的孩子;有高学历的企业白领的孩子,也有学历层次不高的其他打工者的孩子……这就造成了我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习惯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文明素养不同.  相似文献   

16.
顾瑞兵 《辅导员》2010,(14):71-71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这些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我校从实际出发,办好寄宿制,服务留守儿童,努力使学校成为他们成长的校园、家园、乐园,让他们也能享受幸福完整的童年,这就必须加强对寄宿班老师的管理。就此我校特别设计了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学生评议教师"活动,作为办好寄宿制的一项配套工程。  相似文献   

17.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定点小学,多年来,强化寄宿学生管理,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被盐城市教育局评为盐城市寄宿制管理特色学校。一、推行三全管理,促进三园目标建设小学生寄宿管理难度大、头绪多、任务重,我校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总结并在全镇推广了三全管理模式,即全过程管理、全天候服务、全方位育人,把管理渗透到每个过程和细节,渗透到每个时段和空间,杜绝一切管理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寄宿制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其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备受重视。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寄宿制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课题组在对我校1700多名寄宿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比照典型心理辅导案例成效,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任培忠 《学周刊C版》2019,(18):163-163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目前农村中低年级寄宿学生文明礼仪、饮食卫生诸方面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很好。教师根据他们随意性、可塑性等特点,经过严训练、强实践等方法进行耐心细致的培养教育,在行为养成教育方面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邓世明 《湖北教育》2004,(14):53-54
我校地处城关镇城乡结合部,是一所完全小学,现有教学班10班、学生500余名。从2000年秋季开始,我校启动了寄宿保育制办学模式改革,参与寄宿保育的学生目前已由初办时期的4名增加到60余名。三年的实践说明,这一办学模式既缓解了农村各类家庭子女就学和管理难的问题,又切实履行了义务教育保“两率”的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